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白云区区域地理(共13页).doc
1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广州市白云区区域地理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一、白云区位置与行政区域1.1区域地理位置白云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的北面,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区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8′36″至11334′52″、北纬2307′03″至2325′53″东西极限长为44.4公里,南北极限长为33.6公里,东邻萝岗区,西界佛山南海,北接花都区、从化市,南连黄埔、天河、越秀、荔湾等4区,面积795.79平方公里详见图一图一1.2行政区域划分白云区辖内有14条行政街,4个中心镇,即三元里街、松洲街、景泰街、黄石街、同德街、棠景街、新市街、同和街、京溪街、永平街、均禾街、嘉禾街、石井街、金沙街和江高镇、人和镇、太和镇、钟落潭镇4个镇设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118个,全区户籍人口77万多人,流动人口约80万二、区域自然特征2.1地质白云区的地质状况,主要包括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地质构造变等4个方面白云区出露的地层比较齐全,从晚古生界的震旦系至新生界的第四系,除寒武系、奥陶系与志留系缺失外,其余均有出露,主要包括元古界的震旦系、古生界的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的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第三系和第四系。
白云区的侵入岩主要是燕山期形成的,最主要的侵入岩体有萝岗岩体和九佛岩体萝岗岩体是在燕山第二期(中侏罗世)侵入,以中酸性侵入岩的二长花岗岩为主,中粒颗粒而九佛岩体这是在燕山第三期(晚侏罗世)侵入的,以酸性侵入岩的黑云母花岗岩为主白云区出露的变质岩主要有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前者是以全麻状混合岩为主,而后者主要是片麻状混合花岗岩白云区的地质发展和地貌变化深受褶皱和深大断裂的控制主要断裂带有两条,广从断裂带和瘦狗岭断裂带前者是北东向断裂带,后者是东西方向的深断裂带2.2地貌白云区地势北部与东北部高,西部和南部低大致以广从断裂带和瘦狗岭断裂带为界,广从断裂带以东,瘦狗岭断裂带以北,是白云山低山丘陵地区,中有山间冲积平原点缀,良田坑冲积而成的白米洞等广从断裂以西,主要是流溪河冲积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北部及东北部以低山为主,谷深,坡陡,基岩是坚硬的、块状的变质岩和花岗岩在低山的边缘地带,如新广从公路东侧、旧广从公路大源以南两侧,展布着一系列丘陵,其基岩是抗风化力较弱的中粗粒花岗岩,故山顶浑圆,山坡平缓在丘陵区的南部边缘,沿瘦狗岭断裂走向是一片带状的台地,区境内西起王圣堂,依次是走马岗、桂花岗,接天河区境的横枝岗、瘦狗岭、下元岗。
白云山西麓,是丘陵与山前平原相接地带,并展布着一系列北东向的山前洼地和台地,与冲积平原相间,组成了流溪河波状平原白云区内山脉属九连山余脉,从东北向南及向西南延伸,形成区境东北和东部大片丘陵山地,其中帽峰山主峰莲花峰海拔534.9米,是全区最高峰,山上遍植松、杉、竹和杂树,树木郁葱,植被茂密此外,全区有多座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岭,如白云山主峰摩星岭海拔372.3米,杨大岭海拔349米,武台山海拔336米,寻岭海拔313.3米,葫芦山海拔331米,洞旗峰海拔314米2.3气候白云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环流盛行冬季处于大陆高压东南边缘,多吹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因有南岭等山脉作屏障,阻隔北方南下寒潮,又可使冷空气锋面停滞,形成阴雨,故冬季不致严寒干燥夏季主要受太平洋高压影响,多吹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因南岭山脉及区内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形特点,可截留大量水蒸气上升成雨,故夏季不至于酷热白云区的气候特点是: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霜雪稀少,四季分明,春夏之间多暴雨,夏秋之间多台风年平均气温21.8℃;7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38.1℃;1月,平均气温13.3℃,极端最低为0℃;无霜期达345天;年降雨量1694毫米,4月至9月雨量占82.1%。
