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1月17日-6003).docx
8页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1月17日-600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1月17日-6003)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单项选择题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人的关系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D、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2: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单项选择题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3: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判断题对错 4: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位教师运用的是( )单项选择题A、 直观技能B、 体态表达技能C、 提示技能D、 批评技能 5:教学策略的类型有( )多项选择题A、内容型B、形式型C、方法型D、综合型 6: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单项选择题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 7:一次年终考核时,学校在考核时加了一栏“学生评估教师”一项,成绩一出来,我竟然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地对学生一顿痛骂。
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的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迫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或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签名你认为这位老师应该如何做?( )[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A、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身职业素养B、遵守各项教育法规C、平等对待学生D、尊重学生人格尊严 8:实施义务教育需要一系列的办法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 )单项选择题A、办学经费和设备B、办学经费和师资C、基础设施和师资D、经费和设施 9: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表现出( )等特点多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E、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10:孔子的主要教育主张包括()多项选择题A、有教无类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教学相长D、兼爱非攻E、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教育的最高理想是( )单项选择题A、教育目的B、教育政策C、教育方针D、教育目标 12: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单项选择题A、中国B、日本C、新加坡D、德国 13:不属于课堂要素的是( )单项选择题A、学生B、学习过程C、学习情境D、学习信号 14:在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是( )单项选择题A、 依法执教B、 热爱学生C、 团结协作D、 爱岗敬业 1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单项选择题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16: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单项选择题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B、《新教育大纲》C、《教学与发展》D、《民本主义与教育》 17: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单项选择题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遗传决定论的观点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观点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18: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多项选择题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D、“官本位”价值取向 19: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但难有延时价值。
判断题对错 20: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 )多项选择题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E、政治制度 21: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个性的自由发展 )判断题对错 22:诉讼可分为几种( )多项选择题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复议 2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单项选择题A、关心学生的学习B、教书育人C、班主任工作D、教学 2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单项选择题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25:人身权中最基本的权利是[ ]多项选择题A、人身自由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身心健康权 26: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单项选择题A、管理能力B、组织能力C、教育能力D、教学效能感 27:毛泽东提出的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 )单项选择题A、1957年B、1958年C、1966年D、1964年 28: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 )单项选择题A、比较法B、榜样法C、自我教育法D、评价法 29:提出“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德修养方法的教育家是( )。
单项选择题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30: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 )三种教学计划单项选择题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把教育看作治国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通过培养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的工作,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2:答案A 解析 孔子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可以概括为学-思-行的发展过程,具体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审问属于学的功夫,慎思、明辨属于思的功夫,笃行属于行的功夫,这一分析基本上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过程 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答案B 解析 5:答案A,B,C,D 解析 教学策略的类型有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6:答案B 解析 我国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 7:答案A,B,C,D 解析 8:答案B 解析 经费影响着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师资影响教学质量,所以二者是实施义务教育最重要的条件 9:答案A,B,C,D,E 解析 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表现为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等特点。
10:答案A,B,E 解析 “教学相长”是《学记》中的观点,“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 11:答案A 解析 教育目的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以观念形式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从而实现国家教育理想 12:答案D 解析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6:答案B 解析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 17:答案A 解析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故注重教育的价值 18:答案A 解析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 则的公民,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 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这种观点1、打破了人生来就天然地具有真善美品质的神话,认为个人的发展都是后天 社会化的结果;2、在某些方面割裂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一味强调个人 19:答案错误 解析 学校教育能帮助个体形成对自身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的发展由自发提高到自觉阶段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不仅对学生当下而且对其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 20:答案A,B 解析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具体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要求,所以课程设置必然要受它们的制约 21:答案错误 解析 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22:答案A,B,C 解析 诉讼分为三种,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23:答案B 解析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4:答案D 解析 自制性就是一个人自己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品质特性而题干中所述正是意志品质的自制性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1957年,在生产资料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 个教育方针。
28:答案D 解析 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评价法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