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88页前言……………………………………………………………………………………………(i)1 目标体系…………………………………………………………………………………...11.1 主要依据………………………………………………………………………….11.2 整体目标及基本目标…………………………………………………………….21.3 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21.4 行动和实施目标………………………………………………………………….32 市场营销战略……………………………………………………………………………….42.1 客流量预测………………………………………………………………………………….42.2 游客数量预测………………………………………………………………………………42.3 市场营销战略总体原则…………………………………………………………………..52.4 战略性营销计划……………………………………………………………………………63 空间发展战略 ……………………………………………………………………………93.1 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93.2 基本发展理念……………………………………………………………………………...103.3 综合旅游区 ………………………………………………………………………………..113.4 特色旅游区………………………………………………………………………………...153.5 区域间的联系……………………………………………………………………………...184 产品开发战略 …………………………………………………………………………..204.1 环境旅游开发……………………………………………………………………204.2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214.3 水上旅游的开发 …………………………………………………………………………..224.4 可申报世界遗产的景区………………………………………………………………….225 交通及住宿设施 ……………………………………………………………………..245.1 航空………………………………………………………………………………………….245.2 公路………………………………………………………………………………………….255.3 铁路………………………………………………………………………………………….275.4 旅游住宿接待设施………………………………………………………………………..276 开发方案和政策……………………………………………………………………….306.1 环境问题…………………………………………………………………………306.2 文化遗产…………………………………………………………………………326.3 产品的提升………………………………………………………………………336.4 经济评估…………………………………………………………………………356.5 人力资源开发……………………………………………………………………376.6 旅游规划的机构框架……………………………………………………………406.7 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447 示范性计划和项目…………………………………………………………...467.1 示范性计划………………………………………………………………………467.2 示范性项目………………………………………………………………………548 行动计划………………………………………………………………………………….688.1 投资计划和开发引资方案………………………………………………………………688.2 市场营销行动方案………………………………………………………………758.3 培训方案……………………………………………………………………………………808.4 其它应优先采取的行动…………………………………………………………81附表表2.1 2001年到2020年目标数量…………………………………………………4表5.1 2001-2020年各地区住宿设施(床位数)计划………………………………….27表5.2 对各旅游区域(2005-2020年)住宿设施(床位)分布情况的预测………….28表6.1 2000-2020年旅游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36表6.2 2000-2020年旅游业纯外汇收入的估计…………………………………………36表6.3 2000-2020年旅游收入在政府收入中的潜在比例………………………………36表6.4 2000-2020年旅游业提供的就业机会……………………………………………37表6.5 2003-2020年就业机会增长估测…………………………………………………38表7.1 村寨床位分配数…………………………………………………………………..51表7.2 土地使用区域一览表……………………………………………………………..54表7.3 接待中心建设方案 ………………………………………………………………..56表7.4 游客中心项目用地规划 …………………………………………………………..56表7.5 畜牧观光旅游中心用地规划 ……………………………………………………..58表7.6 寄宿客栈设施规划………………………………………………………………..61表7.7 客店设施一览……………………………………………………………………..61表7.8 小型宾馆的规划设计……………………………………………………………..63表7.9 社区培训中心设施规划…………………………………………………………..66表7.10 场地规划………………………………………………………………………….66表8.1 2003到2010年的投资计划……………………………………………………..69表8.2 2003 到2010年的主要优先发展项目 ………………………………………….70表8.3 对A级、B级和C级景区道路改造的建议…………………………………….71表8.4 2003年-2010年景区基础设施建设……………………………………………..72表8.5 所选的投资项目………………………………………………………………….73表8.6 招商引资局选定的开发项目…………………………………………………….74表8.7 2003至2005年的营销预算……………………………………………………..79表8.8 2005至2010年营销预算………………………………………………………..80表8.9 各种职能部门和层次的就业机会的年增加量………………………………….80附图图6.1 风景名胜区与环境保护区保护开发局的结构图 ……………………………..31图6.2 拟定的协调体系结构……………………………………………………..43图5.2 游客中心——巴拉河……………………………………………………..52图7.1 典型的游客中心…………………………………………………………………..55图7.2 典型的畜牧观光游客中心………………………………………………………...58图7.3 典型的寄宿客栈…………………………………………………………………..60图7.4 典型的客店………………………………………………………………………..62图7.5 典型的小型宾馆…………………………………………………………………..64图7.6 社区培训中心概念化设计………………………………………………………..67前 言这是为贵州省人民政府编制的《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文本的概要。
《总体规划》是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持下,由世界银行提供贷款资助,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与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共同编制的新时期贵州省旅游发展规划,是贯彻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意图,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的发展规划《总体规划》的成果是一个最终报告(它含文本及图件、技术报告及相关资料等),于2002年9月28日在北京获得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教授为主任的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见附录3、4)它主要包括全省旅游结构性规划、支撑保障体系、示范方案和项目、行动计划,以及作为规划背景和基础的七个技术报告等评审专家委员会认为,最终报告较好地实现了《总体规划》的整体目标和基本目标《总体规划》的其他主要成果有:l 运用国际市场的眼光和与国际接轨的分类、评价方法,对贵州省旅游资源进行了登记、分类和评价,编制了《贵州省主要旅游资源名录》(见附录7),对全省旅游资源的家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l 对贵州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重要文化遗产——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进行了调查、要素分析和评价,建立了相关的资料库,并制定了对不同级别的民族村寨进行保护和修复的标准与实施计划,为在全省开展乡村旅游、促进脱贫致富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见卷三附录G3、G4,卷一第9章9.3节);l 根据优质旅游资源的数量和集中程度、区域内外的可进入性、市场需求现状和潜力等标准,在全省范围内划分出12个旅游区(其中综合旅游区六个,特色旅游区六个),形成全省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并制定了各区域的战略性、结构性规划(其中,综合旅游区更为详尽)。
为《总体规划》的实施、地(市州)旅游规划的编制(编修)和实施、全省旅游业有序协调地发展,以及相关政策和重大举措的制定与实施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见卷一第三章);l 提出并编制了具有代表性的九个景区和项目的示范性规划,不但为贵州省相同或相似的景区和项目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示范,而且对全省地(市州)、县级规划的编制(编修)具有指导意义,强化了《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见卷二第一部分);l 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国内外专家,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和专业角度,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和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资料收集和处理、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形成了七个技术报告,为《总体规划》的主体(卷一、卷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扎实的基础这些技术报告资料翔实、观点独到、分析深刻,对于研究贵州省旅游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见卷三);l 对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关于申报世界遗产的标准,提出了贵州省有条件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项目,并对这些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l 在《总体规划》编制期间,举办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对省、地(市州)、县三级分管领导,有关厅局负责人,旅游工作者,旅游企业负责人和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师生等,进行旅游规划及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参加培训者达千余人次。
《总体规划》共分三卷第一卷和第二卷是它的主体,即《总体规划》的文本;第三卷是文本的背景和基础l 第一卷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全省旅游结构规划,主要包括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总体目标、基本目标和实施目标),市场营销、空间发展、产品开发和主要制约因素(指住宿设施及交通)的战略和结构规划;第二部分主要提出确保贵州省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含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