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文言文比较阅读2.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33919315
  • 上传时间:2023-09-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九年级文言文比较阅读(一)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yǐng),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xiàn)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duǎn hè)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sì)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yuán tuó)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fù)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zhàng)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duǎn hè)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yù)有余公输盘诎(qū),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gǔ)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二)十三年春叔弓围费弗克败焉平子怒令见费人执之以为囚俘冶区夫曰非也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费来如归南氏亡矣民将叛之谁与居邑若惮之以威惧之以怒民疾而叛为之聚也若诸侯皆然费人无归不亲南氏将焉入矣平子从之费人叛南氏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起于鲁 ②吾义固不杀人 ③叔弓围费弗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吾义固不杀人 ②寒者衣之饥者食之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4、甲文表明了墨子的什么政治主张?乙文中治区夫的谏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5、甲文“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中的“仁”,在乙文中具体表现为什么? (甲)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yù)有余公输盘诎(qū),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gǔ)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乙)京房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

      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子墨子之守圉(yù)有余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③幽、厉之君何以亡 ④各贤其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虽杀臣,不能绝也 ②知不忠而任之,何邪? 3、甲文劝谏的故事体现了墨家一直主张的“非攻”的观点,请你简要谈谈“非攻”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4、劝说进谏需要婉转,请你在子墨子、京房两人中任选一个简要谈谈他们的说话艺术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②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 ‘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消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於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所言,可以自鉴’”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委而去之 ②亲戚畔之 ’对曰:‘不知 ④可以自鉴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木虽曲,得绳则正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B、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既克,公问其故C、见其临食将饭 不夺其时,常有此饭D、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而禽鸟知山林知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4、甲乙两段文字中,都提到“道”,它们指的是 乙文中还提到使人君有道的一种途径是 5、今天,人们赋予“道”更丰富的内涵,常用甲文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评价古今中外的一些事实,请你就“失道者寡助”简要列举一例评点 (六)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七)宋昭公出亡(1),至于鄙(2),喟然(3)叹曰:“吾知所以(4)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5),无不曰:‘吾君圣(6)者!’侍御(7)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8),是以(9)至此!”由宋君观之,人主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10)者,谄谀(11)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12)得反(13)国1出亡:失国后逃亡,出逃2鄙:边境3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4所以:……的原因5发政举事:施政办事6圣:圣明7侍御:侍奉君王的人,这里指侍从、妃子8过:过错9是以:因此10社稷:指国家11谄谀:奉承拍马,谄媚奉承12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②发于声而后喻 ③至于鄙 ④被服以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吾知所以亡矣。

      3.“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说明了【甲】文中的什么道理?(请用原文回答) 4.【甲】论证了 的道理;【乙】文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 5.【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想通之处,请选择一点具体谈谈 (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九)曾子衣①敝衣②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请以此修衣④曾子不受反⑤,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⑥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⑦子有赐,不我骄⑧也,我能勿畏乎?”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