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信工程设计基础培训.ppt

66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56819127
  • 上传时间:2018-10-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7KB
  • / 6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培训,第四课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查勘,查勘目的 查勘前的准备 查勘流程 查勘内容 查勘纪录 资料整理,初步设计查勘,查勘目的,搜集与本工程相关的资料 与建设方交流对工程任务的理解包括工程主要任务、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建设环境、中远期规划等) 针对可研设计方案与建设方交流,共同讨论决定最终建设方案查勘前的准备,详细解读工程任务书,分析工程目的及任务,分析本工程的意义所在 准备与本工程相关的资料可研报告、地图、光缆路由图、网络示意图、传输设备网络拓扑图) 测量工具(测距仪、指南针、望远镜、皮尺等) 记录工具(记录板、卷纸或A4纸、铅笔、橡皮、彩笔) 根据自己对工程项目的理解,制定出详细的任务计划书计划表,查勘前的准备,建设单位联系方式,查勘流程,与局方就工程总体情况及工作安排进一步交流,收集、核对现有网路资料,与传输设备人员一起探讨工程传输方案,根据传输组网方案确定本工程线路建设方案,与局方一起探讨确定线路总全路由及总体建筑方式,在局方配合下进行实地查勘,根据查勘情况,得出初步的查勘纪要,就查勘结果向局方汇报,局方签字、形成最终纪要、设计院存档,,,,,,,,,,,,,,,,查勘内容,在局方配合下,以可研方案为依据进行核对,了解建设方案变化情况。

      与建设单位进一步确认建设方案:(1)网络结构;(2)建设段落,连接基站数;(3)建筑方式选择原则;(4)光缆芯数的选择;(5)大路由;(6)主要障碍的处理方式; (7)工程类别及各项费率的取定查勘内容,了解工程沿线各种规划 :在分公司配合下,了解工程沿线的市政、各相关村、镇、公路、铁路等方面的规划情况,选择安全可靠的路由查勘内容,与其他专业的配合 (1)接入节点的设置以相关主专业负责人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变动的情况应与主专业负责人确认 (2)网络调整方案应与传输设备专业共同确认光缆网络结构,汇接局1,汇接局2,,传输节点1,传输节点2,,接入点1,接入点2,接入点3,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网络组织(骨干层),汇接局1,汇接局2,汇接局3,网络组织(汇聚层),汇接局1,汇接局2,,传输节点1,传输节点2,网络组织(接入层),传输节点1,传输节点1,,接入点1,接入点2,接入点3,接入点4,查勘纪录,(1)记录路由方向,道路路名,段落长度;(在路由图上准备标示) (2)跨越的主要河流桥梁名称,地名; (3)途经村、镇名称及位置; (4)主要障碍点及其位置资料整理,根据现场查勘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对查勘资料进行下述整理和检查: 将主体路由、选择的站址、重要目标和障碍在地图上标注清楚。

      路由图) 整理出站间距离及其他设计需要的各类数据建设情况统计表) 提出对局部路由和站址的修正方案,分别列出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绘制出向城市建设部门申报备案的有关图纸 将查勘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向建设单位汇报,认真听取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方案初步设计文本编制,初步设计构成,说明 概算 图纸,线路设计任务,(一)选择合理的通信线路路由,并根据路由选择情况组织线缆网络 (二)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原则,确定干线及分歧线缆的容量、程式,以及各线缆节点的设置 (三)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原则,确定线路的建筑方式 (四)对通信线路沿途经过的各种特殊区段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过河、过隧遭、穿(跨)越铁路、公路以及其它障碍物等措施) (五)对通信线路经过之处可能遭到的强电、雷击、腐蚀、鼠害等的影响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六)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进而综合设计、施工、维护等各方面的因素,提出设计方案,绘制有关图纸 (七)根据信息产业部概(预)算编制要求,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工程概(预)算说明,概述 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光缆线路的维护组织 需要说明的有关问题,说明(概述),设计依据 设计内容与分工 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量 对可研方案的调整 工程投资及技术经济指标,说明(概述),建设单位的委托; 相关文件和函; 可研、规划等前期工作的文件和相关审查意见; 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规范、行业标准等。

