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翻译.doc
24页冯谖客孟尝君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贫穷不能养活自己,他让人嘱托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闵王时为相,“孟尝君”是对他的封号,素以好养士而闻名,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充当食客孟尝君问:“他爱好什么?”回答说:“他没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何才干?”回答说:“他没什么才能孟尝君笑了笑接受他,说:“好吧 手下办事的人因孟尝君认为他卑贱,(所以)给他吃粗劣的饭菜过了不久,冯谖靠著柱子,用手指弹著他的佩剑,唱道:“长剑(铗:剑柄,这里指代剑)回去吧!(在这儿)没鱼吃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吃,照门下一般客人看待过了不久,冯谖又靠著柱子弹著剑,唱道:“长剑回去吧!(在这儿)没有车左右的人都笑他,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照门下出门可以乘车的门客对待于是冯谖坐著他的车子,高举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作门客看待了!”后来又过了不久,冯谖又弹起他的剑,唱道:“长剑(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无法养家手下办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这人贪心不足孟尝君知道后就问:“冯先生有亲属吗?”回(对: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答说:“有位老母。
孟尝君就派人供应她的饮食、用度,不使她感到缺乏于是,冯谖就不再唱了 后来,孟尝君拿出文告,询问他的门客:“谁通晓会计、能为我收债于薛呢?”冯谖签名说:“能孟尝君以此人为怪,问:“这是谁呀?”左右的人说:“就是唱那个‘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笑道:“这位客人果真有才能,我对不起他,还从来没有见过面呢!”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道歉说:“我被事务搞得很疲劳,心乱于忧愁;而(我)软弱无能,整天沉溺国家大事,得罪了您您不以此事为羞耻,竟然想要替(我)往薛地收债吗?”冯谖回答道:“愿意去于是套车,整理行装,载上债据而动身告辞说:“债收全部收了,用所收的债款买什么动西归来?”孟尝君说:“就看我家所缺少的东西 冯谖赶车到薛去,派官吏召集百姓中该还债的人都来合验债据债据全部合验完毕,他站起来,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赐给众百姓,就烧掉那些债券,百姓高呼“万岁” 冯谖一直赶著车(指毫不耽搁)到达齐都临淄,早晨就求见孟尝君孟尝君以冯谖的迅速返回为怪,穿好衣服戴好帽子见他,问:“债全都收完了吗?回怎么这么快?”冯谖说:“全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冯谖说:“您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充实珍宝,猎狗、骏马充实于外面的马房,美女充实于堂下陈放财物、站列婢妾的地方;您家里所缺的,是义这种东西罢了!我私自为您买了义。
孟尝君道:“怎么买义?”冯谖道:“现在您有小小的薛地,不安抚(百姓),以薛地百姓为己子,凭籍商贾之道取利于薛地的百姓我私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众百姓,顺便烧掉了契据,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不高兴,说:“呵,先生算了吧 一周年,齐闵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让先王的臣子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前往他的封地薛去距离薛地还有百里没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迎接孟尝君在半路上孟尝君回头看著冯谖:“先生替我买义的道理,今天才见到了 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躺著(指放松戒备)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予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冯谖向西去魏国(因迁都大梁,故又称梁)活动,他对魏惠王说:“齐国放逐他的大臣孟尝君到所处,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可使其国家富庶而军事强大于是惠王空出上位(指相位),让原来的相作了上将军,派使者(带著)黄金千斤,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千斤黄金,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齐国君臣大概听说这事了吧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
齐闵王听说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派遣太傅(辅佐国君的官,次于太师)携带千斤黄金、绘有文采的车子两辆(驷:配有四匹马的车子)、佩带的剑一把,封好书信,向孟尝君道歉说:“我没有福气,遭受了祖宗神灵降下的灾祸,深信于巴结迎逢的臣下,得罪了您我不值得您来辅佐,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姑且回到国都来,治理全国的百姓吧冯谖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赐予先王传下来的祭祀祖先使用的礼器,在薛地建立宗庙(古典重视宗庙,薛地有了先王的宗庙,齐王就必须加以保护,这样孟尝君的地位就更加巩固了)宗庙成就,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作乐(无后顾之忧)了 孟尝君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的计谋(所赐)啊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
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灵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苍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 《尚书》上说:“满足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补益警惕与勤劳可以振兴国家,安逸和舒适可以丧失性命,这是自然的道理啊因此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优伶来困扰他,却使他丧命亡国而被天下所讥笑 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困厄,难道仅是优伶就能造成祸患吗?因而写了《伶官传》胡中行)辛弃疾的《水龙吟》翻译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天际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
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了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晏子对齐侯问》翻译: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也驾著车赶来了 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协啊!”晏子回答说: “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协呢?” 景公说:“和协与相同有差别吗?”晏子回答说:“有差别和协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君子吃了这种肉羹,用来平和心性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里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丁,百姓没有争斗之心所以《诗•商颂• 烈祖》中说:‘还有调和的好羹汤,五味 备又适中。
敬献神明来享用,上下和睦不争斗’先王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声和谐动听, 用来平和心性,成就政事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 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速、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君子听了这样的音乐,可以平和心性心性平和,德行就协调所以,《诗•豳风•狼跋》说:‘美好音乐没瑕疵’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一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不应当相同的道理,就像这样 召公谏厉王弭谤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
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秋水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
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
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