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促进剂实验操作规程 (2)(精品).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92948473
  • 上传时间:2022-07-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9.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促进剂实验操作规程1、目的:减少交叉配血试验的假阳性2、适用范围:交叉配血、血型鉴定、抗体筛检血型血清学试验3、试剂来源:中山市生科试剂仪器有限公司4、采集与处理:4.1 脉采血3-4ml,并观察是否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再留标本并做记录4.2 检查留样试管、标签、标号、姓名、血型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应拒收4.3 将血标本试管放370C水浴中10分钟,离心1、  标准操作:1、主(次)管加入受(供)血者血清2滴,加供(受)血者4%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2、各管加LIM0.8ml,混匀,静置1分钟,各管加Promoter1滴,混匀,3000转/分离心15秒,倒出上清液(残留约0.1ml),扣摇,肉眼可见明显的凝集状(如无凝集须重做),加假凝集清除液1滴与管底,轻摇,凝集1分钟内消失呈均匀混悬液,为阴性,凝集1分钟内不能被消除,即为阳性2、  结论:阳性表示受(供)血者血清中含供(受)者红细胞血型Ag相应的Ab(IgG、IgM),供受血者不相容,阴性表示供受血者相容3、  注意事项:8.1 操作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试验,红细胞浓度、血清滴量、反应时间、离心速度等均可影响试验结果。

      8.2 若为弱凝集结果,本试剂盒按下述试验操作方法,还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灵敏度试验操作方法如下:8.2.1 检测管中加试验血清2滴,4%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8.2.2 加LIM0.8ml,混匀,静置1分钟,各管加Promoter2滴混匀,3000转/分离心15秒,倒出上清液(残留约01ml),扣摇,肉眼可见明显的凝集状(如无凝集须重做),加假凝集清除液1滴于管底,轻摇,凝集1分钟内消失呈均匀混悬液,为阴性,凝集分钟内不能别消除,即为阳性8.3 检测标本应为非抗凝血,如标本中含抗凝成分的含量过高明显干扰凝集反应,可适当调加Promoter的滴量,以中和抗凝成分的干扰8.4 试验温度以20-300C为宜,若为寒冷凝集,370C水浴分钟,在此温下观察,凝集消失,说明冷凝集素存在8.5 肉眼直观判断的结果应确保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一致,直观不能明确判断的可疑结果须镜检,镜下:阴性结果应该是单个RBC均匀分布,有RBC凝集状散在的即为若阳性8.6 试验质量检验:取自身血清与自身红细胞用本试剂盒试验方法作自身阴性对照试验,取IgG抗D血清与RhD(+)RBC用本试剂盒试验方法作阳性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符合,试剂有效。

      8.7 疑难结果以抗人球蛋白实验(AGT)作终判断试验,试验操作参照经典AGT(在AGT中,加入本试剂盒中的LIM0.8ml 370C孵育时间可缩短至10分钟)8.8 本试剂盒适宜大多数血型抗体的检测,但对kell血型系统抗体(主要存在白种人群)检测效果较差,由于我国黄种人群中kell血型系统抗体阳性者罕见,因此适合在国内推广可补充抗人球蛋白试验,以提高对kell血型系统抗体的检出率关键词:聚凝胺 交叉配血1.  目的:检出和鉴定意外抗体;红细胞血型抗原定型2.  原理:凝聚胺溶解后产生的阳离子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间距缩短,发生由IgG直接搭桥的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当非特异性凝集回复时,只剩下由抗原抗体搭桥的特异性凝集3.  适用范围:配血、免疫性抗体检查、红细胞血型鉴定、 特殊的研究4.  所需材料:聚凝胺试剂、定型血清、谱细胞、洁净试管、滴管、离心机5.  操作程序:(以交叉配血为例)5.1  以生理盐水洗涤受血者和献血者红细胞1—3次,配成3-5%的悬液5.2  交叉配血试验:主侧:2滴患者血清加1滴供者3-5%的RBC悬液次侧:2滴供者血清加1滴患者3-5%的RBC悬液。

      阳对:2滴抗-D血清加1滴RH(+)3-5%的RBC悬液自身对照:2滴患者血清加1滴患者3-5%的RBC悬液5.3  每只试管加600微升低离子液,混合放置1分5.4  分别加2滴Polybrene应用液,混合放置15秒5.5  离心3400转/分15秒,弃上清,控干5.6  观察管底有无聚凝物,如果没有则需重做5.7  每管各加2滴解聚液,轻轻混合10秒,观察结果并做记录5.8  结果判定:10秒内若为Polybrene引起的聚合应该会散开,判为阴性若为抗原抗体引起的凝聚则不会散开,判为阳性6.  注意事项:6.1  可以用EDTA血浆代替血清6.2  加入解聚液后应该在3分钟之内观察结果6.3  解聚液不可多加,以免降低试验灵敏度 作规程 SOP----输血科-----0021. 项目名称: 血型鉴定试验2. 测定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用已知A1、B、O红细胞测定被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抗B抗体(反向定型),结合正定型结果判定病人的血型3. 标本要求: 3.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于EDTA(2Na)抗凝的试管中。

