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转型期中产阶层的收入状况分析——来自珠江三角洲的报告.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li45****605
  • 文档编号:25841371
  • 上传时间:2017-12-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80.9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社会转型期中产阶层的收入状况分析 ——来自珠江三角洲的报告 刘 毅 收入是衡量中产阶层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近来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的“户年收入6万是门槛”①、南京大学课题组的“月收入5000元”②等说词,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兴趣,学者、传媒、网络纷纷报道和讨论收入状况好于社会平均水平,是中产阶层的一个主要特征然而这种状况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他们的收入水平到底有多高?收入主要来自哪里?如此等等,是许多人感兴趣并关心的话题,更是我们深入研究中产阶层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于中产阶层的界定,我们从收入、职业和消费三个方面构建了一套指标,并运用1986-2004年的珠三角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测度③测算结果是,新中产阶层从1986年占全部家庭的3.11%,上升至2004年的22.51%,增长了6倍多;旧中产阶层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仅占全部家庭的0.2~0.4%,2000年开始稳步增加,至2004年提高到1.18%④从中产阶层的成长及内部构成分析看,新中产阶层是珠江三角洲中产阶层的主体,旧中产阶层所占的份额极其微少而且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的成长与演变规律也告诉我们,随着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新中产阶层将不断壮大,而旧中产阶层则继续萎缩。

      新中产阶层日益强大的家庭经济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是越发突出和重要因此,我们对中产阶层收入状况及其特点的分析研究,就主要落点在新中产阶层上 一、收入水平及其变动分析 经历了20多年当代社会转型的高速经济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环境下,当前珠江三角洲中产阶层的收入水平理所当然地上升到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层次2004年,中产阶层(包括新中产阶层和旧中产阶层)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中产以下阶层的2倍左右进一步将中产阶层与中产以下阶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作方差分析,其结果反映出两个阶层之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新中产阶层的最高值仅是中产以下阶层最高值的1.23倍,但新中产阶层的最低值则是中产以下阶层最低值的57.18倍可见,中产以下阶层最低和最高值之间的差距极大,达344.15倍,而中产阶层的收入却较为均等,最低和最高值之间,新中产阶层相差6.41倍、旧中产阶层相差1.52倍 在中产阶层内部,新、旧中产阶层之间收入的平均值和最低值均相差无几,而最高值则新中产阶层比旧中产阶层要高出1.75倍新中产阶层的3类职业中,平均收入最高的是国家机关党群①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课题组:《6-50万:中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研究》,载《数据》2005年第6期。

      ②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③在此感谢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给予提供调查数据,并允许将数据运用于本项纯学术性研究 ④刘毅:《中产阶层的界定方法及实证测度——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载《开放时代》2006第4 1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34033元;其次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28877.05元;列于末位的是办事人员和管理人员,为27403元但最高值却出现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当中 由于没有获得全国中产阶层方面的调查数据,我们难以进行相应的比较,若与全国按等级划分的城镇居民家庭相比,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家庭(占全部家庭的10%,下同)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377.17元,相比之下,珠三角新中产阶层的收入仅略高于0.13倍;与全国中等收入户(占全部家庭的20%,下同)相比更是高出2.52倍若与全国城市高收入群体(这是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所界定的收入群体①)相比,则还有相当的差距,1999年城市高收入家庭的户均可支配收入为109702元,同年珠江三角洲新中产阶层户均可支配收入为73708.76元,只是高收入群体的70.55%。

      由于全国人口基数大,在当前我国大富翁还不多的状况下,经过全国城镇人口按等份的平均计算后,全国城镇最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不高是必然的事实占珠江三角洲全部家庭22.51%的新中产阶层家庭,与占全国10%的最高收入户家庭,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基本持平,既反映出珠江三角洲进入中产阶层家庭的数量较多;也反映了其收入水平较高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又低于按户年收入3万元为底线的全国城市高收入群体家庭,这完全符合新中产阶层的收入特性,即高于低收入阶层,同时又低于高收入阶层,是名符其实的富裕而非富豪的“中产阶层” 在增长速度上,无论是按当年价还是按可比价计算,也无论是珠三角的新中产阶层、中产以下阶层,还是全国城镇最高收入户,均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增长趋势从可比价看,三者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36%、6.35%和9.89%,全国最高收入户增长最快,其次为珠三角的新中产阶层,中产以下阶层却列增幅的最后在珠三角的19年间,中产和中产以下阶层均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收入增长高峰期,按可比价计算,新中产阶层在1990 -1993年间,每年以2位数的百分比增长;中产以下阶层的收入增长高峰期还更长,从1990至1994年。

      特别是在1992年,出现了异常的高增长(与上年相比,新中产和中产以下阶层分别增长了76.47%和42.57%),促成这种异常的关键原因是该年数据统计口径的调整,②这只是统计技术层面所引起的变动,并没有实际上的意义但在增长高峰期的其它年份,大幅度的收入增长应该归于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给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再度走上了快车道,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短时间内急剧攀升,同样按可比价格计算,1991-1995年也是以2位数的速度增长,尤其是1992和1993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20.1%和20.2%,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气氛下,各阶层的收入同步大幅增长就不足为奇了特别是新中产阶层的增幅更高,体现了中产阶层对经济变动的充分敏感(表1) ①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于2000年7月在北京等全国10个省市抽取了12000户高收入家庭进行调查,其高收入的界定是按户年收入3万元以上,同时还以是否拥有商品房和汽车为参照在全部有效样本中,高于年收入50万元(即我们对中产阶层界定的收入指标上线)的家庭占3%本文以下有关高收入的调查均指该项研究见:城市高收入群体研究课题组:《城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消费与投资状况》,载《中国统计》2001年第1期。

