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生对专硕与学硕的认知情况调查.docx
5页本科生对专硕与学硕的认知情况调查 许 慧 郭超君 成 娟(江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摘 要:为了研究本科生对专硕与学硕的认知情况,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结论有:本科生报考专硕人数偏少;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年级学生对学硕与专硕的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等等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改变专硕教学模式、合理安排高校课程设置、提高低年级学生对专硕与学硕的认知度等相关建议关键词:本科生;专硕;学硕;认知情况;调查当今社会考研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众多有志学子提升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途径硕士研究生从其培养方向上可分为学术型研究生(下文简称“学硕”)和专业型研究生(简称“专硕”)然而笔者在平时的接触中发现,相当数量的本科生对这两类研究生知之甚少,甚至将其混为一谈为了解当前关于本科生对学硕和专硕的认识和看法,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业道路,本研究团队于2012 年10[来自WwW.lw5u.Com]月至12 月间,就“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对学硕和专硕选择倾向”等问题对江苏省部分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整理。
一、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选取了三所学校作为样本,其中A 校[来自wwW.lW]为部属985高校,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B 校为省属211高校,以师范类专业为特色;C 校为省属非211 高校,以工科专业为特色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20 份,样本中男生占55.9%,女生占44.1%,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均占一定比例,文科、理工、经管、医药、艺术类专业均占一定比例,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二、调查结果下面是调查样本对部分问题的选择情况由上表可见,报考专硕的人较少,而且相当比例的本科生对专硕不太了解由上表可知,学生大多数因为毕业后发展的需要选择读研,而有部分学生选择学硕,不选择专硕,一定程度上考虑到费用问题对部分Liket 量表级数据,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计算其与学校、年级的差异显著性,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全国985 高校学生对专硕与学硕的了解程度最低,省重点211 院校次之,反而省属一般院校了解程度最高,这一点是与笔者事先未能预见的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与各个学校有意向考研的人数有关由上表可见,层次越高的学校,有意向考研的人却越少由上表可知,年级越高,对学硕与专硕的了解程度越高但是年级越低,想报考专硕的人却越多。
三、结论及启示报考专硕的本科生较少,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本科生对专硕不太了解,对专硕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甚至不知道有专硕与学硕之分这要求各高校加强对专硕的宣传,让本科生深层次去了解专硕与学硕的区别,从而引导他们为考研做出正确而又明智的选择;另外,许多人不考虑专硕,一定程度上考虑到费用问题,因为专硕一般情况下属于自费就读,这样一些本科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而放弃报考专硕;另外,专业型硕士,顾名思义,是为了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即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高学历技术人才是社会发展需要所在,然而各高校专硕教学模式发展不成熟,因为现在高校严重缺乏专业实践人才,理论研究者居多,专硕生依旧由学术型导师培养,使得专业型硕士普遍含金量低,导致其市场认同度也很低这迫切要求各高校改变专硕教学培养模式,采用双师型培养结构,双管齐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培养国家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2] 于立.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探索[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 赢鼎教育教研团队.考研全程策划:以高薪职业为导向的考研方向整体解决方案[M].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4] 谢桂华,许放.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5] 邱均平,王学东,王碧云.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M].科学出社 201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