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心理分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30337511
  • 上传时间:2022-10-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6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心理分析一、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现状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然 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 高校学生专业课平均逃课率在 20%左右 ,基础课在 25%左右 ,公共选修课则高 50%,6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不容回避的事实 ,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 正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高校的管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 正常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特点 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从 学历来说,专科学生的逃课率要高于本科生 ;从年级上来说 ,高年级逃课率要比低 年级高;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比女生逃课率高;从课程来说,基础课高于专业课、选修 课高于必修课、人文类课程高于理工类课程;另外学生逃课率还与教师学历、职 称、年龄以及教学方式等有关目前高校防止学生逃课主要措施是点名制 ,但这 方法也这导致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出现,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聊天、发短信、 打磕睡、看闲书等现象三、大学生逃课的心理成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自然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

      在认知方 面,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强;在理想方面,他们既注重眼前,也 放眼未来;在情感方面,他们的情感十分丰富;在意志方面,他们的自制力、目 的性、坚毅性有显著发展,但是不够稳定从大学生这些心理特点来看,造成大 学生逃课的心理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追求个性大学生时代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安分的年龄阶段 ,追求个性、崇尚自 由、渴望刺激,标榜另类,于是逃课也成了他们的一种时尚,更是一种叛逆的表现 这些“逃课族”往往喜欢时尚、前卫的东西,不喜欢拘束的、规律的生活有的 同学逃课去听我喜欢的课程,现在学校逃课族中还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因为不满 意学校的课程安排而逃课,利用逃课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到图书馆看自 己喜欢的书1、对自由渴望的心理和学习压力的约束之间的不和谐 进入大学前,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普遍认识是大学生活不仅轻松而且是有趣的,然 而却不了解大学生有着相当繁重的课程,又要开始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此外, 由于缺少父母老师的管教,一些自制力较差,又渴望自由的学生,极易养成懒惰 心理2、学习需要的安静环境与青年喜欢寻求刺激和享乐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虽然较小学生和高中生在自制能力有很大提升,但是在面对诱惑时,还是 会有陷入和可能性。

      一旦无法抵制诱惑,便屡屡逃课而影响自己的学业3、对部分老师的教学能力或方式不满情绪和期望学习成绩提升的心理之间 的矛盾在调查中可见大部分的有逃课经历的同学都认为需要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改进 教学方 式那么想好好学习的同学可能认为从照本宣科的老师那里学不到更多的东西, 于是选择逃课,自学去了二)、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 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有学习倦怠心理的学生对自我评价和学习能力自 我效能感低,即个体对自身完成学业规定的有关内容学习能力的信念不高,遇到学 习中的困难不愿意去努力克服一些学生在高中是优等生而到了大学里不再优秀, 落差比较大,理想与现实距离较大,有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 ,对某些课程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也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前 途渺茫,不能在学校获得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动机不 强,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出现逃课现象1、学习能力与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复杂的专业课内容,还要上大量的公共课程和选修课,大学期 间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而且课程进度快、对综合能力要求高。

      难免有一部分人因 自身能力的不足,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进而产生厌学情绪2、个人兴趣与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 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一部分人会因为服从分配或者考虑不充分等原因进入一个自 身不感兴趣的专业,或是学习过程中丧失兴趣,从而学习动机下降,不愿上课3、学习内容的理论性与功利思想之间的不可调和 目前,由于价值观念的改变,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工作、 赚钱,然而大学课程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注重理论知识和思想内容内容的,这就产 生认识上的矛盾所以,出于功利目的,一些现实就业和社会实践关系不大的课 程,被大学生认为没有学习的意义,离开课堂,走向社会成为他们的选择4、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自制力不强 学生逃课,折射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自制和自律 能力,许多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价值评价失衡、理想渺茫是导致逃课现象的主 导因素一些学生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心态 没有好好调整,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这些“逃课族”常沉 迷于网络游戏,打牌、谈恋爱三)、外部的不稳定性因素1、考研考证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最常见的逃课理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为了考研或准备英语四、六级、GRE、 考公务员等其他重要的考试。

      为了复习这些考试,所以这些学生便选择了逃课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学历已被“文凭+证书”模式取代要为找一份 好工作增加砝码,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证书考试培训但是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学生行为呈现一定的盲目性 ,不少毕业生盲目考研,考研已成为一种校园时尚 ,但 大多数考研生只是为了回避就业毕业生盲目提前离校找工作 ,盲目追求证书等 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造成了毕业生的“空巢”现象2、就业心理定位不准确,就业认知有偏差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 ,面临着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 该如何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使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深感困惑,出现焦虑 不安的情绪心理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 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自我认知不 准确,产生自卑心理,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不少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与积极的 就业观念,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就业心理压力很大四、大学生逃课后的心理状况分析据调查显示,在有逃课经历的学生中,有7.1%的人会“感到很内疚,很糟 糕”有17.1%的人“会自责,对自己失望,但不会太强烈”另外有超过半数的 同学会不妥的感觉。

      可见逃课对多少人的情绪都会有负面影响,问题在于不仅仅 是对逃课本身的担忧,从深层次的分析可以发现,产生逃课的原因是一系列的生 活中和学习中的认知矛盾冲突,所以产生负面心理状态的原因也在于此若置之 不理,将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