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项目促培训,坚持不懈发展成人教育.doc
9页以项目促培训,坚持不懈发展成人教育014 年 12 月 1 日至 5 日,笔者随河南省成人教育考察团到浙江省德清县考察,期间听取了德清县教育局和 5 所乡镇成人学校的工作经验介绍,并实地参观了 5 所成人学校德清人“实干、创新、坚持不懈” 的办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现就德清成人教育的发展状况做一下总结,以期对我省县域成人教育发展有所裨益一、德清县概况德清是个小县,地域面积 93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 万,下辖 11 个乡镇、1 个经济开发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百强县、浙江省教育强县2000 年 9 月,德清县被评为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县,2016 年 1 月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当年 6 月入围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单位二、德清县成人教育模式农科教结合“农科教结合” ,就是农业部门、科技局、科协、教育局等联合开展农业新项目、新技术的推广及培训教育部门主导,落实单位是各乡镇成人学校1.建立工作网络①县级层面:成立了农科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文卫、农业、科技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科技、农业、科协、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统一领导、协调管理、落实经费、制订计划、检查评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形成了县级层面项目实施的启动点②乡镇层面:建立相应的农科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在乡镇成校设办公室③学校层面:落实具体操作的人员、相应的基地等2.加强基地建设乡镇成校既是农科教结合的培训基地,又是组织者3.注重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由县教育、农业、科技、科协四部门联手抓,教育部门牵头具体抓,主要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研究、部署及督查,并确定县农科教结合项目及政策性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对项目的管理,联盟德清县 2016 年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和农科教结合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从调研、申报、审定、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环节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以项目促培训 1.面向市场选项目在县农科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各乡镇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坚持以“选准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农民”为基本目标,紧密结合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新的农业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市场的需求,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反复比较、选择和论证,在此基础上落实项目、确定实施方案县农科教结合办公室每年组织教育局、科技局、科协、农业局等部门对乡镇申报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逐个审定。
对每个项目的实施目标、规模、措施及有关数据,进行反复核实和调整,以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2016 年年初,为推进农科教结合工作,在县农业局、县科协、县科技局的协助下,有关乡镇政府、成校、基地负责人去余姚市河姆渡镇、安徽省宣城市五星乡实地考察“茭白田养殖甲鱼”“沙塘鳢繁殖”基地,为武康镇、新安镇的《茭白田养殖甲鱼的技术应用与示范》 《青虾套养沙塘鳢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的确立及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围绕项目抓培训立项以后,如何实施好项目并获得成功,真正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服务成为关键新市镇成校利用当地的特色产业,举办全国“蛇类 ”培训班,来自七个省的 70 余名蛇类养殖专业户主到新市成校参加培训武康成校的早园竹项目从早园竹的早出高产、复苏改造,到绿色早园笋,对项目的实施不断深化,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一些专业户应用通过培训掌握的技术,到江苏省的有关县市开发种植2016 年以来,德清全县农科教结合推广项目 102 项,其中 17 个项目成为湖州市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示范项目,9个被评为湖州市优秀示范项目一共培训 75 期,万人次参与培训,发放培训资料万份2016 年,成立了德清县农民专家讲师团,下发《德清县农科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德清县首批农民培训讲师团人员名单的通知》 ,并颁发聘书,进一步推进“项目带培训” 工作,开展农民专家跨乡镇讲座活动。
3.结合培训育能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德清县十分注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项目实施带头人他们不仅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更为进一步提升项目效益提供了最大可能德清的实践经验:实施农科教结合,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部门协作、合力兴农;有利于集科研、培训、推广、管理、服务于一体;有利于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拓展与市场的接轨;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常年坚持不懈从上世纪 80 年代乡镇成校建校到现在,一直不间断在做项目,并且有一支成教骨干队伍一直在用心做,才成就了今天的德清模式和德清经验三、重视阵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狠抓培训基地硬件建设近年来,德清县通过财政拔款、自筹资金等渠道不断增加对成校的经费投入,通过加强成校培训基地和校园文化建设,使区域性中心成校拥有了自身特色的培训室比如:乾元镇成校的厨艺培训室、开发区成校的茶艺培训室、钟管镇成校的水产品养殖培训室等每个成校拥有“一屏、一窗、一站、一单、一室”和“ 四机 ”这些都有效地提升了成校发展的基础能力狠抓培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考察期间,最大的感受是德清成校的校长、教师都很年轻,朝气蓬勃,有激情。
