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20****03
  • 文档编号:179045720
  • 上传时间:2021-04-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本张试卷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 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或“非典”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 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 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4、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它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5、20世纪的社会发展现实已经向我们展示:光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而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的精神境界,只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导致精神疾病和道德危机,甚至伴随吸毒、色情、性病泛滥等所以说,“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失去文化的建设,人类必然走向灭亡B、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C、文化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D、对人类社会而言,文化与经济同等重要6、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7、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这段话对你的启示是( )A、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 B、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C、文化决定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D、没有文化,国家和民族就不能生存和发展8、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化和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广泛、多样和直接如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这表明(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迅速 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由文化发展决定的C、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公民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9、上题材料还表明( )A、在时代的发展中,文化与政治日益融合 B、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C、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D、政治活动就是文化活动10、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11、汉族人在婚嫁时大都是喜笑颜开的,而鄂西土家族的女儿则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尚怀感动。

      土家女孩这样做,取决于( )A、价值观念不同 B、风俗习惯不同C、文化程度不同 D、交往方式不同12、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这表明( )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 B、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C、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了 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3、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14、俗语“乡音难改”表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15、人们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是( )A、学历 B、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 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6、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这表明(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7、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

      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18、之所以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诚实信用教育,是因为( )①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②先进文化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④文化塑造人生⑤文化影响是消极的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19、《同一首歌》演唱会在全国各城市举行,演唱会内容精彩,吸引广大市民观看对此正确的认识有( )A、这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举措 B、表明我国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D、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20、江阴近日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环境优美学校”的评比,对此,许多学校把校训、育人目标等书写在墙壁等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形中发挥教育的作用 ④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更有成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 )①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是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④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23、英国的李先生向英国人介绍自己的姓名时,称“中信李”这是因为英国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的这一现象说明,不同文化影响人们( )  A实践活动的差异 B人生观的差异 C价值观的差异 D思维方式的差异2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

      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B、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防止优秀文化流入外国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25、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盛装,手捧“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这说明( )A在经济落后地区是难以发展先进文化的 B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三、简答题(9分)26、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结合材料,说明文化的力量27、如何认识文化对人的影响?(9分) 四、辨析题(12分)28、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五、综合探究题(21分)29、材料:文化是城市的发展之源、前进之本、立市之魂文化在城市竞争中处于原动力位置 2006年的金秋,一道道文化大餐将让江苏的百姓应接不暇名城会”、“艺术周”、“牡丹奖”、“百家画展”……在一系列高品质文化活动的背后,是政府坚持“文化为民”,大力推行文化江苏建设的良苦用心在9月20日举行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今后五年建设“文化江苏”的重点任务——三个“十大”:实施十大先进文化建设工程,发展十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十大重点文化设施省长梁保华说,2004年江苏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8.5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72%,分别居全国第6位和第11位而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普遍高于10%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必须充分发挥江苏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省GDP和服务业的目标 结合材料,请思考:(1) 江苏省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2) 怎样提升江苏省的文化竞争力?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BABABDAC题号1112131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