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进宇:学习的程序.doc
3页学习的程序一、什么是知识?究竟什么是知识?我们很多人把教科书上的文字当做知识教科书上的文字是不是知识?其实文字不是知识,它是知识的表达符号文字只是符号实际上所谓的知识,是人类,我们的祖先,他们在探索自然界所获得的经验,探索人类社会所获得的经验所谓有知识其实是经验,就是我们的祖先在探索三个方面:一个是人类社会,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人的心灵探索自然界所获得的经验,我们把它叫自然科学知识由于自然科学知识太过庞杂,没有办法往下传承,我们需要,第一,先对它们进行分类,把所有探索物质世界获得的经验,我们把它分门别类,比如说,探讨数和形之间的关系的,我们把它分成一类,叫做数学;探索物理变化的,这些经验叫做物理学;探索物质的生成分解物质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我们把它叫做化学;探索生物学的,我们把它叫做生物学等等由于分类完之后,它还是太庞杂,没有办法由上一代人往下一代传,我们发明了文字文字这种符号,还有一些特殊符号,比如数学里用的是特殊符号文字是最广大的符号我们发明了这一套符号系统,这样把我们祖先探索的经验,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传承下去牛顿死了很多年,我们还能知道他当年怎么探索的;孔子死了 2500 年了,我们现在还能知道孔子对人类的一些思考。
对物质世界所探索获得的一些经验,我们记录下来,这些叫自然科学知识第二,探索人类社会所获得的经验,我们把它叫做社会科学同样的原理,我们把探索人类的经济关系这一类叫做经济学,探索人的治理规则的这一类叫做法学,探索人类单纯的治理的叫做政治学等等探索人类社会获得的经验,我们把它叫做社会科学,然后我们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探索人的心灵所获得的经验,比如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把这类经验获得下来,我们分门别类,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等等,我们把它叫做人文科学总结以上,所谓的知识其实是经验但是随着千百年来的变化,人类一代一代传下来,到了现代社会,有很多的初级学习者,他们就把这些符号变成了知识,这是一个严重的异化其实文字、符号不是知识,它是知识的表达符号,文字所代表的东西才是知识,那个东西叫做经验在学习上如果你分不清文字和知识之间的关系的话,你很可能就会把文字当做知识现在学习上的一个最大的误区是:很多人把记录符号、背文字当做学习,这是一个严重的异化现象所谓的异化就是扭曲了很多人大学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记录了一大堆符号,但是却没有真知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原理,我们人类是用符号来表述真知,这个真知实际上就是经验。
学习第一个误区就是把单纯的记录符号、背诵符号当做知识,而没有把真知真正地学会背诵符号最后会出现什么结果?鲁迅先生其实早就意识到了,单纯背诵符号的人最后会成为也乙已这样的人我们现在有太多的人大学毕业,他的工作能力太少,而他的大学的成绩单,都九十分以上,都很好实际上他大学是靠背诵的单纯地把书上的词背下来,然后又写上去了,他没有把后面代表的真知真正地学会一个人学习,他必须是学真知,而符号是可以另外表述的你可以自己发明一套符号系统,怎么都可以太多的人,把文字符号当知识了,这是一个学习上的真正的扭曲和异化这样学习的人,终生学习也是学不会的走不进知识的殿堂要想真的学好的话,你首先分清真知和符号之间的关系,不能把符号当成知识而符号后面代表的经验,老师真正的知识我每次在训练营中,问学生什么是万有引力定律,他们眼睛往右上方看,那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愍证明学的话,这是人的视觉回忆,他在回忆书上哪段写的这句话我一看那个眼神、表情,我说,行了,别背了最后五万人只有 20 多人能真的明白一点儿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只是一个符号,换成别的符号是一样的符号是可以自己发明创造的但是真知是不变的听课要把真知听懂,而不是单纯记录符号。
