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林业大学宿舍楼环评报告.doc
23页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表专业:XXX姓名:XXX学号:2XXX编制日期:2014 年 10 月 26 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一、建设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 西南林业大学十栋宿舍楼建设工程建设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法人代表 XXX 联系人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 300 号联系 邮政编码 650224建设地点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 300 号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建设性质 新建 √(补办环保手续)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屋工程建筑(E4710)占地面积(m 2) 1500 绿化面积(m 2) 100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 预计投产日期- 2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5) 国务院令(1998)第 253 号《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国环发[2001]17 号)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2.4-2009)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 2.3 -1993)评价采用的标准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工程所在地区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为:①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③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④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
⑤ 《用水定额》标准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68-2006 工程内容及规模:1、 工程建设概况本工程为西南林业大学第十栋宿舍楼建设工程,随着西南林业大学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宿舍楼不能满足学校不断增加的学生的住宿要求,需要新建宿舍楼,以配合学校不断发展的脚步工程总用地面积 1500 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和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凡是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工程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阐明建设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社会、经济与环境同步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十栋宿舍楼位于第二食堂西北侧,九栋宿舍楼的对面,宿舍楼地基比九栋低一个楼层,九栋约与宿舍楼二层等高宿舍楼共 7 层,每层共 34 个寝室,可同时住 6 个学生 3 -2、 公用工程(1) 给排水供水系统来源统一为学校内自打机井,工程产生的废水经第二教学楼后面的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所得中水用于校园内绿色植物的绿化灌溉十栋宿舍共34×7×6=1428 人,污水量=人均用水定额×人数×转换系数×排放系数,高等教育人均用水定额为 150L(人·d) ,转换系数为 0.8~0.95,可以取 0.85,排放系数为0.8~0.9,可以取 0.85,所以日排水量为 164.7595t,全年约有 3 个月的寒暑假,全年用水日按 270 天算,年排水量为 44485.07t。
屋面雨水有组织排至室外雨水管,用暗管汇总,就近排入道路雨水排水渠中二、建设工程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地质建设工程位于云南省 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 300 号 工程东南面为九栋学生公寓,东北面为八栋学生公寓,西南面为国际交流中心,南面为十一栋学生公寓,具体位置详见附图一,其周边环境具体见附图二工程所在地属昆明滇池盆地地区昆明地区地处欧亚板块的西南端,境内地壳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变化进程中,经多种地壳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形成了以沉积岩为主的各种岩石影响昆明市的地质构造体系主要有小江断裂带、普渡河-滇池断裂带、汤郎-易门断裂带组成的川滇径向体系,属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罗平-昆明-南涧纬向构造带,以及云南山字型构造体系在这些体系影响下,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全是形成了北高南低逐步倾斜的地势2、气象评价区域地处中亚热带高原(低纬高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 15℃,极端高温 31.5℃,极端低温-7.8℃,气压 800.6hPa,无霜期 285.7 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11.2mm,多集中在 5-8 月,占 80%左右,相对湿度 77%,多年平均蒸发量1870.9mm;多年平均日照 2480.2 小时,日照年 65%;主导风向西南风,风频 16%,静风频率 31%,年平均风速 2.2m/s,最大风速 19m/s。
4 -3、水文评价区域内主要水域、湖泊为盘龙江盘龙江东流穿蟠龙桥、三家村至松花坝水库,出库后经上坝、中坝、雨树村、落索坡、浪口、北仓等村,穿霖雨桥,经金刀营、张家营等村进入昆明市区,过通济、敷润、南太、宝尚、得胜、双龙桥至螺狮湾村出市区,经官渡区南窑川南坝走陈家营、张家庙、严家村、梁家村、金家村至洪家村流入滇池从其主源到滇池全长 95.3km,径流面积 903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3.57 亿 m3,河道流域高程为 1890-2280m,径流面积最宽处为 23km,最窄处为 7.3km工程所在地已与城市下水道连接,该工程的废水经过第二教学楼后面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4、土壤、植被盘龙区成土母岩主要以砂岩、页岩、石灰岩及玄武岩为主因土壤发育程度、植被类型、侵蚀等级不同,以及人为活动方式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山地红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土等多种土类其中红壤分布面积最广,约占总面积的 85%土壤的垂直分布也较明显:红壤(海拔 1800-2100m) 、黄红壤(2000-2400m) 、黄棕壤(2400-2600m) 区域内无天然植被,生态环境多为人工环境,生物多样性低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建设工程所在地为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范围。
