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9页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②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③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地区;④水土流失严重是甲、乙两省区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丰富3、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港澳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众多的劳动力资源C.先进的管理经验 D.广大的消费市场4、在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5、下列经济部门中,被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是(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交通运输业6、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7、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A.马达加斯加岛 B.大不列颠岛 C.格陵兰岛 D.加里曼丹岛8、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印度人口众多产生的影响有( )①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资源、环境压力大④劳动力素质高 ⑤消费市场广阔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9、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图示地貌名称为( ) A.黄土塬 B.黄土岇 C.黄土梁 D.黄土坡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为( ) A.南半球冬季 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夏季 D.北半球冬季1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C.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12、下图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14、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A.博彩旅游业 B.转口贸易业 C.工业 D.交通运输业15、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的是( )A.修筑梯田 B.退耕还林 C.植树种草 D.修路采矿16、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长白山一武夷山 B.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脉C.天山一阴山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17、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多为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B.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甘蔗C.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D.东北地区一年一熟18、“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
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该诗句主要体现了( )A.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C.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19、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是(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20、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 )A.6378千米 B.4万千米 C.6371千米 D.8万千米21、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塔里木河 B.黄河 C.黑龙江 D.额尔齐斯河2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是对“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明,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B.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C.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洲23、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 )A.多瑙河 B.伏尔加河 C.莱茵河 D.塞纳河24、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技术应用可以( )①推进农业生态化 ②加速农业现代化 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④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5、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是指降水的( )A.季节变化 B.年际变化 C.季节分配 D.日变化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读“中东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沟通①_____海和②_____ 海的是⑤_____ 海峡. (2)将海湾③_____ 周围的石油运往美国,走最短线路,先后经过_____海峡、阿拉伯海、红海、④_____运河、地中海、_____海峡、大西洋、美国. (3)著名产油国⑥是_____ (4)⑦国所在的半岛是_____半岛. (5)图中⑧是_____ 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6)图中所示地区的居民大多属于_____ 人种,信仰_____ 教 (7)尽管本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但气候呈现_____ 特征. (8)图中所示地区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冲突、战争不断.其冲突、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_____、_____。
2、读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①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2)图中②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A处地形区是_____,作物熟制是______3)③土地利用类型是___,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来看,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区4)B处地形区是______,该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_______5)图所示为我国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图中梯田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图中________一致(填数字代号),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6)若图山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①造成水土流失 ②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引发冰雹等灾害性天气④河流含沙量增大 ⑤诱发地震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3、油菜在我国分布极广,不论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还是地势低平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均有种植下图为中国油菜分布及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青藏地区对应的气候图是图甲中A和B中的________图2)与长江流域相比,青藏地区种植油菜的单位面积产量更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
3)图丙中,青藏地区的油菜开花日期明显晚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4)读图丙可知,我国东部地区油菜开花日期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乙和图丁对比分析,图丁所在地区发展纺织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2)两地区的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连接两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____图中两城市,既是河港也是海港的是_____4)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________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5)把600吨钢材用火车从上海运往昆明,经过的铁路线是________6)长江流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长江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是①_____②______(至少答两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D2、B3、C4、C5、D6、A7、C8、A9、C10、D11、B12、C13、A14、A15、D16、D17、B18、C19、B20、C21、D22、A23、A24、D25、B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地中 黑 土耳其 波斯湾 霍尔木兹 苏伊士 直布罗陀 伊朗 阿拉伯 里 白色 伊斯兰 炎热干燥 位置优越、石油丰富2、秦岭—淮河 旱地 小麦 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 林地 湿润区 内蒙古高原 畜牧业 ① 水稻 B 3、A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青藏地区海拔明显高于同纬度地区,因此气温更低,花开更迟 自南向北推迟 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技术水平高 4、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京沪线 上海 D 沪昆线 或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便利的航运 充足的水源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