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重要性.ppt
41页重要性重要性重要性概念的理解重要性概念的理解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三个方面理解: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例题单选题】关于重要性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B.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时,应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影响C.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D.对重要性的判断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答案】B【解析】选项B不正确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重要性运用的环节重要性运用的环节重要性主要应用于两个环节,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重要性主要应用于两个环节,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一)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目的(一)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目的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以便能够评价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公允反映。
二)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含义(二)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含义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该项错报是重大的提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与“总体审计策略”直接关联,与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意见类型”直接关联,与“某一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认定不直接关联三)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方法(三)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方法1.基本方法基本方法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如图所示:(三)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方法(三)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方法2.选择基准选择基准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2)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如为了评价财务业绩,使用者可能更关注利润、收入或净资产);(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4)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例如,如果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更关注资产及资产的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的收益);(5)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3.选择百分比选择百分比为选定的基准确定百分比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百分比和选定的基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对应的百分比通常比营业收入对应的百分比要高例如,对以营利为目的的制造业企业,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经常性业务税前利润的5%-10%是适当的;对非营利性组织,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收入总额或费用总额的1%-2%是适当的百分比无论是高一些还是低一些,只要符合具体情况,都是适当的三)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方法(三)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方法选择百分比选择百分比在确定百分比时,除了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为上在确定百分比时,除了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为上市公司或公众利益实体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注市公司或公众利益实体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百分比的选择,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册会计师对百分比的选择,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于:(“What”)(1)财务报表是否分发给广大范围的使用者;)财务报表是否分发给广大范围的使用者;(2)被审计单位是否由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融资)被审计单位是否由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融资或是否有大额对外融资(如债券或银行贷款);或是否有大额对外融资(如债券或银行贷款);(3)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如特殊目)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如特殊目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4)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重要性【提示】“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属于“杯子”左边的内容尽管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发生的错尽管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发生的错报金额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很可能被报金额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很可能被合理预期将对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合理预期将对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产生影响,比如:策产生影响,比如:1.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如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薪酬)计量或披露的预期;2.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如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如新收购的业务)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一)(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定义的定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如果适用,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如果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的低于“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的一个或多个金额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属于属于“杯子杯子”右边的内容右边的内容每次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如果注册会计师根据对某一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了解,确定了“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那么,“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就有一个或多个的金额,到底有多少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呢?“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要与教材图2-2中“杯子”左边的重要性对应如果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没有确定“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则“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与教材图2-2中“杯子”左边“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对应如果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确定了“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则“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除了一个与教材图2-2中“杯子”左边“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对应外,还有与一个或多个与“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对应。
二)确定(二)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应考虑的因素应考虑的因素1.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会得到更新);2.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3.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的(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的经验值经验值(四)计划的重要性与实际执行的(四)计划的重要性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之间的关系重要性之间的关系【提示】【提示】“杯子杯子”左边的左边的“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重要性”不等不等同于同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如果注册会计师根据对某一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如果注册会计师根据对某一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了解,确定了的了解,确定了“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则的一个或多个金额,则“杯子杯子”左边的左边的“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重要性”既包括既包括“财务报表整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体重要性”,也包括,也包括“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的一个或多个金额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水平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水平1.修改重要性的基本要求修改重要性的基本要求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和特定类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提示】【提示】“修改重要性修改重要性”最主要的是修改教材图最主要的是修改教材图2-2中中“杯子杯子”左边的左边的“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重要性”,教材图,教材图2-2中中“杯子杯子”右边的右边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由是由“杯子杯子”左边决定左边决定2.重要性水平修改的原因(重要性水平修改的原因(“What”)(1)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决定处置被审计)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决定处置被审计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获取新信息;)获取新信息;(3)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的了解发生变化位及其经营的了解发生变化评价错报评价错报(一)错报的定义(一)错报的定义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为使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实现公允反映,需要对金额、为使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实现公允反映,需要对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作出的必要调整。
分类、列报或披露作出的必要调整二)导致错报的事项(二)导致错报的事项(“What”)1.收集或处理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出现错误;收集或处理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出现错误;2.遗漏某项金额或披露;遗漏某项金额或披露;3.由于疏忽或明显误解有关事实导致作出不正确的会计估由于疏忽或明显误解有关事实导致作出不正确的会计估计;计;4.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对会计政策作出不恰当的选择和运用对会计政策作出不恰当的选择和运用三)明显微小错报(三)明显微小错报1.确定确定“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要求的要求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制定审计总体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时,确定一个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低于该临界值的错报视为明显微小的错报,可以不累积2.低于低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错报不需要累积的错报不需要累积明显微小错报,无论单独或者汇总起来,无论从规模、性质或其发生的环境来看都是明显微不足道的因此,低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错报不需要累积3.“明显微小错报明显微小错报”不等同于不等同于“不重大错报不重大错报”(1)“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可能是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5%,一般不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10%。
2)“不重大错报”有两种情形如果针对“某一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认定层次,错报的“不重大”是指低于对应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四)累积识别出的错报(四)累积识别出的错报(五)对审计过程识别出的错报的考虑(五)对审计过程识别出的错报的考虑1.错报可能不会孤立发生,一项错报的发生还可能表明存错报可能不会孤立发生,一项错报的发生还可能表明存在其他错报在其他错报 (“Why”)2.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可能导致某些错报未被发现审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可能导致某些错报未被发现审计过程中累积错报的汇总数接近确定的重要性,则表明存计过程中累积错报的汇总数接近确定的重要性,则表明存在比可接受的低风险水平更大的风险,即可能未被发现的在比可接受的低风险水平更大的风险,即可能未被发现的错报连同审计过程中累积错报的汇总数,可能超过重要性错报连同审计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