      3.2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液样本必须密封,每次输血后,2-6℃保存7天4. 试剂4.1A1、B、O红细胞4.2保存条件:2-8℃ 保存2个月4.3使用条件:使用前试剂室温预0.5小时4.4试剂提供: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5. 仪器和材料:5.1血库专用离心机、37℃水浴箱5.2试管架、试管、吸管等6. 操作程序:6.1取试管3支,加入被检者血清或血浆各2滴6.2分别加入A1、B、O红细胞各2滴6.3摇匀,将试管放入专用离心机中离心,3400rpm转15秒6.4离心后观察是否溶血,轻摇试管判读结果7. 结果判定:ABO血型结果报告见下表:血型A1红细胞 B红细胞 O红细胞A—+—B+——O++—AB———8. 注意事项:8.1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8.2离心时间不宜过长过短,速度不宜过快过慢,以防止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8.3在有效期内使用,出现浑浊或变色不能使用9. 临床意义: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和才能输血操作规程 SOP----输血科-----0031.项目名称: RhD(IgM)血型鉴定试验2.测定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 和RhD阴性。

      3.标本要求: 3.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于EDTA(2Na)抗凝的试管中3.2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液样本必须密封,每次输血后,2-6℃保存7天4.试剂4.1抗D血清4.2保存条件:2-8℃ 保存2年4.3使用条件:使用前试剂室温预0.5小时4.4试剂提供: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5.仪器和材料:5.1血库专用离心机、37℃水浴箱5.2试管架、试管、吸管等6.操作程序:6.1制备RBC悬液:试管中加盐水1ml,压积RBC40ul,混合均匀6.2取试管1支,抗D2滴6.3加样:在试管中分别加RBC悬液2滴,摇匀6.4离心:将试管放入专用离心机中离心,3400rpm转15秒,离心后判读结果7.结果判定:阳性反应:出现红细胞凝集为RhD阳性阴性反应:红细胞不出现凝集为RhD阴性8.注意事项:8.1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8.2离心时间不宜过长过短,速度不宜过快过慢,以防止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8.3若为阴性结果,需在37℃孵育15-30分钟,然后再离心观察结果8.4在有效期内使用,出现浑浊或变色不能使用9.临床意义: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和才能输血。

      操作规程 SOP----输血科-----0011.项目名称: 血型鉴定试验2.测定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用已知抗体型特异性的试剂血清检查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正向定型),从而确认病人的血型3.标本要求: 3.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于EDTA(2Na)抗凝的试管中3.2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液样本必须密封,每次输血后,2-6℃保存7天4.试剂4.1抗A、抗B分型血清4.2保存条件:2-8℃ 保存2年4.3使用条件:使用前试剂室温预0.5小时4.4试剂提供: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5.仪器和材料:5.1血库专用离心机、37℃水浴箱5.2试管架、试管、吸管等6.操作程序:6.1制备RBC悬液:试管中加盐水1ml,压积RBC40ul,混合均匀6.2取试管2支,分别加入抗A、抗B各2滴6.3加样:在试管中分别加RBC悬液2滴,摇匀6.4离心:将试管放入专用离心机中离心,离心后判读结果7.结果判定:ABO血型结果报告见下表:血型Anti-A Anti-BA+—B—+O——AB++8.注意事项:8.1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8.2离心时间不宜过长过短,速度不宜过快过慢,以防止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8.3为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在室温(20-24℃)内进行试验,37℃可使反应减弱对含有较多自身冷凝集素的受血者,需用37℃NaCl溶液洗涤受检者红细胞2-3次,以去除吸附在红细胞上的冷凝集素.8.4在有效期内使用,出现浑浊或变色不能使用9.临床意义: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和才能输血 科室管理制度 科室管理制度- 0003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和报告制度1. 输血反应的临床处理以临床医生为主,和医院输血科共同做好输血反应的预防、原因分析以及协调管理工作2. 输血科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卡的发放、回收、登记、分析、处理等工作3.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4. 输血科负责接受输血不良反应的投诉,并负责组织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和评定5. 输血科及时将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和评定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领导。

      科室管理制度 科室管理制度- 0000差错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1. 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认真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严防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2. 凡发生差错的,当事人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在科室差错登记表上记录给工作造成影响,以及造成事故的,科主任应立即向医院领导报告,并与一日内上交书面报告3. 发生输血、注射等引起不良后果的,要对现场实物及血液样品进行封存保留,以备检验4. 凡发生严重差错或造成事故的,科室负责人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