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基本学问.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zh****66
  • 文档编号:254983131
  • 上传时间:2022-0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05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基本学问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基本知识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指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指保障义务、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三率一度:综合贫困发生率,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和群众满意度 漏评:未建档立卡农户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当年扶贫标准以下,且“两不愁三保障”其中任何一项没有达标得则认为是漏评 错退:对于脱贫户“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只要有一项没有达标则认为是错退 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三位一 体”大扶贫格局: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得“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省十大扶贫工程:产业发展扶贫工程、就业扶贫工程、生态保护补偿扶贫工程、易地搬迁移民扶贫工程、危旧房改造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社会保障扶贫工程、健康扶贫工程、扶贫工程 市十大扶贫项目:产业扶贫项目、安居扶贫项目、社会保障扶贫项目、就业扶贫项目、扶贫项目、健康扶贫项目、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基础设施扶贫项目、金融扶贫项目、生态保护扶贫项目。

      一准两清:基本信息精准,致贫原因清楚、脱贫路径清楚 六个常态化约谈内容:光伏扶贫、小额信贷、驻村帮扶、建档立卡、资金项目管理、舆情处置 和突发事件处理 易地扶贫搬迁“四线”要求:搬迁对象精准得“界线”、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得“标线”、搬迁户均自筹不超过1万元得“底线”、项目规范管理得“红线” 四道医疗保障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民政救助等四道医疗保障线 贫困户精准识别七清四严:1.七个要点清理:在集镇、县城或其它城区购(建)商品房、商铺、地皮等房地产(不包括搬迁移民扶贫户)或现有住房装修豪华得农户;拥有家用小汽车、大型农用车、大型工程机械、船舶等之一得农户;家庭成员有私营企业主,或长期从事各类工程承包、发包等盈利性活动得,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得农户;家中长期无人,无法提供其实际居住证明得 ,或长期在外打工,人户分离得农户;家庭成员中有自费出国留学得;因赌博、吸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长期从事活动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理且拒不改正得农户;为了成为贫困户,把户口迁入农村,但实际不在落户地生产生活得空挂户,或明显为争当贫困户而进行拆户、分户得农户。

      2.四个从严甄别:家中有现任村委会成员得农户;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统发工资,或在国有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工作,收入相对稳定得农户;自费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得农户;对举报或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得农户 二、基本标准(识别、退出、认定标准)1.贫困户识别标准:农户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当年扶贫标准以下(按年不变价2300元、 每年增长6%计算,年3146元、年3335元、年3535元、年3747元、2022年4000元),没有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2.贫困户退出标准:以户为单位,以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贫困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等为主要衡量指标 3.贫困村退出标准:(1)贫困发生率低于2%;(2)交通方面,25户以上(含25户)自然村全部都有一条硬化对外机动车道并符合宽度要求;(3)饮水方面,100%得农户有水质、水量达标得自来水或家用井水、山泉水;(4)住房方面,100%农户住房安全,享受国家危房改造政策得D级危房全部拆除;(5)用电方面,户户通生活用电,村委会所在地通动力电;( 6)通讯方面,农户能收看电视,村委会所在地通宽带网络;(7)环境建设方面,25户以上(含25户)自然村有保洁员,25户以上(含25户)自然村有垃圾集中收集点,65%以上(含65%)农户享有无害化卫生厕所;(8)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有卫生室,集党员、便民服务等为一体得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9)有集体经济收入;其它3项内容:(1)75%以上(含75%)农户入户路硬化;(2)无人居住空心房100%拆除;(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

      4.贫困县退出标准: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所有贫困村实现退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文化、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 平 5.贫困县退出考核主要参考指标:贫困县退出主要评估综合贫困发生率,参考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和群众满意度三项指标;检查脱贫攻坚部署、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后续帮扶筹划及巩固提升工作安排等情况 综合贫困发生率高于2%得,不的退出;原则上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控制在2%以下,退出认可度达到90%以上 6.深度贫困村认定标准:根据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数据,综合考虑贫困人口规模及脱贫难度等因素,以贫困发生率10%及以上、集体经济薄弱、无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较差为主要认定依据 三、基本程序贫困户识别程序7步法:农户申请组级评议组级公示村级评 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村级公告 贫困户退出7步法:预退出精准扶持摸底调查民主评议入户核实退出公示批准退出 贫困村退出5步法:对象初选精准扶持调查核实退出公示批准退出。

