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创新.pptx
31页数智创新变革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创新1.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现状与趋势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1.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与攻关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1.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创新政策支持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与园区建设1.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1.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Contents Page目录页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现状与趋势新能源汽新能源汽车车技技术术研研发发与与产业链协产业链协同同创创新新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现状与趋势1.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动力电池,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技术主要有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和固态电池2.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成本低、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的优点,但能量密度较低3.三元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的优点,但成本较高、安全性较差4.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的优点,但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智能化技术1.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主要包括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等方面2.自动驾驶技术能够让汽车实现自主行驶,目前已有多家车企推出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
3.智能网联技术能够让汽车与其他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实现车辆信息共享、远程控制等功能4.智能座舱技术能够为驾乘人员提供更舒适、更便捷的驾乘体验电动化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现状与趋势轻量化技术1.轻量化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降低能耗的重要手段2.轻量化技术主要包括采用轻量化材料、优化车身结构和使用轻量化工艺等方面3.目前,铝合金、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中4.优化车身结构和使用轻量化工艺能够进一步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续航里程节能技术1.节能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动力系统效率、降低整车能耗和优化能量管理等方面2.提高动力系统效率能够降低能耗,目前主要通过采用高效电机、高效变速箱和高效逆变器等技术来实现3.降低整车能耗能够提高续航里程,目前主要通过采用轻量化技术、优化车身结构和使用低滚阻轮胎等技术来实现4.优化能量管理能够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目前主要通过采用电池管理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等技术来实现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现状与趋势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利用技术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后,需要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2.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主要包括梯次利用、拆解回收和再生利用等方式。
3.梯次利用是将退役动力电池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储能系统和电动工具等4.拆解回收是将退役动力电池拆解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等材料,然后进行回收利用5.再生利用是将退役动力电池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然后进行再生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协同创新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协同、市场协同和政策协同等方面3.技术协同是指不同企业和机构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然后共享研发成果4.市场协同是指不同企业和机构共同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然后共享市场资源5.政策协同是指政府部门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然后引导企业和机构进行协同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新能源汽新能源汽车车技技术术研研发发与与产业链协产业链协同同创创新新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主体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2.政府在协同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负责制定政策、法规,提供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3.企业是协同创新的主要参与者,它们进行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是创新的主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关键技术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电机、电控、轻量化材料、智能化技术等。
2.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核心技术,其发展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成本、安全性能等3.电机、电控技术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技术,它们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操控性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平台建设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是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它为产学研各方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要立足于市场需求,聚焦关键技术,整合资源,发挥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以确保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财税支持政策、产业标准体系等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国际合作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国际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加速产业的发展。
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国际合作可以拓展市场,促进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未来展望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将继续深化和拓展,并向更高水平发展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并为建设绿色低碳社会做出贡献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与攻关新能源汽新能源汽车车技技术术研研发发与与产业链协产业链协同同创创新新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与攻关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与突破1.固态电池技术:以全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为代表的固态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性等优点,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重点发展方向2.锂硫电池技术:锂硫电池技术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优点,是未来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新一代电池技术3.金属空气电池技术:金属空气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优点,是未来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的又一代电池技术电机与电控技术研发与升级1.高效率电机技术:通过优化电机结构、采用高性能磁材、提高电机控制算法等手段,提高电机效率,降低能耗2.高功率密度电机技术: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优化电机结构、提高转速等手段,提高电机功率密度,减小电机体积和重量。
3.高集成度电控系统技术:通过集成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等功能,提高电控系统集成度,减小电控系统体积和重量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与攻关车身轻量化技术研发与应用1.铝合金车身技术:铝合金车身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是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方向之一2.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具有轻量化、高强度、高刚性等优点,是车身轻量化的又一重要方向3.多材料混合车身技术:多材料混合车身技术是指采用不同材料組合车身,以实现车身轻量化的目标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1.感知技术:自动驾驶汽车需要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2.定位技术:自动驾驶汽车需要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包括GPS、惯性导航系统等3.决策与规划技术: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和定位信息,做出决策和规划,包括路径规划、速度规划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与攻关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与应用1.车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是指汽车与互联网的连接,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远程信息处理系统等2.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与周围车辆和基础设施通信,以实现协同驾驶3.车路协同技术:车路协同技术是指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可以实现交通信号控制、自动驾驶等功能。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补能技术研发1.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共充电站、私人充电桩等,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2.换电技术:换电技术是指在短时间内更换新能源汽车电池,以实现快速补能3.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是指通过电磁感应或磁共振等方式,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新能源汽新能源汽车车技技术术研研发发与与产业链协产业链协同同创创新新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关键要点:1.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协作配合机制,有效打破部门壁垒,提高政府部门的协同治理能力2.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3.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1.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和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提供有力支撑2.加强产业园区和园区之间的合作,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和园区之间的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格局。
3.建立健全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等协同创新平台,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深度合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激励机制1.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财政支持力度,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2.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3.加快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知识产权权益,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保障知识产权权益,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加强企业与高校人才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人才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亟需的人才支持3.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国际交流,拓宽人才视野,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国际交流,拓宽人才视野,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评价机制1.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进行全面评价。
2.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评价结果应用,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评价结果应用率,将评价结果作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和技术创新决策的重要依据3.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评价结果反馈,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和个人,以便改进工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信息共享机制1.搭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提供便捷的信息共享服务2.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信息共享的政策保障,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信息共享政策保障措施,加强对信息共享的监督和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创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新能源汽车车技技术术研研发发与与产业链协产业链协同同创创新新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创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1.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点支持产业,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明确,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20%以上,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全面取代燃油汽车。
3.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包括地方财政补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