      ②广东的数据是从1992年、全国的数据是从1997年起对收入口径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生活费收入”改为“可支配收入”,“生活费收入”指调查户家庭实际收入中能用于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即用实际收入减掉“赡养支出”和“赠送支出”,减掉调查户记账所得的“记账补贴”及非家庭人口中的经济用饭人口所交的“搭伙费”以及“家庭事业生产支出”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两者相比,“可支配收入”要比“生活费收入”少减去一些项目,因此在总额上要大 2从珠三角新中产阶层与中产以下阶层和全国城镇最高收入户的收入差距及变化上看,新中产阶层与中产以下阶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基本保持在较高的水平,1991年前,新中产阶层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比中产以下阶层高出0.5-0.6倍左右,1992年以后,两者的差距提高到了0.6倍以上,有的年份甚至还超过1倍多而珠三角新中产阶层比全国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样要高,但具体差距则呈现出阶段性,第一阶段是1986-1991年,维持在0.1-0.7倍之间;第二阶段是1992-1998年,由于珠三角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新中产阶层的收入大幅提高,两者的差距拉开到1倍多;第三阶段是1999年至2004年,国家发展政策向内地推进,长江三角洲勃兴、西部大开发、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的经济均取得长足的发展,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同时,也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珠三角新中产阶层与全国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又逐步从0.8倍下降到0.1倍,差距正在缩小。

      二、收入来源构成及其变动分析 收入来源构成是收入能力的反映,收入来源渠道的多寡和不同来源的收入占全部收入份额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中产阶层家庭第一位成员(被调查访问者,通常是户主)的收入来源情况与家庭的总收入来源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并与中产以下阶层家庭的情况作比较 无论是新、旧中产阶层还是中产以下阶层,其家庭第一位成员的收入来源构成与家庭总收入来源构成的比例,在大框架下是基本一致的2004年,新中产阶层家庭第一位成员的收入来源构成是,工薪收入占97.5%、财产性收入占0.7%、转移性收入占1.8%,经营收入为零;新中产阶层家庭总收入中,工薪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收入分别占89.6%、3.1%、6.7%和0.5%旧中产阶层家庭第一位成员的收入来源构成是,工薪收入占0.6%、经营收入占85.1%、财产性收入占5.1%、转移性收入占9.1%;其家庭总收入构成分别是,工薪收入占20.6%、经营收入占58.6%、财产性收入占12.1%、转移性收入占8.7%中产以下阶层家庭第一位成员的收入构成是,工薪收入占80.2%、经营收入占5.2%、财产性收入占0.4%、转移性收入占14.2%;其家庭总收入构成是,工薪收入占74.9%、经营收入占4.6%、财产性收入占2.4%、转移性收入占18.1%。

      可见,在总体分布上,家庭第一位成员与家庭总收入的各项来源构成并没有出现大比例的不协调由此也反映出,家庭第一位成员的收入来源在整个家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的社会背景和阶层属性,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代表家庭的社会背景和阶层属性 3 表1 珠三角中产、中产以下阶层及全国城镇家庭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元/年) 名义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年价) 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比价,1985年=100) 年份 新中产 阶层 旧中产 阶层 中产以 下阶层 全部样 本平均 全国城镇最高户 Ratio1 Ratio2 新中产 阶层 中产以 下阶层 全部样 本平均 全国城镇最高户 Ratio1 Ratio2 1986 2281.05 -- 1334.96 1364.39 1347.12 1.71 1.69 2178.66 1275.03 1303.15 1258.99 1.71 1.67 1987 2291.25 -- 1494.90 1531.30 1581.60 1.53 1.45 1940.07 1265.77 1296.60 1358.58 1.53 1.50 1988 2807.00 -- 1654.69 1694.19 1976.95 1.70 1.42 1835.34 1081.91 1107.74 1406.94 1.70 1.66 1989 3046.59 -- 2009.29 2048.48 2279.47 1.52 1.34 1634.12 1077.74 1098.76 1394.87 1.52 1.49 1990 3525.00 -- 2364.89 2380.36 2447.92 1.49 1.44 1941.20 1302.34 1310.85 1478.73 1.49 1.48 1991 4306.91 -- 2823.79 2870.40 2675.79 1.53 1.61 2318.47 1520.09 1545.18 1537.94 1.53 1.50 1992 8238.75 -- 4145.00 4436.11 3322.00 1.99 2.48 4091.36 2058.41 2202.97 1758.16 1.99 1.86 1993 13743.43 -- 5525.85 5909.33 4502.02 2.49 3.05 5594.25 2249.29 2405.39 2052.27 2.49 2.33 1994 13848.90 -- 7383.33 8348.13 6262.70 1.88 2.21 465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