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地理课件.ppt
82页第五章 城市地理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1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概述城市概述一、城市的概念一、城市的概念o“ 城城”、、“市市”、、o 城市城市o 城镇城镇o 市镇市镇2中国最早的城起源于传说的三皇五帝之都考古发掘最早的古城为4000多年前夏代所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早时的城不具备宗庙、宫室、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场等一般城市应具备的物质要素有人认为,原始的只有防御功能而没有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商业市场的城不能作为城市有的认为应将其作为城市的雏形城市的发生学定义:城市的发生学定义:以墙垣围起来进行交易的一定区域以墙垣围起来进行交易的一定区域城(Wall) ——“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化为防御敌方侵袭3市(Market) ——商品交易的场所商品交易的场所“市井”随商品经济发展,市逐渐被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又是奴隶主居住的城中,并有固定位置城市产生到近现代,“市”引申为一级城镇聚落性质的行政建制单元4到宋代,镇到宋代,镇才摆脱军事才摆脱军事色彩,以贸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于经济领域近现代,近现代,引申谓一引申谓一级政区单级政区单元元镇镇(Town) —“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5(一)城市定义的多种论述o《现代汉语词典》:"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o《辞源》:"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o《辞海》:"市是行政区域单位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易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o 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6上上 海海7上上 海海89101112(二)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别(二)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别 1 1、产业构成、产业构成 2 2、规模、规模 3 3、景观、景观 4 4、物质构成、物质构成 5 5、职能、职能另外在另外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等方面也存在差异13(三)城市综合定义o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o是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o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14城市的本质特征:密集性―― 人口、建筑、资本、文化……高效性―― 高效率;高效益中心性―― 吸引力、辐射力多元性―― 多功能;多类型系统性―― 复合系统;动态、开放系统15o现代城市是一级行政单元:现代城市是一级行政单元:o狭义的城市(City)是按国家设市标准设立的o广义的城市是代表城镇居民点的合称(urban) 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建制镇直辖市、市、建制镇。
16城市与城镇含义的异同城市与城镇含义的异同((1 1)城市的狭义理解:只含市不含镇;)城市的狭义理解:只含市不含镇;((2 2)城市的广义理解:含市又含建制镇;)城市的广义理解:含市又含建制镇;((3 3)城镇的狭义理解:含市和建制镇;)城镇的狭义理解:含市和建制镇;((4 4)城镇的广义理解:含市、建制镇且含集镇城镇的广义理解:含市、建制镇且含集镇对对 “ “城镇城镇””一般作狭义理解,与对城市的广义理解完全相同一般作狭义理解,与对城市的广义理解完全相同17 二、城市的界定标准 (一)主要界定标准(一)主要界定标准o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和人口密度o2、行政地位、行政地位o3、职业或产业构成、职业或产业构成o4、服务设施、服务设施18大都市带大都市带 megalopolismegalopolis小村小村 hamlethamlet村庄村庄 villagevillage镇镇 towntown城市城市 citycity大都市大都市 metropolismetropolis 大都市区大都市区 metropolitan areametropolitan area聚聚落落规规模模由由小小到到大大19小村小村村庄村庄集镇集镇集镇集镇建制镇建制镇城市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大都市区大都市带大都市带乡村型乡村型居民点居民点城镇型城镇型居民点居民点称城镇称城镇居民主要从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事农业活动居民主要从居民主要从事非农活动事非农活动聚落聚落功能功能聚聚落落规规模模由由小小到到大大20中外的居民点系列:小村-村庄-镇-城市-大城市农业活动农业活动非农活动非农活动产业构成 人口规模密度指标景观物质构成职能价值观念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和人口密度2、行政地位、行政地位3、职业或产业构成、职业或产业构成4、服务设施、服务设施21 表表 部分国家设市人口标准最低限额比较部分国家设市人口标准最低限额比较 人人设市人口设市人口最低限最低限国家国家设市人口设市人口最低限最低限国家国家200丹麦、瑞典、冰岛3000荷兰、塞尔维亚500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5000印度、伊朗、奥地利1000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10000马来西亚、西班牙、意大利、瑞士2000法国、肯尼亚20000挪威、芬兰2500美国、墨西哥30000日本3500英国50000朝鲜22(二)中国城镇建制标准 o1、、1955年标准年标准 聚居人口聚居人口 〉〉10万万 聚居人口〈聚居人口〈10万的城镇,如果是:万的城镇,如果是:重要工重要工 矿基矿基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 要城镇,确有必要要城镇,确有必要时也可设市。
时也可设市 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 设设市市标标准准23设镇标准县级或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常住人口 〉2000、非农业人口 〉50%;城镇型居民区:常住人口1000—2000,非农业人口 〉75%的工矿企业、铁路站、工商业中心、交通要口、中等以上学校、科研机关所在地和职工住宅区等;每年来疗养或休息的人数超过当地常住人口50%的疗养区城镇人口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非农业人口 和农业人口)以及城镇型居民区的人口242、、1963年标准年标准设市标准聚居人口10万以上(精简及缩小郊区后);聚居人口不足10万,必须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重要工 矿基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或(确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也可设市)设镇标准县级及以上国家机关所在地居住人口 〉30003000,非农业人口 〉70%或2500~3 000人,非农业人口 〉8585%%;工商业和手工业集中的少数民族地区若不足上述标准,若确有必要由县级国家机关领导的也可设镇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辖区的的非农业人口(不包括市区和郊区的农业人口)。