      设计依据:,说明(概述),设计内容: 新建光缆线路安装、敷设及保护设计 ; 利旧(租用)杆路的整修加固标准; 各局站内光缆的引入安装设计;,说明(概述),与其他专业(设备专业)的分工:以光配线架线路侧光纤熔接头为分界点 ;两点之间所有内容属线路专业负责 与建设单位的分工 :设计负责本工程的建设方案,与之相关的沿线路由的取证工作,以及涉及到其它电信运营商、供电、水利、铁路、公路等部门的事宜均应由建设单位负责落实设计分工:,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量:,简明扼要的叙述本工程的建设规模 列出本工程中主要的工作量(立杆、拉线、地线等)说明(概述),说明(概述),作用:保证工作的延续性,一致性 内容:与可研中的路由方案、建筑方式、纤芯选择、建设规模等内容做详细全面的比较,准确明了的叙述出变更方案对可研方案的调整:,说明(概述),简明叙述工程总投资 分析单位长度光缆的综合造价(价格是最直接的衡量尺度)工程投资及技术经济指标,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工程沿线自然条件 本地传输网建设原则 路由确定原则 本地传输网现状及分析 建设方案 线路衰耗限值及传输指标预算,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分析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地理、水文、交通、人文等条件。

      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路由方案、施工季节,分析工程建设难度工程沿线自然条件,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确定各种原则 网络组织原则(不同网络、不同运营商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也有不同的网络组织原则); 网络结构选择原则 分歧本工程与现有网络的衔接原则; 建筑方式选择原则; 纤芯配置原则;,本地传输网建设原则,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路由确定原则 : 路由的选择应考虑路由的短捷、安全、稳定,可实施性强,施工方便,节省投资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现有网络的不足,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建设网络 分析的角度:总体规模、网络结构、纤芯资源、现有光缆的建筑方式;现有网络承载业务类型;网络的安全性、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以上角度分析网络优势,网络不足本地传输网现状及分析,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满足业务需求 网络结构的选择(骨干层、应用层、接入层),建设方案,(1)网络分层传输网络三层结构: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光缆网络分层设置: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骨干层:连接主要汇接局、核心路由器等;汇聚层:连接骨干层到业务端局、传输汇接点之间;接入层:从应用层到业务接入点及用户,又分为主干层和配线层,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2)区别对待骨干层:直达路由、环或网状结构、管道敷设、芯数不宜过大;汇聚层:准直达路由、环或链状结构、尽量管道敷设、芯数适当超前;接入层:环或星或链状结构、各种敷设方式、主干层芯数适当超前、配线据实配置,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3)设备组网和物理组网的互动A、 根据需求及资源确定逻辑网络结构;B、根据逻辑结构确定物理网结构;C、根据实际核定物理网结构的可操作性,并修正物理网结构;D、结合需求和新物理网结构确定逻辑结构。

      说明(光缆传输网路建设方案 ),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光纤光缆的主要技术标准 光缆敷设安装及接续要求 光缆线路防护 光缆线路的标示要求 应遵循的规范标准,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光纤光缆的主要技术标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选用纤芯类型,常用的为G.652B、G.655B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光缆结构:骨架式、中心束管式、层绞式 光缆色谱 光缆护层,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若干光纤芯线以强度元件为中心绞合在一起的结构,可使光缆具有很好的抗拉性能和温度特性将单根或多根光纤放入骨架的螺旋槽内,骨架中心是加强元件,骨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抗侧压性能好光纤放入中心束管中, 采用2根平行钢丝加强件,有较强的抗扭转能力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松套管,,,,,光纤,,,聚乙烯外护套,缆芯填充物,护套加强件-钢带,中心加强件,,,,,,,,,,内护套,松套层绞式光缆的结构,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机械性能,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5)光缆允许的曲率半径 受力时(敷设中):光缆外径的20倍。

