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教案4(共3课)(2024秋).doc
7页第二单元 用感官观察4.认识感官【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由此达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对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学生在第一单元对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活力,有着异常丰富的想象与勇于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中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各种感官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探究实践]会细致、全面、有条理地观察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态度责任]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尽可能多地获得关于事物的信息[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视频[学生]袋子、炒花生、记录单、各种气味的橡皮、软糖、柠檬、黑巧克力、洋葱、眼罩、盲文纸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模块一:什么是感官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猜一猜的游戏吗?张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袋子,你能猜得到里面装了什么吗?在揭晓答案前,我们先不打开它,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猜到里面的东西2.学生交流: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3.谈话: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它们真的可以帮助你们猜到里面装了什么吗?想不想试一试啊?张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神秘袋子,待会啊,我们就用刚刚大家说的这些方法去试一试,好不好?老师会邀请观察最认真的小朋友说说他的感受4.(分发袋子)学生动手试一试,初步感受袋子中物体是什么样的5.交流:(1)同学们,都观察到了吗?谁愿意来说一说?哦,你是用耳朵听一听的方法来观察的,摇晃袋子听到了……的声音;你是用鼻子闻一闻的方法,闻到了淡淡的奶油味儿;你是用手上的皮肤摸一摸的方法,摸到它是……(2)大家观察得可真仔细,有小小科学家的潜力呢。
那你们觉得袋子里装的可能是什么呀?(3)你猜得对不对?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呀?打开袋子用眼睛看一看吧,恭喜小朋友们,你们猜对了4)想知道花生是什么味道的吗?我们还可以用舌头尝一尝不急,袋子中的美味食物老师会奖励给今天这节课听讲最认真、回答最积极的小朋友)6.小结: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器官,像胃、肠、脑等等今天,小朋友们用到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这些器官来探索袋子中装的是什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感觉器官,简称感官,能帮助我们感受周围的世界今天这节课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感官模块二:人的感官(一)用眼睛看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的感官厉不厉害呀?张老师想先来挑战一下你们的小眼睛,这里有一段校园的视频,我们看哪个小朋友用眼睛观察得最细致,获得的信息最多我们来比一比好不好?每个同学抽屉中有一张记录单,待会呀,将你从视频中看到的信息尽可能多地记录在上面,有信心吗?2.(播放视频)指导:我们观察时要有顺序有条理,要全面、细致,并及时做好记录小朋友们能做到吗?3.学生观察后交流分享:(将学生说的写在纸片上贴在黑板上)小朋友们可真会用眼睛观察呀!瞧,同学们这么多的信息,张老师帮你们把信息归类,你看这个是我们看到的什么?(移动板书:颜色、大小、动、位置……)4.小结: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板贴),它获得的信息最多。
二)用耳朵听1.谈话:(1)如果用耳朵来观察的话,你们也能像用眼睛观察的那样获得那么多的信息吗?我们来挑战一下!(2)注意咯,要用耳朵去捕捉信息可能会更难,我们来试试闭上眼睛,仔细听,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呢?2.学生观察(放音频):听清楚了吗?你能像小小科学家一样有条理地将听到的信息说清楚嘛?我们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吧,待会看看哪个小朋友描述得又多又清楚3.小结:你们可真能干,用耳朵也观察到了不少声音看来呀,耳朵这个听觉器官,也能给我们带来不少信息呢!(三)用鼻子闻1.谈话:(1)那鼻子呢?小朋友们,张老师是科学老师,大家都说我特别善于观察诶,刚刚你们在记录的时候,张老师就观察到了,你们每个人都有可爱的橡皮巧了,张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橡皮,看!你能用你的鼻子去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些橡皮,跟大家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吗?(2)注意咯,用鼻子观察橡皮可不容易,我们观察的时候要一个个依次去尝试,并且十分细致,然后跟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比一比谁用鼻子获得的信息最多最准确吧!2.学生观察: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闻出来了吗?大家都能闻到香味,有的小朋友观察得很细致,发现有的橡皮香味浓一点,有的橡皮香味淡一点。
还有的小朋友闻出来这一个橡皮是清新的草莓味,这一个是香甜的桃子味,还有的好像是淡淡的花香,有个别小朋友还觉得这一个橡皮闻起来有一点点臭3.小结:小小橡皮呀,居然有这么多的气味不过小朋友们在使用时为了健康,尽量选择没有气味的橡皮哦!生活中除了这些,你还闻到过什么样的气味呢?看来我们的鼻子是嗅觉器官,能获得的信息也不少呢!(四)用舌头尝1.谈话:小朋友们学到这里,有点累了吧?吃点东西吧!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仔细观察过它们吗?2.学生观察:待会每个小组都会拿到一份专属的美味食物,让我们再来用舌头细细地观察一下!怎么做呢?我们将食物放进嘴里,慢慢嚼一嚼,用舌头细细品味一下,你尝出了什么味道啊?3.小结:看来,舌头这个味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尝到各种各样的味道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五)用皮肤摸1.谈话:我们的皮肤会为我们带来什么信息呢?2.游戏: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说不定从游戏中很多小朋友就能感受到皮肤的厉害呢!我们来听一听游戏规则(音频),游戏中我们需要用手上的皮肤去摸一摸三个地方,桌面、小脸蛋还有一张盲人获取信息的盲文纸老师说摸哪里,你就摸哪里摸的时候呀,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眼罩,我们闭着眼睛来感受,你摸到的地方是什么样的。
