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2.做事要仔细(第1课时)精品教案.docx
8页2.做事要仔细(第1课时)2024~2025学年一年级统编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马虎的表现,找到马虎的原因,看到自己的不足,初步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做事要仔细,学会对自己负责,树立责任意识2.知道马虎的危害,探究克服马虎的办法,逐步养成做事认真、有耐心的品质一体化教学内容提示本课立足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道德教育”学习主题的内容要求,在第一-学段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马虎的表现,明白马虎的危害,在分析出现马虎的原因中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办法,树立责任意识这与第二学段学生了解自己,学会悦纳自己,养成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形成合群而独立的健康人格相衔接,同时为第三学段学生愿意反思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自省习惯,学会尊重、同情、关心和感恩,能够相互帮助,具有团结互助精神作铺垫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故事,知道“马虎”的含义;结合事例,学习和回望过往生活,了解生活中马虎行为的种种表现,反思自己的马虎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初步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2.通过案例学习和讨论交流,探究生活中马虎的原因,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有耐心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情境故事园知“马虎”含义1.看视频,初感知。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他很烦恼,因为昨天他过得很糟糕,身边的人都叫他“小马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去看看吧2)播放:由教材第6页上方三幅图和绘本《“小马虎”添麻烦》中图①制作的视频《“小马虎”的一天》视频内容:早上,闹钟响了三遍,小明才起床小明一边心急地说“哎呀,来不及啦,我要迟到了”,一边慌乱地穿衣服,把扣子都给扣错了小明来到餐厅准备吃早饭,妈妈看到衣衫不整的小明,皱着眉头摇摇头说:“真是个着急忙慌的‘小马虎’!”“小马虎”慌慌忙忙地来到学校第一节是语文课,“小马虎”在书包里翻来翻去,却怎么也找不到语文课本他低着脑袋,小声地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的书落在家里了老师听了皱着眉头摇摇头说:“真是个粗心大意的‘小马虎’!”下午,课堂作业本发下来,小明发现自己没有得到小奖章,他叹了口气说:“唉,忘了检查作业,又漏做了一道题同桌摇摇头说:“你真是个粗心大意的‘小马虎'呀!”放学后,小明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社区沙地玩运沙子游戏,但他找不到玩具铲子了,他一边找一边说:“我的铲子呢?哎,一定是上次玩沙子后忘了带回来小伙伴摇摇头说:“小明真是个丢三落四的‘小马虎’呀!”(3)提问:同学们,为什么大家都叫小明“小马虎”呀?他都做了哪些马虎的事情呢? (板书:“小马虎”)预设1:因为他早上穿衣服的时候把扣子扣错了,所以妈妈说他真是个着急忙慌的“小马虎”。
预设2:因为他整理书包的时候把语文课本落下了,所以老师说他真是个粗心大意的“小马虎”预设3:因为他做作业的时候没有检查,漏做了一道题,所以同桌说他真是粗心大意的“小马虎”预设4:因为他玩游戏的时候没有把铲子带回来,所以小伙伴说他真是个丢三落四的“小马虎”4)思考:人们会把什么样的人叫做“马虎”?预设1:人们会把着急忙慌常出错的人叫做“马虎”预设2:人们会把做事丢三落四的人叫做“马虎”预设3:人们会把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的人叫做“马虎”5)小结:同学们讲得都对人们会把做事草率,不认真、粗心大意的人叫做“马虎”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视频创设故事情境,设置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中懂得人们会把做事不仔细、粗心大意的人叫做“马虎”,初步理解“马虎”的含义,为后面了解马虎的种种表现做好铺垫2.初思考,揭课题(1)提问;同学们,你觉得“小马虎”这一天过得怎么样? 你们愿意做个“小马虎”吗?预设1:“小马虎”衣服穿得很不整齐,同学们可能会笑话他,所以他今天肯定过得不开心我不愿意做“小马虎”预设2:“小马虎”没有带语文课本,真糟糕我可不想和他一样预设3:他因为漏做了一道题,没能得到小奖章我不愿意做“小马虎”。
预设4:他都找不到玩具铲子了,怎么会玩得开心呢?我也不愿意做“小马虎”2)小结:老师也不愿意做“小马虎”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做事要仔细》板书:做事要仔细)设计意图通过第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做事马虎是不好的行为,内心自然不愿意做这样的人本环节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强化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知道做事要仔细,并导入新课3.看传说,知由来(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用马和虎这两种动物来形容做事不认真的“马虎”人,而不用其他的动物吗?其实这背后有一个悲惨的故事2)播放:视频故事《马虎的来历》故事内容:相传南宋时期,京城有一个画家,他的作画手法非常奇特,很多人都看不懂有一次,他闲来无事便先画了一个虎头,正好一位客人进来想让他帮忙画一匹马于是,他就随手在刚刚创作的那个虎头后面加上了一个马的身子客人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他答道:“马马虎虎客人生气地走了后来他将这幅画挂在了厅堂上,大儿子看到了,问:“父亲,这是什么?”他回答:“老虎二儿子看见了问:“父亲,这是什么?”他回答:“孩子,这是一匹能骑的马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二儿子出去打猎时,恰巧碰到一只老虎,他坚信这是一匹马,想去制服它,却不想被“马”给吃掉了,这个画家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竟然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所以,现在人们常用“马虎”来告诫人们做事一定要认真3)提问: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用“马虎”一词来形容做事草率、疏忽大意的人了吗?