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1752883
  • 上传时间:2022-04-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 摘要:李白喜欢借月抒怀,表现他飘逸不群的个性和开阔的胸怀,表现他渴望自由的思想;借月对理想境界的创造表现了诗人哲学的思考诗人描写明月,总是结合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体现出诗人人道主义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意象 李白一生爱月,月亮好像是他生命中的组合他是我国古代写月写得最多的诗人据我国前辈学者对李白诗的统计,他一生创作的与月有关的诗多达320余首,而提到月的诗句不下400处,明月意象共出现76次,居于天、地、日、月、云、雪六种运用最多的天象类意象之首前代画家爱画李白捉月图、李白泛月图;《唐言》甚至以“水中捉月”为李白生命的归宿点:“李白着宫锦袍,游彩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这与其说是以讹传讹,不如说是它反映了李白与月的一种不同寻常的关系 翻开全唐诗,几乎处处都闪烁着月亮的清辉李白的吟月诗歌在我国众多的古代诗人当中,表现得最为复杂,最为全面,也最完美,其诗从忆乡、思念亲人、同情好友、解愁、赞美歌颂、浪漫主义等几方面来借月抒怀,这些诗篇伴随着诗人坎坷悲壮的一生,诉说着诗人绵绵不尽的悲情本文将从李白的诗歌中摘取几首写月的诗分析其意象特征,并从中揭示李白的思想变化与月的关系。

      (一)李白个性飘逸不群,他喜欢借月抒怀,表现他狂放的性格;追求个性自由 自先秦至唐,月都被人们尊奉为神而在李白的诗中,月亮的神性减少了,更具有了人的特征,它是诗人的知心朋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白,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其一);还是诗人的旅伴:“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是他的信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他的笔下,月色可以乘:“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其十二》);可以留:“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蒿山》);或以赊:“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日华及中书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总之,天上事与人间事相通,月亮也具有了人的生命和感情,可以与人进行情感的交流 李白诗中的月亮与民间所崇拜的月神并不合拍,且李白又与月亮结下了如此不解之缘,这似乎矛盾然我们仔细考察李白的个性气质与生平遭际即可解开其中奥秘李白追求高标远致和超尘脱俗,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他之所以好游,就是为了标举自己的高致,而隐居,是由于他想超越世俗现实李白青少年时期即遍游名山,三年长安供奉生活之后,隐居蜀中,出蜀后再度漫游。

      这种生活经历养成了他傲岸不屈、卓然特立的伟岸气质和瓮盎乾坤、秕糠万物的豪迈气概由于诗人处处与现实不合,为了任情放诞、随性适意,他把目光投向了仙界,通过仙化的途径来塑造自我形象他在《答湖州迦叶司马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