      不受力时(敷设固定后):光缆外径的10倍 在上述条件下,光缆各项性能均无影响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光缆温度特性 光缆渗水性能 光缆外护层绝缘电阻 介电强度 (外护层与加强芯、外护层与地),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光缆预期使用寿命 (25年) 光缆标称盘长:2000米或3000米,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管道光缆的敷设安装要求 : (1)敷设方式一般为人工牵引,也可机械牵引硅芯管可气流穿放法 (2)光缆优选多孔管 (3)单孔管需先穿放子管 (4)光缆出子管处应用软管保护 (5)在人(手)孔内光缆应绑扎固定好 (6)光缆要挂牌光缆敷设安装及接续要求,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原则上尽量不采用这种方式 杆路要求:档距小于100米,有防雷措施、杆路质量较好且低于10KV的杆路 光缆线路应架挂于电力线下方,净距离应不小于2米,吊线应用PVC绝缘管保护 吊线每隔200米作一次有效的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每隔1000米吊线作一次绝缘 采用非金属加强型光缆,附挂供电杆路光缆的敷设安装要求,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1)水泥电杆:梢径15cm ,基本杆高为7(8)米 。

      (2)杆洞 :电杆洞壁圆滑,洞底平整 (3)直线段上的电杆应成一直线,新立杆路的要求,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新立杆路的要求,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拉线及吊线辅助装置 : 角深不大于13m时,拉线与吊线的规格相同;角深大于13米时,拉线采用比吊线规格大一级的钢绞线 每隔8档设双方拉线,每隔32档作四方拉线,吊线并在此处作双向假终结 吊线坡度变更超过杆距的5%小于10%的电杆,吊线应做仰、俯角辅助装置常用的线路器材简介-架空杆路,镀锌钢绞线、吊线抱箍、拉线抱箍、挂钩、混凝土水泥杆、拉线盘、拉线铁柄、衬环,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本工程架空光缆线路距其他物体的水平、垂直、交越时的净距限制 规范中有相应要求),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引上光缆的敷设安装要求 :引上管采用φ80(90、100)mm镀锌钢管,内穿φ28/32mm子管2(3、4)根,引上光缆布放在子管内子管应尽量延伸至光缆吊线下50cm处并绑扎在电杆上引上钢管的上端用油麻和自粘物等封堵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局内光缆敷设要求: 敷设方式:人工敷设 敷设位置:铁架上、线架上和槽道中 每隔一定的距离进行必须的绑扎。

      上、下走道或爬墙的绑扎部位应垫胶管或塑料垫片 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光缆端别确定原则: 如果光缆成环,以交换局或传输中心为基点作为A端、远端为B端,按从北向南、从东向西顺时针方向 如果光缆不成环,近端作为A端、远端为B端 分歧光缆的端别应服从主干光缆的端别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接续要求: (1)接续地点:应避开交通要道口 ,要考虑到今后分纤需要 (2)接续位置:架空光缆接头应落在杆上或杆旁1米左右,在人(手)孔内宜安装在常年积水水位以上的位置 (3)光缆接头两侧的光缆金属构件均不连通,同侧的金属构件相互间也不连通,均按电气断开处理说明(主要设计标准和技术措施 ),光缆的预留处理 :(1)对于有进线室的局所,光缆进出局所时在进线室进行预留,余留长度为10~20m;对于无进线室的局站,光缆余留在局前第二个人井内,余长为15~20m,基站的引接架空光缆可以预留在末端杆上,预留长度为15~20米 (2)管道光缆在接头及引上处作适当预留,预留长度为6~10米,管道光缆在人手孔内弯曲增长度考虑为0.5~1米/人手孔 (3)架空光缆在接头处两侧电杆作适当预留,预留长度10米,架空光缆可适当的在电杆上作“U”型预留,每处预留长度为0.2m。

      (4)光缆穿越河流、跨越桥梁、穿越公路等特殊地段,每处应预留5~30米的光缆 (5)余缆需盘成60厘米直径的缆圈,并绑在电缆托架或加固在井壁、引上杆路等适当位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