待会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能将自己获得的信息说的最多最清楚,听明白了吗?3.讲述:没错,遍布全身的皮肤是触觉器官,可以感知冷、热、痛、痒等4.谈话:(1)小朋友们,你们的触觉能感受到的已经很多了,你们的观察已经像刚才一样做到尽可能地细致了可是,你能辨别出这盲文纸上面记载的什么吗?(2)盲人经过艰苦的训练,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手去触摸就能读出盲文中所蕴含的信息看来,想要用好感官,我们还要常常去练习哦5.思考: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认识了这些感官,现在你能说说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呀?(看、听、闻、尝、摸)如果你的感官停止工作一天,会怎么样?6.小结:看来呀,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感官感官这么重要,我们小小科学家可要学会用好它们哦!7.总结提升:(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感官,知道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都是我们观察、感受周围世界的重要器官,大家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的要求,要能够更加细致更加全面,还要把它记录下来,有条理地说一说回去以后一定要试一试哦!(2)其实啊,科学家通常会在发现一个问题时,去进行细致的观察,当我们有目的地运用感官去找到问题答案或信息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做科学的观察。
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常常在生活中善于观察!模块三:动物的感官1.谈话:你猜猜动物会观察吗?其实啊,很多动物也特别善于观察,甚至有些感官比我们的更加灵敏,来,我们看一段视频从视频中你知道了什么?2.观看视频:你观察的很投入,鹰能在高空中看到地上的兔子,狗能闻出极其微弱的气味,大蜡螟小朋友们可能不太熟悉,它能听到极其微弱的声音你能说说这些动物都有哪些灵敏的感官吗?3.思考:这些动物的感官如此灵敏,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好处呢?4.课后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特别灵敏感官?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身边有经验的人,下节课我们来交流教学后记】5.借助工具观察【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感官、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学习借助工具来观察当人们直接用感官观察不能解决问题时,借助工具观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本课承接前一课的内容,从了解动物有敏锐的观察本领后,进一步指出:人可以借助各种观察工具增强感官的功能本课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用感官观察与用工具观察结果不同先让学生分别用眼睛、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观察自己的指纹(根据设计也可以观察自己衣服上的色块),通过比较三种方法看到的不一样的情形,知道使用工具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而这些都是肉眼不太能看清楚的。
教师要通过演示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然后,继续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物品,发现更多的细节;用耳朵听和借助木质听筒听心跳声,发现木质听筒听到的更清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视觉和听觉功能模块二,通过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了解更多的观察工具和它们的强大功能,望远镜可以让人们看得更远,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非常微小的物体,B 超可以观察到人体的内部,夜视仪可以在夜晚观察物体,从而拓展学生对各种观察工具的认知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放大镜、听诊器等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知道它们的作用,但怎样使用,还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显微镜对于学生则相对陌生,要让每个孩子都动手看一看一年级学生需要教师更多地进行正向点评与直接指导;对于学生的发言和表现要及时给予鼓励;对于工具的使用、结果的记录,更需要多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使用观察工具可以更细致、更全面地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知道利用工具给人产带来便利,理解使用合适的工具能弥补感官观察的不足[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指纹、听心跳活动,能比较直接使用感官观察和借助工具观察结果的不同[探究实践]能利用各种观察工具进行观察,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和听诊器,体会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态度责任]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观察工具,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等观察工具教材准备】记录单、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教材用时】1 课时教材过程】模块一:用感官观察与用工具观察结果不同(一)用不同的工具观察指纹1.谈话: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很多动物拥有十分灵敏的感官,这能让它们拥有超过人类的强大的观察本领但是,聪明的人类发明了很多观察工具,借助这些工具也能够增强我们人的感官功能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是如何借助工具观察的2.提问:同学们,请大家看一下我们衣服上有颜色的地方,你能不能说说它是什么样的?(颜色)3.引入放大镜:今天老师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观察工具——放大镜,不知道用它来观察我们刚刚看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呢?老师先教大家如何使用放大镜4.教师讲解、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5.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衣服上的色块,说一说用放大镜看过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6.引入显微镜: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个观察工具——显微镜,用它来看又会是什么样呢?7.教师讲解、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