253、、1984年设镇标准年设镇标准(现行设镇标准) 县级国家机关所在地;县级国家机关所在地; 〈〈 2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 〉〉2000人人 〉〉2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 〉〉10%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2000::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总人口264、、1986年设市标准年设市标准非农业人口〉6万,GNP 〉2亿的镇;不足以上标准: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总人口〈 50万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GNP 〉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总人口 〉50万以上的县,县政府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 12万以上, GNP 〉4亿元,也可撤县设市; 虽不足以上标准 :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署驻地所在镇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GNP 〉10亿的中等城市,可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镇改市县改市市带县275、1993年设市标准: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调加了考察的指标调加了考察的指标28三、城镇人口和城市地域资料: 北京市常住总人口常住总人口为1423.23万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户籍常住人口1136.3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286.93万人,另有约100万居住不满半年的流动人口 四个中心城区四个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数:274万,人口密度:31458人/平方公里, 四个近郊城区四个近郊城区常住人口总数为614.5万人,人口密度为4790人/平方公里, 十个远郊区县十个远郊区县常住人口总数461万,人口密度为414人/平方公里29中国最大城市是重庆还是上海?中国最大城市是重庆还是上海?2002年年重庆重庆上海上海地区总人口地区总人口3113.83万万1334.23万万市区总人口市区总人口999.05 万万1270.22 万万市辖区非农人口市辖区非农人口423.97 万万1003.08 万万301、城镇人口o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应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人口。
312、城市地域o行政地域--指市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 是各国按城镇界定标准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建制的设立就明确划定o实体地域--指城市座落在地表的实际范围 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建成区是完全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o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文教、娱乐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大都市区、大都市带)32城乡界线的划分城乡界线的划分——偏大偏大偏小偏小33第二节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34一、城市的起源一、城市的起源o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可能更早)o公元前3100年:尼罗河流域o公元前2800年:小亚细亚、印度河流域o公元前2700—2000年:黄河流域,公元前 2000—1600年间出现城市o美洲和非洲城市的出现略晚一些 35世界最早的城市诞生在哪儿?3637城市的起源多种观点:o生态环境说o集市说o宗教文化说o政治—军事说o……38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社会分工,商品交换 - 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私有制、政治组织出现和阶级分化文化发展:文字、宗教、制度战争其他因素:如夯筑技术39出现剩余农产品出现剩余农产品导致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分工产生商品生产生商品生产和交换产和交换集市集市城市城市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发展40o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劳动分工加深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结果。
41二、城市的发展二、城市的发展(一)世界城市的发展o前工业社会城市时期o工业社会城市时期o后工业社会城市时期421 1、、前工业社会城市时期前工业社会城市时期古代早期城市古代早期城市::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世界上古代早期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特点:数量少,规模小;多位于大河流域的农业灌溉区;宗教、政治和商业城市居主导地位Thebes — 100,000, 1360BC,Rome —650,000, 100AD43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特点:1)、城市商业职能增强2)城市国家以及城市间结成政治性同盟3)规模仍较小4)亚洲城市发展快于欧洲城市中世纪是否是中世纪是否是欧洲的黑暗时欧洲的黑暗时期?期?443 3、、工业社会城市时期((1818世纪中叶世纪中叶—20—20世纪中叶)世纪中叶)1)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工业化带动城市化2)工业职能明显强化;城市问题开始暴露并日趋严重3)亚非国家也开始近代城市化,一元城市体系向二元结构转化;4)欧美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中心4、现代时期45(二)中国城市的发展(二)中国城市的发展古代城市发展近现代城市发展461 1、早期城市、早期城市起源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都起源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都, ,初形于夏,形成于商代初形于夏,形成于商代47 1)数量少,规模小; 2)职能单一,政治、军事色彩浓厚; 3)分布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4)城市之间联系少,城址变迁频繁。
48(二)封建社会前期(春秋、战国(二)封建社会前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秦汉时期))1)三级制城市体系形成;都城都城——郡城郡城——县城县城2)经济功能强化;3)城市规划有重大突破;城郭制度城郭制度. .布局多样化布局多样化4)分布范围有一定扩大495051(三)封建社会中期((三)封建社会中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时期宋(辽金)时期))1)城市发展重心南移:南方城市发展水平逐步赶上并超过北方;2)城市等级体系层次完善(首都—道治—郡府—县城-镇及草市) 3)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不同类型城市兴起手工业、交通贸易型、贸易港口、陆路交通枢纽4)城市规模迅速扩大52o北宋时期北宋时期——是城市发展第二高峰时期是城市发展第二高峰时期 表现表现 ((1 1)传统坊市制的突破和城市商业空前发展)传统坊市制的突破和城市商业空前发展 近代型商业,城市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2 2)新型的城市型聚落)新型的城市型聚落————镇及草市开始显现镇及草市开始显现3 3)大中城市继续发展,首次出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大中城市继续发展,首次出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开封、临安、南京、洛阳、长安开封、临安、南京、洛阳、长安53(四)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清代中叶)(四)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清代中叶)城市规模普遍扩大,都城尤其明显;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的江浙地区;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