2.4水文白云区境内的河流属珠江水系因受地势影响,河流多从东北流向西南,从东流向西或从北流向南,分别流入珠江、白坭河、流溪河,也有少数经天河区流入东江主要河流有流溪河、白坭河、珠江(西航道)以及南岗河等而在地下水方面,白云区地下水种类主要有三种,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矿泉、温泉水区内浅层地下水多属亚砂土性,多年平均地下水平面为-2.45米深层地下水则多藏于深层喀斯特地层,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纪栖霞灰岩、壶天灰岩和石登子灰岩,与隔水层第四纪粘土、亚粘土和侧水煤系相间,组成数条北北东至南南西走向的含水带此外,区内已探明温泉有2处,在三元里、瑶台交界处和龙归,均已开发利用在钟落潭旗岭北麓、帽峰山下的头陂以及萝岗镇八斗村等地则发现有矿泉水,均有厂家生产瓶庄矿泉水2.5土壤据1982年广州郊区土壤普查数据显示,白云区的土壤分属水稻土(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7%)、菜园土、赤红壤3个土类,麻红黄泥田(主要分布在九佛、萝岗丘陵地区地势较高的地方)、麻红泥田(主要分布在九佛、钟落潭一带)、页红泥田(主要分布在人和、江高双岗、雅瑶一带)、洪积红黄泥田(主要分布在九佛、钟落潭、竹料、太和、萝岗的山间小盆地或山坑谷底)、河沙泥田(主要分布在钟落潭、竹料、龙归、人和、蚌湖、江村、神山、新市、石井的流溪河、白坭河沿岸)、沙质田(主要分布在钟落潭、竹料、太和的山前和河流冲积平原台地)、泥肉田(主要分布在各村镇附近的“村边田”)、白蟮泥底田(主要分布在九佛、萝岗、人和的丘陵、台地、山边)、冷底田(主要分布在九佛、钟落潭、太和、竹料、萝岗山脚低洼地带)、菜田(主要分布在石井、三元里、新市嘉禾一带)、花岗岩赤红壤(主要分布在区境东北部和东部丘陵山区)、沙叶岩赤红壤(主要分布在钟落潭、竹料、太和、萝岗的低山丘陵地区)、坡园地赤红壤(主要分布在区境东北部和东部低山丘陵坡地)等13个土属。
白云区的土壤状况特点是:兼有多种土类、土属,宜于发展多项种植业,适宜种稻、种菜的耕地面积大,土质、肥力形成了越北越穷、越东越僻的不平衡状态三、自然资源与开发3.1土地资源3.1.1区内土地资源状况丰富的土地资源是白云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之一,它为广州市的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地产的开发,乃至城市垃圾的处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1993年土地详查材料,白云区的土地总面积共有136.27万亩,共分耕地(占全区总面积29.96%)、园地(占全区总面积14.78%)、林地(占全区总面积29.62%)、草地(占全区总面积0.0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全区总面积15.11%)、交通用地(占全区总面积2.46%)、水域(占全区总面积7.28%)及未利用地(占全区总面积0.74%)等8类3.1.2利用特点区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有以下特点:1、辖区内一、二、三产业均发展较快,各种用地交错分布,形成较为复杂的用地结构,而且各类用地都占一定的比例2、在农业用地中,以农副产品生产用地的比重较大,充分体现城郊型农业的特点3、林业占有重要位置以帽峰山为中心的林业用地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9.63%,是市区最重要的生态林地,被喻为广州市的“市肺”。
3.2气象资源2、1气温日平均气温≥10℃是包括水稻在内的大部分喜温作物活跃生长的界限温度白云区温度≥10℃的一年内有333天,占全年天数的91.23%日平均气温≥22℃是晚稻安全抽穗的指针温度,也是夏季气候的下限温度,而白云区气温≥22℃的一年内有149天此外,白云区的平均无霜期达347天,由此可见,白云区的热量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可以加以利用3.2.2降水区境降雨量丰富,但季节变化明显降雨集中于春、夏两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秋冬两季降雨偏少,不足全年降雨量的20%此外,区内降雨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受地形的影响,帽峰山北面的沙田一带和萝岗丘陵北缘的水口水库一带年平均雨量比全区高出15个百分点而地处东部低山西侧的太和圩周围则是区内常年的少雨地区,比全区的平均雨量要低12个百分点3.2.3气象资源特点光、温、水是气候资源的三大要素白云区强光、高温、多雨都出现在重要的耕作季节,光、温、水同步,表现出得天独厚的组合优势但是,由于区内温、光、水等气候要素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所以人们需要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措施去适应这种变化,使气候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应用。
