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学校:帮孩子克服任性和固执.docx
5页帮助孩子克服任性和固执很多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很任性,脾气倔强,一不满意 就大哭大闹或者和父母对抗,根本不和父母配合孩子不听 话,父母就会对孩子不满,容易表现得不理智:有的会采用 打骂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则 对孩子的要求妥协,天长日久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那 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任性呢?其实造成孩子任性的 原因有很多方面,为了帮助孩子能克服自己的任性与固执, 从家庭环境方面着手,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教学名称:帮助孩子克服任性和固执 教学目标:1. 帮助家长区分孩子任性与合理要求的界限2. 引导孩子克服任性和固执的思想3. 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孩子,帮其客服任性、固执 教学难点:区别孩子合理要求和任性的界限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投影、课件、游戏材料2. 向幼儿的家长发放家长学校邀请函3. 家长园地宣传栏有专项介绍教学过程:一、 家长欣赏课件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二、提问讨论:1. 家长是否注重孩子的生活环境,并与孩子交流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 比例的增加,不少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想怎样就怎样,缺 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知识方面的 要求严格,而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没有要求,孩子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教养方式必然会造成孩子的消极 行为2. 家长是否冷处理和转移注意力当孩子专注于某件东西或事情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 家长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 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 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对无理要求要明 确地回绝,而且要坚持一贯态度,不能以家长自己的情绪为 转移,高兴时对孩子听之任之,不高兴时无论孩子的要求是 否合理都不同意3. 家长爱孩子而不是溺爱每个孩子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制订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并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 作息时间的安排等如果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 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 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 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 到一定的约束家长与老师一起讨论是不是存在以上问题,如何解决问 题的,教师做好记录作为了解孩子与家长的重要途径三、列举日常生活中孩子任性和固执的表现类型。
主动抗拒型:〃我不干” 〃不行〃〃我非要……〃是这类孩 子的常用语,他们以哭闹、发脾气来坚持自己的立场消极对抗型: 表现为拖延服从的时间,生气、闷闷不乐的样 子;或对将要做的事发牢骚;或只按指示的表面意思去做, 故意不去领会其实质而敷衍了事逆反型: 对成人的要求采取背道而驰的作法,如当你叫他安 静时,他反而高声尖叫起来这种固执任性行为一旦演变为 习惯,可能会形成否定一切,进而反对所有他人提出的意见, 虽然他自己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1. 冷处理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 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 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 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例如, 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可采取不劝说、 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 行为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可以说:我们 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 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 对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2. 转移注意力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 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 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 上。
3. 提示在先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 防任性的发作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在出去 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 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4. 激将法利用孩子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5. 适当惩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 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父 母不用多费唇舌,过了吃饭时间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一会儿 他饿了要东西吃的时候可以适时教育告诉他这就是不好好 吃饭的结果你不用担心饿坏孩子,一顿两顿不吃对孩子的 生长发育不会有影响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观点应保持一致尤其在孩子任 性时,父母应统一要求如果一个严,一个宠,那么孩子的 任性只会越演越烈,很难得到改正五、家长与教师应该正面教育,防范在先孩子任性时父母的态度如何,父母是否注意孩子日常行 为规范的养成等等,这些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会无理取闹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不少孩子成为 家庭的中心,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 约束意识还有的父母对孩子在知识方面要求严格,而在个 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没有要求,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样的教养方式必然会造成幼儿的消极创造性行为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父母应注意采 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 什么不对,怎样做是对的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 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可 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办法把难题巧妙化解活动反思: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们也喜欢听表扬而 反感批评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 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本次活动通 过多个方面就和家长探讨了孩子这方面的问题,活动中家长 们感触领悟较多相信回去后经过反思可以给家长更多的帮 助,从而对于孩子无论对一个人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 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