这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注意到的理科是用特殊符号的,有的同学容易把符号当做知识了文科是用一般普通符号,就是用文字表述文字后面代表的东西才叫真知比如你看到贾宝玉三个字,你必须把这三个字后面的人联想出来,这才叫读书太多的人不会读书,他实际上就把这个词背下来念了一辈子书,最后什么也不会,成为记录符号的人他满口说词,他不能根据各种情境来转换,他不能深入地了解一个情境下我该如何表现,我该如何做事他没有把他所学到的知识,变成他的能力,变成他生活的一部分人掌握一门知识,他要经历的几个过程第一个话题叫学习的程度掌握一门知识需要经历四个基本程度二、学习的程度:1、听懂了(把老师讲话的那个意思听懂了)2、记住了(经验是由符号表述出来的,如:理科,把公式定理定义的那个符号记住了)3、学会了(知道原理了,知道为什么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4、掌握了(知识变成自己的了,可以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了,这叫真正学会了 )怎样才能由浅入深地学习呢?三、学习的程序:1、 专心听课 (很多人不会听课,他们在听课时,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记录符号上,而不是真知上,再努力也是个三流学生)人的大脑有一个基本特性,在同一个时空点上,只能把注意力焦点放在一个点上。
不能同时兼顾两点如果你真的明白,我们人类是通过符号来表述真知的一个开始上课的学生,他如果把注意力焦点集中在符号上,他能不能同时集中在真知上?不可能只记笔记的学生,注意力焦点全都集中在记录笔记上,他就没有办法把真知同时融会贯通例听课:坐舒服,手里拿着笔或书,盯着老师的脸,分析老师说话的意思是什么一堂课只记几十个课本上没有,老师讲到的关键词 (不光是记老师讲的话,而是把那个话的意思听懂,老师举一个例子,记一个词这叫专心听课要听真知能把老师的话的意思听懂,之后用自己话把它表述出来,这是最好的时间长了,你不光把知识学会了,你的语言天赋也会出来了很多背词或专门记录知识符号的人,知识没学会,他就是念到博士毕业也没有用 )一堂课,老师讲关键话,最多二十分钟在这关键二十分钟,绝对不能离开老师,不能离开老师那张脸,这是最关键的人类在表述意思时:如果只记录符号只完成了表述意思的 7%口气、语气、声音、语调…………..38%面部表情,肢体动作…………..55%记符号的人,真实连 7%都没听懂记笔记,只记些关键词,以备遗忘2、 认真看书 (眼睛是视觉化扫瞄只通过耳朵接受信息的话,它会遗漏掉大量的信息 )老师走了,打开书“从头到尾” ,把老师讲的内容看一遍两遍三遍。
眼睛是视觉化扫瞄,不会遗漏信息通过视觉化扫描把公式、定理、定义符号达到记住了3、做例题不急做作业,把例题再做一遍(把步骤答案盖住,做不出来,打开书对照一下,看人家是怎么解的、这个公式定理定义是怎么使用的)4、做习题四、如何学习文科理科做个比喻画一个长方体,人一个壕沟,两米宽,两米深,一百米长地下的土代表知识,挖到岸上代表学会了一种方法,挖两米宽,两米深,之后平等推进另一种方法,挖40 公分深,全挖一遍,之后再挖一遍,直到挖完前一种是理科学习方法理科的学习方法:1、 步步为营(旧知实学不会,不学新知识每一个知识点彻底掌握了,学深学透了,再学另一个内容 )如:因式分解没学会,你就无法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旧知实不会,就学新知识,一点不会一直滚下去,叫滚雪球,基础知识拉得太远,就在听天书2、 循序渐进,不能跳跃3、 重点突破三定(定义、定律、定理)4、 反复练习,增长能力文科的学习方法:1、鬼子扫荡(不要在不懂的地方停下来,中学生以一“章”为单位,一篇文章会的不会的,懂的不懂的,从头到尾看一遍,读一遍,不要在不懂的地方停下来学得不深不透,再学一遍直到学懂为止 )文科往往没交代的概念提前用了文科教材的编写不是严格按逻辑编写的,是按意思写的。
2、大面积反复,温故而知新(一篇文章读五遍以上,叫温故而知新)3、充分联想,掌握真知(在那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白云下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成群结队的牛羊在吃草,牧羊姑娘在歌唱,小河在……眼睛看着文字,脑海中要联想“蓝天、白云、绿草、牛羊”把这些景物联想出来这叫读懂了)4、整体把握,悟透道理文科是整体的学习方法,理科是分散的学习方法,学文科把一篇文章当做一个整体,整体地读过五遍以上然后把书合上看……想一想人家作者到底交代了个什么事情,到底问我说明什么一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