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篇【word版】.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43897287
  • 上传时间:2023-1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9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86字)  前些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它是罗贯中写的,它产生于元初明末,述说了一段辉煌的时期——三国时期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有力的笔生动的描绘出蜀、魏、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故事中有忠勇义气的、自信傲慢的关羽、张飞、有聪明绝顶、无所不能的诸葛亮、仁厚的刘备、英勇的赵云以及狡诈的曹操······这本书有一个总体观念,就是“拥刘抗曹”  为什么会“拥刘抗曹”呢?读完全书,我明白了罗贯中先生之所以以蜀汉刘备为正统,是因为刘备出生贫贱,却有使汉室江山复兴之力图,终成正果,当选帝王后刘备坚持以仁为本,安定民心,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但不论刘备还是曹操都有一个共同的之处——注重人才,著名的刘张关“三顾茅庐”,曹操赤脚迎许攸……  都足以说明,在曹操身边,谋士成形,猛将如云,但只要有一技之长,不论出身,不计恩仇,都能重用这在当时包括现在都是难免可贵所以男女老少无不喜欢这本书、流传极广,我也不例外《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4102字)  好词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  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好句  1、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孙策)  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4、赔了夫人又折兵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7、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8、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马谡)  9、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母赞》(徐庶之母)鼎镬,古代烹饪器,此指鼎镬烹人们酷刑伏剑同流,指刘邦时期王陵之母,与徐母是一类人断机堪伍,孟母曾把布机上的线剪断,以“废学如同断线一样成不了事”教育曾逃学的孟子  10、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曹操  1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孔明对孙权(鲁缟,鲁国的丝织品,据说是最薄的强力的弩剑到了射程终了时,已经没有力量了,即使是鲁缟也不能穿破)  12、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13、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  14、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祢衡)  15、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16、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评孙权)  17、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18、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曹操  19、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  20、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  21、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  22、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23、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交之获也——韩卢,天下跑的最快的猎犬,东郭是海内的狡兔,韩卢追东郭二者都精疲力尽,死于山下,过路的农夫不费一点力气把它们捡走了。

        24、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夏侯敦)  25、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26、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  27、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关羽评张飞)  28、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  29、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袁绍)  30、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  31、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3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4、马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  36、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评赵云)  37、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曹操(比喻有些事情,虽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总觉得惜)  3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对刘禅)  39、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40、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  41、听兄一言,使我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吕布(李肃说吕布反叛丁原后)  4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水镜曰刘备(语出《论语》尽管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有讲忠信的人)  4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  44、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对刘备)  45、吾手中宝刀却不老!(黄忠  4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7、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关羽  48、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49、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严颜)  50、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  读书笔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开始就是脍炙人口的词句没错,这首词句就是出自我国古代一部历史小说的开篇词,它的名字叫做——《三国演义》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个人物的历史舞台,把许多人物刻刻画的淋漓尽致,使我不得不掩卷长思……  《三国演义》是明清时代的一部断代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里人物众多,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谁是正面人物,谁是反面人物,都是很明确的这部书主要塑造了三个典型:正面人物关羽和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  先说曹操,太多数人都说他奸诈,也有人总结说他“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体现他做事周到。

      宁我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的人生哲学但总说到底曹操也有好的方面,他还是为人熟知的杰出诗人、文学家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广,方面广,脑子复杂,非封建史家,非世俗人所能理解  再说关羽,他比较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青枣,青龙偃月刀,后加上赤兔马’关羽是神不是人,而且加上历代加封,直封到:‘盖天古佛’成为人神的极致,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关羽做人有忠有义但到了三国时期,封建道德的头一个字忠就很难完成,对忠的要求也很严格,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了来,这样不但算忠,还是难得可贵的忠  一个国君想要建立一个好的帝国就必须有一个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忠臣,而诸葛亮诸军士就是这么一个人,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事实证明,诸葛亮也不是一个草包,他显智慧,展英才,‘草船借箭、空城计……’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则‘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看出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忠、义、识’还不够,还需要‘胆’就像赵云一样,几乎百战百胜,他也称‘赵子龙’,他其实为曹操效过力,但后来归顺了刘  我们少年就应该从小具有诸葛亮的‘识’,赵云的‘胆’,但关羽的‘忠、义’我们似乎就不必太难为自己,做好自己本分就好了。

      《三国演义》里还有义绝、奸绝、智绝关羽见证了义绝,曹操见证了奸绝,诸葛亮见证了智绝读过这本《三国演义》我不仅了解到了历史的流转,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本书真是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783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个寒假,我又重温了一遍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这本书主要讲了在东汉末年,由于汉灵帝昏庸无能,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起义,诸侯割据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逐渐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最后三国归晋的历史故事  书中塑造的谋臣武将各具特色,性格鲜明谋臣既足智多谋又人格完美,如诸葛亮、荀彧、郭嘉;武将虽勇冠三军,却有明显的缺点,如无情无义的吕布、性格暴躁的张飞等  我最欣赏的人物是刘备他虽然没有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过人才华,也没有关羽、张飞那样“以一敌百”的高超武艺,但是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揽得天下英雄豪杰——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大将抵死相拥,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毕生相助,终于成就了蜀汉大业,称帝成为三国鼎立之一足  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他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但是刘备却没有放弃,不顾张飞、关羽的反对,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

      刘备恭恭敬敬地等待诸葛亮醒来终于,他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将他的毕生才华都献给了刘备在刘备临终之时,又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后主刘婵,统一大业却未能成功,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却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  通过刘备的故事,我懂得了:一个人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才能有多高,而是他的胸怀有多宽广,人品有多正直,待人有多宽厚否则,就会像吕布那样,虽为“三国第一猛将”,却轻率狡猾,反复无常,唯利是图,最后却落得走投无路的悲惨下场  合上书,我还沉浸在三国人物的精彩故事中,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值得我慢慢去体会,细细去品味……《三国演义》读书笔记4(939字)  真好!暑假里,我有大把时间来读好书了  首先读《三国演义》书中描写了一些气势磅礴的战争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是令我回味无穷,爱不释手最是刻入脑海的人物当属关羽关云长了,他是一位纯爷们,成了我的偶像  我崇拜他威武强壮的形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