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海社思寒假复习.doc
5页复习复习思品部分:(参考书本)思品部分:(参考书本)1、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原因(三个方面) (书 P6)2、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书 P7)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三十多年里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书P7)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有什么决定?(书 P18)4、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集体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它的政策(P17)6、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分配中应注意什么?(P19)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两项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有哪些权力?(P29)9、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什么?民主党派的地位(P30)10、我国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P30)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P31)12、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什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3、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是什么?(一个中国原则)方针政策是什么?(一国两制,和平统一)14、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原则是什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5、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怎样的?(P40)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P48)17、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怎样的?(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8、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两个先锋队) 、先进性(三个代表) (P49)1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P49)20、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P49)2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P49)22、监督权的内容、途径是什么?如何行使?(P50)依法治国对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 ,政府的性质、宗旨,依法行政的意义(P50)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56)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社会和谐)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什么?(公平正义)26、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什么?(保障和改善民生)27、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方面是什么?(P56)2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 (P64)29、科技的作用?教育的作用?(P65-66)3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什么?(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原因?(P67)31、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是什么?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P104,105)32、总体小康的特点?两个百年目标是什么?(p105)社会初一部分:(参考精析,地图结合书本)社会初一部分:(参考精析,地图结合书本)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 20 度,东经 160 度组成的经线圈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精 P2)4、地图的语言: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确定地图上的方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5、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范围大,内容简略;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精细。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 P5)7、社会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开调查会8、中国陆地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东西跨度大,时差约 4 小时;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温差大9、中国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 (P12)10.中国的 14 个陆上邻国,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结合书本 P42 地图)濒临海洋: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结合地图)主要岛屿:台湾岛是最大岛,海南岛是第二大岛1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壮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2、识记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单位(P14 表格)13、长江和黄河(P18、19、20 表格,结合地图)14、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15、青藏高原称为“世界屋脊” ,种植青稞;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称为“天府之国”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16、地势三级阶梯之间的界线、主要地形单元、影响(P23 表格,结合地图)17、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18、我国气候五种类型的分布及特点(P25)19、气候特点通常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0、夏季风和冬季风对比表格,季风区和非季风分界线(P25)26、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影响(P26)27、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结合地图)28、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造成南北方差异的关键是气候29、我国南北方差异对比(P29 两张表格)30、我国东西部差异对比(P30)31、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措施(P31)3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结合地图)33、世界最大的岛: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结合世界地图)34、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及特征35、必须熟悉掌握的书本地图(P21、P24、P26、P42、P44、P50、P53、P56、P58、P62、最后面的世界政治地图和地形图) 36、预习考点 13社会初三部分:(参考精析)社会初三部分:(参考精析)1、为了巩固新政权,我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1950-1953)2、土地改革的时间、意义(P139)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时间、内容和意义(P140)4、一五计划实施的时间、成就及意义(P140)5、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三大挫折(时间、事件名称)6、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影响及经验教训(P141)7、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航天史上的成就:东方红一号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及意义(P144)9、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P14510、开放从沿海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哪四个,有何意义?(P145)1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意义(P145)12、改革开放的意义(P145)1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的政策及影响(P146)14、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两大主题:和平和发展15、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151)16、发展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7、造成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因、历史根源分别是什么(P152)18、解决发展问题的措施有哪些?根本途径是什么?(P152)19、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我国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有哪些?(P153)21、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影响及解决措施(重点掌握 P157—160 划线部分)22、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做?(P160)23、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2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25、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哪些利弊(P165)26、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组织是什么?制定世界贸易规则,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是什么?27、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P169-170)28、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与联合国的关系,对联合国的作用(P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