      贫困县退出5步法:县级提出申请、市级初审、省级核查及公示、国家组织评估检查、公布贫困退出结果 扶贫项目确定3步法: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 易地扶贫搬迁户确定5步法:农户申请、村委会初审、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签订协议 转移就业交通补贴发放5步法:申请人申请、结对帮扶干部审核签字、村委会盖章签字并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盖章、县(市、区)人社部门核拨 “雨露筹划”申报2步法:按照国家数据信息比对得中高职业结果,由学校或乡镇核实申报 四、基本 责任(脱贫攻坚战层级责任)1.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推进和实施得工作机制 2.市委市政府承担全市脱贫攻坚得组织和落实责任 脱贫攻坚任务重得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市(地、州、盟)党委书记遍访脱贫攻坚任务重得乡镇 3.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每月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 贫困县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要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 县(市、区、旗)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村。

      4.乡镇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具体责任,党政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户 5.行业部门承担本行业部门脱贫攻坚主体 责任,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6.村“两委”负责人对本村及贫困户脱贫退出承担主体责任,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户 7.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履行驻村帮扶责任人责任,并履行宣传党得政策、抓实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等责任 8.挂点领导对所挂县、乡镇、村脱贫攻坚工作负指导督促责任 9.帮扶干部对所帮扶贫困对象脱贫退出负帮扶责任 10.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财政、扶贫等部门按照职能开展监督工作,承担监督责任 五、基本要求(一)精准识别:锁定要点人群,严格履行识别程序(7步法),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扶尽扶,应退尽退” (二)精准退出:按照年度脱贫滚动筹划,对户、村、县达标 符合退出标准得,履行退出程序,科学有序退出 (三)驻村帮扶1.我市实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2.驻村工作队队员每期驻村时间不少于2年 3.驻村工作队一般不少于3人,工作队队长原则上由第一书记兼任,驻村工作队实行队长负责制,驻村干部要服从队长得管理。

      4.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一般应从党员中得处科级干部或处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拔 (1)市级选派得原则上为正科级或正科级后备干部;(2)县级选派得原则上为科级或科级后备干部;(3)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选派得原则上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后备干部 5.存有以下“五类”情况得干部不能作为驻村干部人选 (1)党性观念弱和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得 ;(2)纪律观念淡漠、作风不实得;(3)身体状况不能胜任驻村工作得;(4)近两年考核被评为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得;(5)临聘人员、工勤人员 6.干部驻村期间不承担原单位工作,原有人事关系不变,各项待遇不减,党组织关系转至所驻村 7.脱贫攻坚期内,贫困村退出后,驻村工作队不的撤离,帮扶力度不能减弱 8.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主要职责是宣传党得政策、抓实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9.驻村干部存在以下7种情况得必须“召回” (1)驻村时间不能保证,工作不能与原单位脱钩得;(2)能力素质不高、不能胜任工作得;(3)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群众不认可得;(4)无正当理由不在岗且不改。

      正得;(5)违法违纪受到处理得;(6)当地乡镇党委认为不适宜继续担任得;(7)其它应当“召回”情形得 (四)资金管理1.资金安排 市、县财政要根据本地脱贫攻坚需要安排一定规模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规定:市、县按不低于下达市、县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得比例安排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2.资金分配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分配因素主要包括贫困状况(贫困人口、贫困深度、地方人均财力等)、政策任务(上级扶贫开发政策、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等)和脱贫攻坚成效(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结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等) 3.使用范围 财政扶贫资金因地制宜确定使用范围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户就业和生产能力;缓解因病致贫扶贫对象就医压力;拓宽扶贫对象生产性资金融资渠道 4.负面清单 财政扶贫资金不的用于下列各项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 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 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弥补企业亏损 修建楼、堂、馆、所及贫困农村、林场棚户改造以外得职工住宅。

      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 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 其他与脱贫攻坚无关得支出 5.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应执行得有关制度县级或乡级报账制 市、县可根据项目金额大小、项目安全性和项目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在县、乡间确定项目管理权,并按项目管理权限,实行县级或 乡级报账制 专账管理 县级、乡镇要对扶贫资金设立专账,实行独立核算管理,便于上级审计、检查 公开公示制度 资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结果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绿色通道” 赣府字50号文件明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