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资源管理.docx
7页©广东诲译大竽《海洋管理与服务》课程考核论文上海海洋经济发展与管理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所在专业海洋科学(物理海洋)所在班级联系方式完成时间2013年12月6日上海海洋经济发展与管理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产业在国家GDP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海洋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本为通过对比国内外在海洋经济发展与管理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可能存在法各种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得出:世界海洋经济在发展当前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海洋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趋重要;海洋意识普遍增强;人类与海洋的联系日益紧密;海洋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因此,增强海洋意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海陆联动,协调发展;注重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今后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且作为龙头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各方面的管理为其他地区的海洋管理提供宝贵的发展与管理经验世界各国海洋经济发展与管理的先进经验:1.1发达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及管理:1.11日本:日本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海洋科技开发,加大海洋科技经费投入,同时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开展发展海洋经济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以沿海旅游业、港口及海运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为支柱的海洋产业布局。
其发展有3个突出特点:(1)海洋经济区域已经形成,并以大型港口城市为依托,以海洋技术进步、海洋产业高度化为先导,以拓宽经济腹地范围为基础,形成了关东广域地区集群、近畿地区集群等9个地区集群日本提出了“海洋开发区都市构想”“知识集群创成事业”,由产业集群发展到地方集群,以海洋相关技术为先导,集中地方优势,开展适合本地特点的海洋开发2)海洋开发向纵深发展,已形成近20种海洋产业,如沿海旅游业、港口及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土木工程、船舶修造业、海底通讯电缆制造与铺设、海水淡化等,构筑起新型的海洋产业体系3)海洋相关经济活动急剧扩大形成了包括科技、教育、环保、公共服务等的海洋经济发展支撑体系121日本政府根据2007年施行的《海洋基本法》规定,于2008年2月8日出具了《海洋基本计划草案》(简称《草案》)该《草案》细化了《海洋基本法》相关理念内容,列出了实施海洋政策政府应采取的综合而规范的措施,并提出了为切实推进海洋政策的必要措施,将日本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通过法律形式规范化[1]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发展海洋经济发面不仅做了全面的统筹规划,而且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措施在国家的层面保证了各项海洋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1.12挪威挪威是一个海洋渔业大国,海洋经济在该国经济收入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该国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主要有:(1)渔业法制以及其他相关海洋经济监管体系完善,挪威早在1946年就建立了渔业部,具体负责渔业活动、海岸安全、海洋科研及渔业资金的具体管理,同时挪威也是一个较早制定渔业法规的国家,形成了渔业管理上一整套法律、法规;(2)建立了众多具有针对性的海洋经济研究所;(3)积极参加国际海洋经济开发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及注重海洋技术的研发;(4)拥有良好的私营企业投资系统,通过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私营企业投资国有企业的海洋技术开发项目,为研究开发注入了新的生命以及新的监督媒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研究开发的经费负担;(5)灵活的研究机制,注重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技术转让;(6)在海洋经济开发的同时注重海洋环境的保护[1]1.13英国在海洋的开发管理中,英国根据其管理和开发的不同类型,将具体工作分配给能源部、工业部、国防部、环境部、农鱼粮食部、科学教育部、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及自然环境委员会等部门来协调管理,成立了海洋科学技术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各部门和企业公司之间以及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调关系;在行政上・在立法管理上,采用分门别类的法规系统限定海洋开发行为。
英国政府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对海洋资源的保护,为了保护海岸带水域环境和生物资源以及海岸带土地资源实施了区划管理政策,在海洋高科技技术的开发方面,制定了海洋科技预测计划、成立海洋科学技术协调委员会,改组研究机构、建立政府、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三位一体的联合开发体制、增加科技经费的投入等措施[1]1.14美国1.2 美国世界海洋经济主要国家,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海洋发展战略规划,尤其是在充分归纳和吸收了海洋科技界、管理界、海洋产业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对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意见、观点后于2007年发布的《规划美国今后十年海洋科学事业: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和实施战略》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尤其注重海洋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据相关报道,美国政府现有研究与开发实验室700多个,聘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美国的3/5,政府每年的投资达到了270亿美元政府针对不同的海洋发展项目重点、有针对性的投资建设了一批科学研究机构,并根据不同区域的海洋资源为依托兴办了不同形式的海洋科技园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速海洋产业研究成果的商品化过程,注重和私营企业主合作,将海洋经济发展一切可调动的因素联系到一起,保证了开发推广的资源、资金、服务和市场。
