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活中物理现象.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腾****
  • 文档编号:40389976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4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网站首页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校务公开校务公开 党团建设党团建设 教工之家教工之家 德育天地德育天地 教学园地教学园地 教育科研教育科研 有效课堂有效课堂 后勤管理后勤管理 学科教研学科教研 教改动态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获奖校本课程高考资讯实验室管理特色建设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园地 > 校本课程生活物理生活物理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0-27 15:07:39 校本与选修课校本与选修课生生活活物物理理吴江市第二高级中学校本教材编写组吴江市第二高级中学校本教材编写组第一讲第一讲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厨房中的物理知识物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们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人们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物理,可以说处处与物理打着交道,就拿与人们朝夕相处的厨房来说吧,其中就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现殒举如下: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容易破裂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玻璃杯破裂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 1 标准大气压下是 100℃,锡的熔点是 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 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 100℃,而锅内食物为 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 100℃为止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

      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11.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只要细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联系到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就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作为一门大众的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数不胜数,厨房中的物理知识应用真可谓冰山一角,我们必须更加努力的学习,积累物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第二讲第二讲 电冰箱的原理电冰箱的原理起起源源::冰箱,又称冰桶,由古时的 “冰鉴发展而来,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它是古代人的发明创造,向我们揭示了古代生活的一个侧面冰鉴,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周礼天官·凌人》:“祭祀共(供)冰鉴 ”可见周代当时已有原始的冰箱,只是冰并不是一年里时时都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冰可谓弥足珍贵 ·”传世有不少 清代晚期的木胎冰箱,多用红木、花梨、柏木等较为细腻的木料制成,此件为红木制品,仿竹编式样,制作精致形制为大口小底,外观如斗形,铅叶镶里,底部有泄水小孔,结构类似木桶冰箱箱体两侧设提环,顶上有盖板,上开双钱孔,既是抠手,又是冷气散发口为使冰箱处于一定高度便于取放 冰块和食物,配有箱座 这对冰箱结构标准,箱桶和底座均装饰华美成对制作,当为大户人家所用之物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在当时价值高的器物,传至如今其价值一定比同样传至今天的过去价值较低的器物要高今天如此,将来也一定如此。

      这是选择收藏品的要招这一点,对于想收藏冰箱的人来说,特别管用因为在古时候,即便是清代末年了,由于没有制冰设备,在炎炎夏日要想求得一方清凉的冰,何其困难虽然古时有凿地储冰的方法,但冰的奢侈,一定不是那些一般人家所能享用的能用得上冰箱的人家,必定衣食无忧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富裕的人家绝对是少数,用得起红木家具的,并不一定能用得上红木制作的冰箱,这也就是为什么冰箱的收藏价值高的原因,不仅如此,它将来的意义将会更加重要 襟抱堂认为,冰箱的发明让人类远离了发霉的食物,可以将温度降低并保存,让我们在夏天的时候享受健康的食物,不能不说是科技带给人的一种进步发发明明历历史史:: 17 世纪中期, “冰箱”这个词才进入了 美国语言,在那之前, 冰只是刚刚开始影响美国普通市民的饮食随着城市的发展冰的买卖也逐渐发展起来它渐渐地被旅馆、酒馆、医院以及被一些有眼光的城市商人用于肉、鱼和黄油的保鲜内战(1861-1865)之后,冰被用于冷藏货车,同时也进入了民用 到 1880 年以前,已经有半数在 纽约、费城和巴尔的摩 销售的冰, 三分之一在 波士顿和芝加哥销售的冰箱开始进入家庭使用,因为一种新的家庭设备——冰箱——即现代冰箱的前身,被发明了。

      现在同类产品还有冰柜 制造一台有效率的冰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19 世纪早期,发明家们关于对冷藏科学至关重要的热物理知识的了解是很浅陋的人们认为最好的冰箱应该防止冰的融化,而这样一个在当时非常普遍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正是冰的融化起到了制冷作用早期人们为保存冰而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包括用毯子把冰包起来,使得冰不能发挥它的作用直到近19 世纪末,发明家们才成功地找到有效率的冰箱所需要的隔热和循环的精确平衡 但早在 1803 年,一位有发明天才的马里兰农场主 ——托马斯·莫尔就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他拥有一个农场,离华盛顿约20 英里,那里的乔治镇村庄是集市中心当他用自己设计的冰箱运送黄油去市场时,他发现顾客们会走过装在竞争者桶里那些迅速融化的黄油而给他比市价更高的价格买他仍然新鲜坚硬,整齐地切成一磅一块的黄油莫尔说他的冰箱的一个好处是使得农民们不必为了保持他们产品的低温而在夜里去市场交易工工作作原原理理:: 我们知道任何物质在液化后都要放出热量,在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这是最普遍的物理现象空调冰箱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将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然后再让他蒸发吸收热量液化放出热量的位置和蒸发吸收热量的位置不能在一处,否则没有任何效果。

      因此空调就有了室外机,目的是散热和其它主要功能,冰箱则散热器在冰箱外部那么怎么能实现制冷剂液化-气化呢?我们知道,气体物质在它的临界温度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会液化所谓的临界温度就是在这个温度之上,无论采用多高的压力都不能使他液化当温度高于气体物质在某个压力下的沸点之上时就会发生气化,气化时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从环境中获得,从而实现制冷用于上述实现制冷的气体物质就是制冷剂作为制冷剂的物质通常常温下为气体,便于蒸发,而且临界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压缩时液化不容易还要要求无毒,无异味儿常见的制冷剂为氨、氟(这个字念服笨蛋才念佛呢)里昂氟里昂实际上很多种物质的总称,是一种系列产品那么他是什么物质呢?实际上就是卤代烷,常见的是卤代甲烷例如一氟三氯甲烷、三氟一氯甲烷、二氟二氯甲烷等等也就是甲烷的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你可以自己组合出不同的物质当然了,这种卤代烷一定要有氯原子和氟原子存在,不能全是氯也不能全是氟,而且烷烃中的氢原子全部被取代倒不是说不存在这种物质,而是满足不了作为制冷剂的要求,例如四氯甲烷,常温下为液体,也就是四氯化碳,不能做制冷剂的但是四氯化碳中的一个氯被氟取代,就可以做制冷剂。

      制冷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压缩机将蒸发器来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由于室温低于制冷剂的临界温度,当达到所需的压力后液化,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通过散热管、散热片散发到空气中,也就是冰箱后面的散热管、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吹着的散热片液化后的制冷剂散热后,温度降低到接近室温,经过缓冲器后再通过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