1、盘龙区简况盘龙区位于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昆明市东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25°03′41″,东经 102°45′28″,东、南面与盘龙江之滨官渡区相连,北接嵩明和富民两县,西临五华区2009 年 7 月以前辖区面积 345.83 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 45.79平方千米,山区面积约 292 平方千米2009 年 8 月,盘龙区对嵩明县阿子营镇和滇源镇行使管理权两镇辖区总面积为 541.1 平方千米,下辖 32 个村委会,217 个村民小组盘龙区情发生新的变化,管理面积从 345.8 平方千米扩大到 886.9 平方千米2011 年 3月,经省、市政府批准,盘龙区滇源镇、阿子营镇改设街道办事处正式揭牌至此,盘龙区原有的 8 个街道、2 个乡、2 个镇全部设置成街道办事处,12 个街道办事处的成立全区共辖拓东、鼓楼、东华、联盟、金辰、青云、- 5 -龙泉、茨坝、松华、双龙、滇源和阿子营 12 个街道办事处,共 49 个社区、48 个村委会2011 年,全区城镇化率达 90%阿子营镇和滇源镇由盘龙区托管后,全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为每平方千米 920 人2011 年,盘龙区人口出生率 5.29%。
,死亡率2.61% ,自然增长率为 2.67%2、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简况青云街道办事处地处昆明市东郊城郊结合部,是盘龙区街乡整合后新成立的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 40 余平方公里,西面以穿金路、东二环路为界与金辰、东华两个办事处相邻,南面与官渡区的金马街道办事处相联,东面与官渡区阿拉乡接壤,北面与双龙乡接壤青云街道办事处辖区是一个集风景名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家园辖区有著名的世博园、金殿公园、昙华寺公园和东白沙河水库等风景名胜旅游区办事处下辖 7个社区居委会,16 个自然村,辖区居民 80989 人,可开发的土地面积为 1.3 万余亩,集体预留土地约 1500 亩,山林面积 3 万余亩还有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云内动力、金马铸造厂、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广播电视学校世博分校、云南省第一监狱、昆明第一监狱、昆明市农垦局三农场等省、市、区公共单位 17 家工程评价区内有完备的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交通便捷,社会环境优越工程所在地西南林业大学已建成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本工程的污水由学校内部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工程周边无国家重点保护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对象,无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工程本身处于学校内部。
6 -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工程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工程所处区域为文化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根据 2012 年昆明市西山区环境监测站监测报告,工程区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GB3095-2012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因为工程所在区域附近无大型工矿企业,环境空气基本可达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滇池草海水质保护目标为 GB3838-2002 Ⅳ 类水体,但由于受工业、生活排污及农田面源的排污影响,根据 2009 年 7 月至 12 月《盘龙江水质状况市民调查报告》 ,盘 龙江 水 质 类 别 为 Ⅴ 类 3.声环境质量现状工程为文化体育区,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 类标准考核,即昼间55dB(A),夜间 45dB(A)根据《2011 年昆明市环境质量公报》 ,2011 年主城区四类声环境功能区:1 类区(居民文教区)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达标,夜间超标率为 12.5%;2 类区(混合区)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夜间均达标;3 类区(工业集中区)年平均等效声级昼间、夜间均达标;4 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年平均等效声级范围昼间、夜间均达标。
由于工程四周无城市主干道,交通噪声对工程所在地的影响较小区域内环境噪声基本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 类区标准要求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西南林业大学附近经过多年人为建设,已经没有大量自然植被覆盖,经过多年的人为活动的影响,且该工程位于学校内部,已经不存在原生的植被和野生动物 7 -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工程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执行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4-1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N m 3)工程 TSP 颗粒物(≤10)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年平均 0.20 0.07 0.04 0.0624 小时平均 0.30 0.15 0.08 0.151 小时平均 0.90* 0.20 0.502、工程所在区域盘龙江执行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4-2表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工程pH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