例如在东部山区修筑水库,在平原地区修建排灌系统这样,在雨季,水库可以大量畜水,既可以防止山洪暴发造成的洪涝灾害,又可以在旱季放水灌溉作物3.3水资源3.3.1区境内水资源状况据1982年水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区内水资源丰富,全区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合计,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60%以上(不含广州市各水厂利用白云区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此外,区内水力资源也比较丰富包括河流自然落差形成的水力资源,蓄水工程大坝上下游水位差形成的水力资源,引水、蓄水工程输水管道落差形成的水力资源,全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能量近2万千瓦3.3.2水资源特点区内降水丰沛,径流较大,过境客水多,地下水比较丰富,令白云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降雨和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降雨和径流的地区分布也不均匀,降雨量自东、西南向中部渐减;径流深自南向北递增降雨和径流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集中于汛期的水量多以洪水的形式出现,大部分水量直泄入海,成为难以利用的水资源;如遇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而在10月至次年的3月,由于降水量少,中小河流的河川径流也少,往往与农业生产发生供需矛盾3.4矿产资源区内矿产资源主要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以及化工原料矿产,其中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和地热。
前者分布在新市镇嘉禾、五边,石井镇夏茅一带,后者则沿广从断裂两侧分布金属矿产主要指有色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稀土矿产白云山麓从磨刀坑至天河龙洞一带的花岗石、石英石矿脉中,含有钼、铋、锌等有色金属在太和穗丰黄麻塘及兴丰村一带,有大、小36条金矿脉,有原生金矿和次生砂金2种形态的黄金矿藏并有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等伴生矿在九佛蟹庄及萝岗一带花岗岩体中,有稀土矿,以中轻富稀铕土为主非金属矿产主要包括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和建筑材料矿产在神山郭塘、人和一带,含丰富的软质耐火粘土硅质岩及砂岩层状矿床主要分布于区内石龙一带在江高镇流溪河上的一级阶地的沉积层内,含较大量石英砂区内西北部雅瑶一带,含大量石灰石神山、江村、钟落潭、竹料等地的垄状台地中有大量黄土可用于建筑流溪河河床、河滩及其支流河滩有大量河砂神山、郭塘、人和、太盛等地有白鳝泥化工原料矿产方面,龙归盆地有硝盐矿床,主要分布于始新统的岩层内3.5生物资源3.5.1植物白云区内原有植被,属南亚热带雨林群落南部白云山和东部、东北部丘陵区以及流溪河沿岸,昔日曾是森林茂密,绿草葱茏的地方后来,由于多次战乱以及建国后大力提倡开垦荒地,以致毁林情况严重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执行林业各项政策,稳定山林权属,落实生产责任制,划定了农民自留山,充分发挥山民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使白云区的人工植被逐步有所恢复,部分地区更有所发展。
据1993年统计,白云区有林面积为33.50万亩,计有:防护林面积11.88万亩,用材林面积11.28万亩,经济林面积10.3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9.62%,基本赶上全省平均水平此外,区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在此不一一列出3.5.2动物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值得一提的是野兽建国前及建国初期,区内丛林地带有多种野兽但是由于后期毁林情况严重,近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