通过建立完善的海洋产业技术转让机制,提高了科研成果上市的速度,也为陆地产业涉海创造了条件美国政府还制订了一系列的海洋经济发展的标准,力求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o•世界各国海洋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1.2 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沿海各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快速增长,各海洋产业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约1100亿美元,1980年增至3400亿美元,1990年达到6700亿美元,2001年达到13000亿美元[2]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各国(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欧洲委员会(TheCouncilofEurope)的研究估计,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服务直接产生的经济价值每年在180亿欧元以上;临海产业和服务业直接产生的增加值每年约1100亿〜1900亿欧元,约占欧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5%;欧洲地区涉海产业产值已占欧盟GNP的40%以上TheAIIenConsuItingGroup报告统计,2003年澳大利亚产业的增加值为267亿美元,占所有产业增加值的316%,提供了大约253130个就业岗位,与海洋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产生的经济增加值高达460亿美元,创造了690890个工作岗位[3]•我国上海海洋经济发展与管理现状:“十五”以来,上海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0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916158亿元,占全市GDP的1010%,仅次于信息产业(1210%),即使扣除滨海旅游业增加值,仍占全市GDP的316%,已经超越汽车制造业而成为上海的第六大支柱产业。
但长期以来,一些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界虽地处河口海岸却普遍缺乏海洋意识,将上海定位于河港城市,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则对发展海洋经济普遍不够重视,更未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从而导致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滞缓在新世纪,要实现上海海洋经济跨越式的大发展,就必须转变旧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海港兴城、海洋兴市”的战略意识,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推动上海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大发展要打破过去以海洋论海洋、以产业论产业、以上海论上海的局限性思维,树立大产业、大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思路,注重海陆之间、岛陆之间、海洋产业内外之间以及城市地区之间的联动互动,跳出上海行政区域的限制,着眼于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谋划新的发展1.3 •我们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优势与必然性的分析:海洋丰富的资源和广袤的空间是上海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突破资源空间环境瓶颈制约的重要途径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高科技产业,在加快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遥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冶战略的实现上海发展海洋经济也是更好地服务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上海的海洋资源虽然远不及我国其他沿海省市丰富,但上海地处我国黄金海岸冶与黄金水道冶的接合部分发展海洋经济的区位,产业和科技优势十分明显且又受益于江浙两翼深厚海洋资源的有力依托,上海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跳出上海行政区的狭小空间限制通过江海联动岸线联和陆岛联动,去带动长三角长江流域以及全国海洋经济的大发展遥上海发展海洋经济,还是城市安全、国家安全的需要随着上海的工业重心逐渐向杭州湾北岸转移产业经济向滨海滨江地区的进一步集聚,以及一些重大海洋工程的建设对近岸海洋生态的影响及海洋环境的破坏日趋加剧遥而日益频繁的海洋灾害也给上海的城市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上海发展海洋经济袁尤其是海洋高科技产业袁既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又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战略安全[5]•基于现状的分析上海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对外国的借鉴部分:(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既要经济又稳又快发展,又要环境友好2) 转变发展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向美国学习,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科学研究力度,进行海洋科学发展的理论创新,借鉴和吸收日本,美国,挪威,英国在发展海洋经济中的先进经验3) 进一步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法律体系,像日本学习,用法律的武器保障海洋经济的既好又快发展4) 统筹兼顾,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实行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5) 加快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第三产业二•上海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2.1 •上海海洋经济的产值:近年来上海市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5要2009年袁海洋经济总量平均增长率为11%,12%据统计2009年上海市海洋生产总值约4300亿元袁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8.9%占长三角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海洋交通运输业尧滨海旅游业尧海洋船舶工业等在全国均位居前列遥2008年,上海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超过了500亿元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也分别达到894亿元和130亿元三者占了上海GDP的11.13%成为仅次于信息产业占12.20%的第二大产业遥即使不包括滨海旅游业。
上海海洋产业增加值也占了GDP的4.60%以上超过汽车制造业2.98%而成为继信息、商贸、金融、房地产和成套设备制造业之后的上海第六大支柱产业2.2 •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时代赋予上海的新任务,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的中心地带,地处长江与东海的交汇口,是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以及东海黄金区域的结合部,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亦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上海海洋资源虽不及沿海省市丰富,但上海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明显,其枢纽、窗口、示范、服务、带动、辐射以及创新作用对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以及全国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就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尤其是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海洋经济的发展更是息息相关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地位的确立,除了需要洋山港这样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更迫切需要海洋经济尤其是港口贸易、航运、海洋法律咨询、海上保险和经济、海洋工程技术输出、海洋物流总部经济等大型海洋经济业态的形成和发展⑹。
三•展望未来上海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与方向与面临的问题:3.1 •展望未来上海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前途:上海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应以洋山深水港为核心,以临港新城、崇明三岛为依托,并与江浙两翼共同培育打造整个长三角滨江临海产业带和经济带,形成:一点、二面、一带冶的特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