五)近代时期的城市(五)近代时期的城市((1840——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经济因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加快,区域差异明显(重心转向东北和华北);出现二元结构的城市体系54三、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生产力因素(决定性因素)(一)生产力因素(决定性因素) 1 1、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 2、生产力水平决定城市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城市的发展水平-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掀起城镇化的世界浪潮-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掀起城镇化的世界浪潮-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全球化、信息化时代, , 城市在许多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城市在许多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化55(二)自然条件因素(基础)(二)自然条件因素(基础)1、地形条件(海拔、地势) 城市选址:平坦的地形 平原(丘陵) 河谷盆地 两种地形交汇处 高平原(热带地区) 城市形态:随地形展开2、地质条件 地质承载力 地下水:水位,储量 地震:裂度56从我国城市分布和地形关系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我国城市分布和地形关系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地形与城市区位:地形与城市区位:平原地区地形平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节省建设投资、人口集中人口集中5758 3 3、、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气温、降水) 城市选址:温暖湿润,水热条件组合好 气温气温——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降水降水——城市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城市布局:各功能区布局组合59——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60请找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地区,说明其气温、降水有何特点?请找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地区,说明其气温、降水有何特点?((1)大约)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以南的欧洲地区;((2)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 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3)美国的东北部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气候气候::适中的气温,适当适中的气温,适当的降水,沿海地区的降水,沿海地区61干旱、半干旱干旱、半干旱湿润、半湿润湿润、半湿润城市主要集中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城市主要集中在湿润半湿润地区624 4、河流与城市区位、河流与城市区位供水供水用水充足用水充足运输运输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货物转运货物转运河流汇合处河流汇合处人流物流集聚中转人流物流集聚中转河口河口河运与海运的中转站河运与海运的中转站军事防卫军事防卫63岷江岷江嘉嘉 陵陵 江江汉汉 水水赣赣 江江河流与城市区位河流与城市区位645、资源条件、资源条件o矿产资源:城市产生、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城市结构形态o土地资源:城市规模、用地选择o水资源:选址、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等65矿产资源-资源开发,工矿业发展-矿业城市矿产资源-资源开发,工矿业发展-矿业城市世界: 煤矿为基础: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 石油开采:北海油田-英国阿伯丁… 金矿开采: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中国: 钢铁工业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石油工业城市:大庆、玉门、东营… 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66(三)位置与交通因素(重要条件)1 1、中心和重心位置、中心和重心位置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首都位于一国中心位置:如马德里-西班牙,布拉格-捷克,柏林-西德等,美国:纽约-费城-华盛顿日本:大阪-奈良-京都-东京国内:太原—山西;贵阳—贵州,成都—四川省,广州—广东另:安庆-合肥、开封-郑州 67o重心位置――城市偏于区域的一方也具有也具有总联系距总联系距离最短离最短的效果o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2、邻接和门户位置:邻接位置,即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偏在,偏在吸引范围的某一侧吸引范围的某一侧 渔港;矿业城市;耗能工业等 门户位置(出入口位置):城市位于区域对外主要联系方向城市位于区域对外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68 3、交通地理位置(1)交通条件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城市分布:向交通便利地集中城市分布:向交通便利地集中 帆船、马车运输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帆船、马车运输时代-河流、大道汇合处 铁路运输时代-铁路枢纽城市(石家庄、蚌埠、宝鸡、株铁路运输时代-铁路枢纽城市(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二连浩特等)洲、二连浩特等) 6970(2)交通地理位置具有动态性o 交通线的变化: 城市的兴衰(扬州、济宁)o石家庄、曲阜-兖州-济宁、开封-郑州石家庄、曲阜-兖州-济宁、开封-郑州717273(四)政治文化等因素(四)政治文化等因素 政治因素: 文化活动: 宗教活动:74我国现今我国现今100万以上特大城万以上特大城市中,省级行市中,省级行政中心占政中心占76%世界有些国家专世界有些国家专门建立新城作为门建立新城作为首都首都美国美国 华盛顿华盛顿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堪培拉堪培拉巴西巴西 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巴基斯坦巴基斯坦 伊斯兰堡伊斯兰堡75作为宗教活动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 麦加、麦地那--伊斯兰教 拉萨---佛教 梵蒂冈--基督教 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76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o军事、宗教--影响已经减弱o交通、自然资源--一直产生巨大影响o科技、旅游--新的城市区位因素 科学城--科学城--日本筑波、美国日本筑波、美国“硅谷硅谷”、牛津、牛津 旅游城-- 旅游城--桂林、张家界、黄山市桂林、张家界、黄山市7778798081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