预设1:因为这个人画画不认真,画了一个老虎的头和马的身体,又像马又像虎预设2:这个人太疏忽大意了,他告诉二儿子这是马,导致二儿子把老虎当作马,想去制服它,结果被老虎给吃了预设3:这个人因为马马虎虎,把自己的儿子都害了,真是太惨了!(4)追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预设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马虎预设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认真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视频故事,帮助学生了解“马虎”一词的来历,深化对“马虎”一词含义的理解,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趣味性二、小小观察员,找马虎表现1.马虎的种种表现(1)导语:为了不做“小马虎”,我们首先要揭开生活中“马虎”的真面目,看看生活中“马虎”有哪些典型的表现在“小马虎”前板书:生活中的)(2)出示:1~7号小小观察员图片(背后隐藏典型的马虎行为)你想知道哪位观察员的发现,就点击哪张图片1号观察员的发现:交课堂作业时交错了作业本2号观察员的发现:美术课忘带绘画笔3号观察员的发现:做数学题时把“3”写成了“8”。
4号观察员的发现:数图形时数重复了5号观察员的发现:上完体育课把衣服落在操场上6号观察员的发现:课堂作业字迹潦草7号观察员的发现:回答问题思路不清3)交流:你还知道哪些马虎的表现?预设1:上课不带书也是马虎预设2:忘了做作业是马虎预设3:回答问题不举手是马虎预设4:写错别字是马虎4)小结:原来这些都是马虎的表现大家今后要擦亮眼睛,可不要和有这样马虎表现的人交朋友哦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强调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低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具象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对生活中马虎的表现形成较完整的具象认知,本环节通过观察图片和交流发现,使学生认识生活中马虎的种种表现,为后面引导学生对照马虎的表现自查自省、克服马虎的毛病做铺垫2.我也有马虎的时候(1)引入:我们都不愿意做“小马虎”,但是生活中我们也有马虎的时候2)提问:生活中你有过马虎的时候吗?用“有一次,我也马虎了……”说一说预设1:有一次,我也马虎了,在做数学计算题的时候,把加法算成了减法,结果就错了预设2:有一次,我也马虎了,在回答问题时没有认真思考,结果答错了预设3:有一次,我也马虎了,抄写词语的时候漏了一个预设4:有一次,我也马虎了,上完体育课把衣服落在操场上。
预设5:有一次,我也马虎了,上学前忘了系红领巾3)小结:同学们都很诚实,而且还会反思,发现自己有做事不够认真不够仔细的时候看来,马虎时常会悄悄地跟在我们身边设计意图做事马虎是低年级儿童的通病,但多数时候他们是不自知的道德与法治课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本环节引导学生在回忆过往生活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曾经的马虎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发展核心素养三、马虎问诊部,探马虎原因1.听儿歌,找原因(1)导语:同学们都不愿意做“小马虎”,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不小心“马虎”就会找上门来,这是为什么呢?(2)出示:《“小马虎”歌》有个“小马虎”,名叫王小虎做事不认真,写字太马虎把午写成牛,把鸟写成乌把四写成西,把工写成土把跳写成桃,把本写成木把大写成天,把肝写成肚唉,这个王小虎!你说马虎不马虎?(3)提问:你说王小虎马虎不马虎?为什么?预设1:王小虎真马虎,因为他把午写成牛,把鸟写成鸟预设2:王小虎真马虎,因为他把四写成西,把工写成土预设3:王小虎真马虎,因为他把跳写成桃,把本写成木,还把大写成天,把肝写成肚4)追问:王小虎为什么会这么马虎呀?预设1:他写字的时候不认真,把好多字写错了。
预设2:他写字的时候没有看仔细,把字都看错了5)过渡:是的,不认真、没有看仔细就可能做出马虎的事还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做出马虎的事情呢? 一(1)班几位同学就在讨论他们为什么会马虎,我们去听听吧2.学教材,找原因(1)出示:出示教材第7页上面的图片,播放根据图片情境制作的音频玲玲:当时我太着急了,回答得语无伦次亮亮:昨天数学课上做练习时,我看错题了,结果算错了珍珍:上午做完语文作业后,我忘了检查,漏写了两个生字2)提问;他们做事马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预设1:玲玲马虎的原因是心太急了预设2:亮亮马虎的原因是看错题了预设3:珍珍马虎的原因是忘了检查板书:心太急眼看错忘检查)(3)小结:同学们听得真仔细!心太急、眼看错、忘检查是做事马虎的原因板书:马虎的原因)3.思生活,找原因(1)提问:生活中你有马虎的时候吗?当时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做事马虎了?(2)交流:先在小组里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例说一说,再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预设1:我那次做数学题算错了,是因为我没有仔细看题,把数字看错了预设2:我有一次上学前忘记了看课表,不知道那天有美术课,所以没有带绘画笔预设3:我那天做20道口算题,一会儿竖着做,一会儿横着做,结果有一道题漏做了。
预设4:我有几次上完体育课,把衣服落在操场上了,是因为我平时做事有丢三落四的习惯3)小结:除了心太急、眼看错忘检查是做事马虎的原因,没有条理、丢三落四也是马虎的原因补充板书:没有条理丢三落四)设计意图通过听儿歌、学教材、思生活等活动,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分析和寻找出现马虎行为的主要原因,深化对做事马虎的认识;再次反观自己的马虎行为,反思原因,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马虎求助站,固已有认知1.帮助“小马虎”找原因(1)导语:“小马虎”很烦恼,他也想找到自己做事马虎的原因,请大家帮帮他2)出示;根据教材第6页上方的三幅图和绘本(“小马虎”添麻烦)中的图①,想想“小马虎”为什么会做出这些马虎的事情预设1:“小马虎”扣错了纽扣,是因为他心太急他起床迟了,担心上学会迟到,穿衣服时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