德清县坚持把乐于奉献、勤于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充入到领导班子中;把热爱成教工作、业务好、有特长的年轻骨干教师充实到成校队伍中现在,德清县乡镇成校有专任教师 55人,其中本科毕业 41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中级职称及以上 46 人,占教师总人数的%;具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 27 人,占%具有理论功底或一技之长的兼职教师有 245 名2016 年 9 月,德清县更新了“德清县新型农民培训资源库”,其中 “师资”部分吸纳了不少学科专家、行业专家和本地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土专家” ,为进一步推进农民培训提供了智力保障四、将乡镇成人学校培训项目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近 5 年来,德清县政府在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考核中,以 2 分值把农科教工作列入其中;县教育局对成校发展性工作的考核,以 5 分值把农科教工作列入其中;今年开始执行的《德清县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育培训质量考核办法》 ,以 10 分值把农科教工作列入其中五、乡镇成校依据本地实际办学,一校一品,各有特色1.钟管镇成人学校:该校是一所农村社区学习中心能力建设项目试验单位农科教项目——黑鱼养殖技术推广学校品牌:水产养殖、实验项目、门球运动。
2.乾元镇成人学校:农科教项目推广牛蛙养殖技术烹饪培训室设备齐全,有特色 3.雷甸成人学校:学校的办学思路是立足三农,开展项目培训培训项目有:农科教项目、社教主题项目、实验项目打造三个品牌:西瓜培训品牌、特种设备加工培训品牌、德文化品牌4.莫干山成人学校:依据山区情况,开展培训培训项目有:现代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变;“洋家乐” 、 “农家乐”服务培训;开展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培训六、借鉴德清经验,提升本地乡成校办学能力围绕农村社区学习中心能力建设项目,抓好四项培训1.抓好农科教结合培训项目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挥乡成校的主导作用,联合市农业局、农科所的技术力量,做好农科教结合培训项目①以马陟为主导,结合市农业局蔬菜办进一步做好城关乡大棚蔬菜及大棚草莓种植技术培训,提升服务档次,从原来的种植、管理技术服务,逐步延伸到销售服务,帮助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②深化与农业专家郑怀检教授的合作,大力推广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让更多的农户受益③与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以“新郑市林丰家庭农庄”和“ 新郑市庄稼人花生种植合作社”为培训基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组织土地承包户学技术、学经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2.将“家庭教育培训 ”品牌做精、做实进一步深化与郑州砺智国学院康健教授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按协议定期搞培训,将培训对象由原来的幼儿家长逐步推广到小学、初中城关乡在园幼儿 1100 名,中小学在校生 1600 名,需要培训的家长大约 5000 位乡成校下一步做的工作是:①安排好培训时间、地点、次数、内容;②做好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培训中注意总结经验,逐步提升培训质量和档次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力争 2016 年培育出新郑自己的金牌培训师,使我校的“亲子共同学习”这个项目真正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金牌项目3.做大做强卫生保健知识培训项目我校的“健康生活方式大讲堂 ”项目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社区的老年人,培训内容包括卫生保健知识、免费为老年人体检,很受百姓欢迎今后我校将逐步增加教学点和培训次数,2016 年全乡增加到 10 个教学点,每个教学点培训次数达到一年 4 次4.规范传统文化知识培训项目①进一步加强与乡政府、乡文化站的联合,在各村、社区培育民间文化“学习共同体” 比如:薛庄、东郭寺、王刘庄等村的盘鼓队;端庄、胡庄等村的戏曲表演队;周庄、乔庄、官庄、沟张、敬楼等村的广场舞队乡成人学校配备一部分活动器材、聘请教师组织一些比赛活动等,真正参与到社团的管理活动中,实现各村的民间文化社团的规范化管理。
②以农民收藏家王大发的“农民博物馆” 为基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配合乡党委、政府举办好一年一度的城关乡农民运动会和城关乡文化艺术节加大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认知度不高的现状,乡成校重点开展一些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培训项目,使人民群众真正受益培训中要加强宣传,提高百姓对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认知度、参与率和回头率发扬两种精神1.实干精神深入农村、农户,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选定或引进技术成熟、有培训推广价值的项目,将培训做实,使生产增效、农民增收深入社区,了解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开展生产技能、文化知识、健身娱乐等方面的培训,为“两个文明建设” 服务2.创新精神到农村去,到社区去,到企业去,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调研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他们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别人不愿管的事我们管,别人不愿干的事我们干,成人教育干不了锦上添花的事,但我们能干雪中送炭的活①在农科教结合项目上下功夫,创出自己的特色②加强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提升培训档次,争取见效益,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职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规范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建立比较固定的专家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