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攀比心理引导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391356372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引领科学价值观 形成朴素消费观 ——新课程下关于小学生攀比现象的探讨永康市城西小学 楼颖洁摘 要:由于受到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以及成长环境扽更多方面的影响,当代小学生中的攀比现象十分严重,轻则比成绩、比吃穿,重则比家境、比父母,这种不良的价值观念对人有害而无一益我结合当前小学班主任的育人经历,探究了学生之间形成攀比现象的原因以及影响,并结合实际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攀比误区关键词:小学生;攀比现象;引导 “我的衣服是什么名牌!”“我爸爸开的是什么好车!”“我妈妈是哪个部门的主任!”……类似的攀比话语,作为班主任的我总是时不时地在学生群中听到,其实这种攀比的话语并不是偶然,而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也与学生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有些家长平时的话语和行为也间接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尊心比较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很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侵扰,也很容易在自己原本就不稳定的价值观天平上迷失了方向,所以对于这一现象,不仅仅要进行高度的重视,更要想办法加以引导解决,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形成朴素的消费观。

      我认为,要想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误区,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家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做好表率的作用,教育孩子形成朴素的消费理念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家长就做得很好,尽管家境很优越,但是丝毫不张扬,为人也很低调,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不买名车也不住豪宅,而是告诉孩子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财富但有些家长就比较爱炫富,哪怕经济条件不怎么样的家庭,为了所谓地给孩子争面子,咬咬社会方面的努力,就在于需要全社会构建一个和谐、向上、健康的环境,抵制不良恶习,宣扬艰苦奋斗的理念,引导学生走出误区以下,我从学校班主任的角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误区 一、扭转观念,形成科学价值观首先,要求学生扭转观念,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科学价值观念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要慢慢引导、慢慢渗透才能完成的我多次通过主题班会、课外组织活动等环节,让学生扭转观念,让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一味进行攀比是一种无能的现象,努力学习,赢得漂亮的成绩,才是我们自己的资本和标签我认为,扭转学生的攀比观念可以从最简单的消费观念做起比如上个学期,我们班级的班会主题为“环保低碳靠大家”,我组织了一场关于环保低碳的班级行动,要求大家形成低碳环保的理念和意识。

      在宣传的过程中,我讲述了雷锋叔叔的故事:雷锋叔叔生前喜欢帮助别人,而他自己更是时刻践行环保低碳的理念,比如累了一天了,他的很多同事都去店铺买汽水喝,雷锋叔叔打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开水壶,比如在平日的吃穿、消费方面,雷锋叔叔并不过多的讲究,他时刻明白,只有踏踏实实去做好社会的这颗螺丝钉,才能发散出自己的光与热所以我要求同学们,上学不远的可以步行,上学稍远的可以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让父母私家车接送,私家车接送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对环境保护也是不利的再比如以“环保低碳”为主题,我带领学生们利用周末开展了活动,到学校附近的社区、公园,将一些别人丢弃的塑料瓶子、废旧报纸捡起来,将这些捡到的“废品”,变废为利,几个星期下来,班级收集了不少废旧瓶子和报纸,然后集中起来一起送到废品收购中心卖掉,最后班级将卖来的98元钱一起捐给了希望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挣钱的不容易,其中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一个牛奶瓶子2毛钱,一斤废旧报纸5毛钱……要积累多少才能买得起课本、衣服、吃的饭呀?原来挣钱如此的不容易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扭转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科学的消费理念二、创造机会,扩大学生视野学生视野的开阔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少学生如井底之蛙,自以为是,以为优良的家境是自己炫耀的资本,而当扩大他们的视野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原先的理念是多么的不可取。

      我平日会积极创造机会,以期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每年的4月份,我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对先烈们进行祭奠一路上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讲解给学生听,学生听得很受用,当他们听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革命战士们当年吃草根、爬雪山、翻过一片又一片的沼泽地,还有很多都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他们的价值观就是为了中国崛起所以作为幸福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接过革命先烈们手中的旗帜,好好奋斗?”学生们听得若有所思,随后在他们的写的周记中看到,有的学生这样写道:“那时候,革命战士们不讲究吃穿,但是内心只要坚定奋斗的信念,他们会感到如此幸福而今天的我们,处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却时常还要抱怨自己的衣服不够漂亮华丽,自己的环境不够优越……”可见,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之中都会进行积极的反思在主题班会课上,有一次我播放了一组贫困山区的照片,照片中可见那里的孩子们生活十分艰辛,每天上学都要翻爬几座山,穿的很破旧,一般衣服都是家里的大小孩穿过再留给老二、老三接着穿,学校的条件和环境也很破旧,但是贫困生们渴求知识的眼睛却告诉了我们一切其中有一张照片名为《大眼睛》,照片里一个眼睛很大的小女孩坐在教室里,眼神很复杂,但是可以看出她对学习的渴望。

      这些传神的照片让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学生们在交流中提到:“希望工程的孩子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如此渴望学习、努力学习,而我们处在如此优越的环境里,是更应该珍惜我们的条件和时间,好好学习而学生要表达的正是我想说的所以作为班主任教师应该为学生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进而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索取、一味攀比三、勇于实践,引导学生知恩图报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所以我认为,要想引导小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们还要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引导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学会知恩图报比如我经常会布置一些“实践作业”,比如有一次我的作业内容是:“利用周末时间为父母做一次早饭”,通过这个作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真正学会体恤父母、关心父母做完“作业”后,学生们一起进行交流、讨论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到:“以前都是妈妈每天很早就起来,为全家人准备早餐,妈妈其实很辛苦,白天还要忙工作,回家还要做家务活、做饭当我悄无声息起来给全家人做着早饭的时候,心里感觉到很踏实,妈妈终于可以睡一个懒觉了另一个学生提到:“平日爸爸妈妈的工作都很忙,经常要在外面应酬,一般到了周末,父母会喊外卖,这一次没有喊,因为我起床为他们做好了早饭。

      做早饭的时候我正在想,父母为了全家的生活,操劳了很久,这几年都在为工作打拼,生活也没有了规律……后半堂课的班会中我让学生们探讨自己对攀比之风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道:“攀比是一种不良的风气,我们平日应该以读书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一味进行攀比我们不要比吃穿,我们应该比成绩、比刻苦的程度!”而学生们精彩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而这样的实践活动起到了实效,他们理解和体恤了父母的艰辛,才知道要好好珍惜生活我列举了一些不良的攀比现象,让学生们引以为戒,同时积极营建积极向上的学风和班风,引导学生们知恩图报 总而言之,社会是个大染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信,只要人人自勉,端正态度,我们一定能够营造出一种既和谐平等又健康轻松的社会氛围但愿我们的孩子少一点虚荣,多一些自尊;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点盲目攀比,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点物质享受,多一些精神追求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意志力和自制力都相对薄弱,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结合个性化的科学的引导方案,引导学生真正走出攀比误区,让学生们从小树立起艰苦奋斗的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做好家校联合,让家庭教育在制止和消除不良攀比之风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家长与学校也要经常沟通、交流,以便家长和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以便每当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对症下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李红敏,探析学生攀比现象,[J],课外阅读(中旬),2011年5期[2]李正刚,让孩子们“苦”一点——小学生攀比现象透视及对策,[J],科学咨询,2010年29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