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_教案.doc
5页《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教案政治组 张鑫莹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查找材料辅助教学,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启发思考探究,体验参与民主决策的自主自豪,增强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政治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难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三、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贯穿以讲授法、思考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四、教学过程:【复习巩固】 :1.我国的国家性质?2.行使哪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导入新课】播放视频:钟山说事“高考天问”教育公平是近几年我们大家都很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几日的高考改革方案更是跟我们密切相关这亦是本届政府要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我们的政府在决策的时候会不会让群众参与呢?政府又是如何实现人民群众参与的?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1—2 分钟)【新课教学】:(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河南是第一考生大省,去年的一本上线率只有 5%;全国 172 万的硕士在校生,河南只有 3.2 万人,只占 1.86%;河南一亿人口只有 1500 名博士生,这个比例有多低?河南省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对此在人大会上提出相关议案1.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通过人大代表)(板书)公民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通过人民代表间接的参与决策,这是政府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它要求选出的决策者必须代表民意、反映民情、体现人民利益上图中江苏省教育厅的公示,群众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反映意见?这属于哪种参与方式?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民主选举决策机关 决策为了更好的让群众参与决策,政府针对是否取消文理分科问题举行了一场听证会,为什么要邀请专家代表参与呢? 教师归纳:专家学者在政府决策的过程中担当者“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作用他们多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对这一领域有深刻的研究,比一般人看得更远,理解得更深因此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以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学者分析论证,听取他们的意见,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重要途径。
教师提问:在经过征求民意、专家咨询、公示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听证?社会听证是怎样一种决策方式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样做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方案,根本的目的是决策利民通过听证,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加以修正,使决策更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公民通过听证的方式参与决策,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使决策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由学生完成表格,总结归纳走进生活,创新应用(4 分钟讨论,3 分钟总结): 假如你是记者,参加了刚才的听证会,请采访政府代表:举行这次听证会对政府的决策有何意义?采访学生等代表:参加这次听证会的感受?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作适当点评并升华过渡:政府的决策往往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决策必须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也感受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不管是对决策者还是自身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二)同历决策过程 共享决策成果(板书) (10 分钟左右)1、从决策者角度:(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与科学性的区别与联系:民主性要求决策有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科学性包括指导思想、决策体制、决策组织、决策程序的科学;决策科学性是目标,民主性是科学性的重要保证。
2、从公民角度:(1)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2)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课堂总结、点评:(1 分钟左右)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决策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板书设计课堂巩固:(5 分钟左右)资料上相关选择题当堂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