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和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ppt

113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6934197
  • 上传时间:2019-1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5MB
  • / 1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全生产管理和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和国内外 先进管理经验先进管理经验 北京市精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赵进京 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 管理概述管理概述 序言序言: :安全生产培训的意义安全生产培训的意义 和要求和要求( (后符资料后符资料) ) 第一节第一节 安全生产及安全生产理安全生产及安全生产理 一、什么是安全生产?《辞海》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 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 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即:使生产过程在符 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 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 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 坏的总称 二、什么是安全生产管理?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运用有效的资源,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 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1、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条例、政府令等 2、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 制事故 3 、安全生产管理的范围: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 理、监督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 境和条件管理等 4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企业员工。

      5、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责任制)、安全 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第二节第二节 事故及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及重大危险源的 辨识辨识 一、事故 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 例》,将“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 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事故分为20种 二、事故隐患 根据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暂行规定》,将“事故隐患”定义为:生 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 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 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三、危险 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 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的程度 R = f(F · C) R —— 危险度; F ——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 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四四、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 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可以是一 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可以是 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例:汽油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 中,可能发生泄漏,引起中毒、火灾或爆炸事 故,因此充装了汽油的储罐是危险源 五五、重大危险源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解释是:重大危 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 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列 举了142种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 质和有毒物质的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临界量 第三节 安全及本质安全 一、安全即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 备或财产损失 二、本质安全即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 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 也不会造成事故本质安全有两大功能: 1、失误安全功能:即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 事故或伤害; 2、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 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第二章第二章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 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第一节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 一、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 现的问题即系统原理 二、运用系统原理的4个原则: 1、 动态相关性原则: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变 化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2、整分合原则: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 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 3、 反馈原则:生产条件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必须及时 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4、封闭原则: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 理制度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 。

      第二节第二节 人本原理人本原理 一、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即人 本原理 二、运用人本原理的3个原则: 1、 动力原则: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 ,包括物质、精神、信息三大动力; 2、能级原则: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按照能量的 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 3、 激励原则: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 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第三节 预防原理 一、强调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 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即预防原理 二、运用预防原理的4个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是随机的、难 以预测的;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2、因果关系原则:只要诱发事故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 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 3、三原则:针对造成事故的各种原因,采取三种对策,即 工程技术、教育、法制对策; 4、本质安全化原则: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 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节第四节 强制原理强制原理 一、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 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 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即强制原理。

      二、运用强制原理的2个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当生 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服从安全; 2、监督原则: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 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第五节 应急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能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提前 进行预测警报,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 发生 国发(2010)23号指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 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要 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因此,建立完善企 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已成为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途径 一、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原则和要求 1、及时性原则 “居安思危”提前防范,及时监测和报告最大限 度减少损失 2、全面性原则 体现监测、识别、判断、评价和对策 3、高效性原则 高效率为重要原则,不可失误 4、引导性原则 提醒和引导人们应该怎么做,尊重公民基本权 力 •二、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 1、目标:通过对安全生产的管理进行监测 与评价,警示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 度 2、任务:完成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 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

      3、预警信号及级别 Ⅰ级预警:红色,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 Ⅱ级预警:红橙,表示安全状况严重威胁 Ⅲ级预警:黄色,表示事故在上升阶段 Ⅳ级预警:蓝色,表示安全生产处于正常状 况 第三章第三章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 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 一、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 1、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 政府的法规、标准为依据 2、以生产、经营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事故 教训为依据 3、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依据 二二、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 1、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只有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才 能有效调动单位的所有资源和各个方面的关系 2、安全第一的原则生产过程中,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各 项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安全生产和工程进度、经济效 益等的关系 3、系统性原则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建立涵盖全员 、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规章制度 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即建立安全规章制度起草、审核 、发布、教育培训、修订的严密的组织管理;安全规章 制度编制要做到标准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三、安全规章制度的编制和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制定安全规章制度的 制定、修订工作计划。

      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一 般包括以下五个流程 1、由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部门负责起草 2、规章制度草案在送交相关领导签发前征求有关 部门的意见 3、由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门,对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 的符合性进行审查;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安全生产委 员会会议进行讨论 4、技术规程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由分管安全生产的负 责人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类安全规章制度应由 主要负责人签发 5、采用固定的发布方式,如通过文件形式、内部办公网 络发布等 安全规章制度日常管理的重点是执行过程 中的动态检查,确保得到贯彻落实 四、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 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 体系,一般由综合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设 备设施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四类组成 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 (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5)安全措施和费用管理制度 (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8)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9)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 (10)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1)应急管理制度 (12)安全奖惩制度 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 (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 (4)特种作业及特殊作业管理制度 (5)岗位安全规范 (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三同时制度 (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 (5)安全操作规程 4、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3)工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节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和意义 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 2、体现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 原则;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增强各类人员、各职能 部门的责任感;明确各类人员、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4、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义: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和安 全生产法规;使各级各类人员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 (2)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3)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 止形式主义; (4)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制定、落实,并应适时修订 ; (5)有配套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 任制的真正落实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的同时必 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的各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工 作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人人有责的制度 1、从上到下,从主要负责人到岗位工人的安全生 产职责; 2、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安全工作 全面负责,其职责为: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即使消除生产安全 事故隐患; •组织指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3)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按职责分工组织有关 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安全 生产工作负责;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 全生产工作。

      (4)班组长:全面负责班组的安全生产,贯彻执行本单 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工人遵章守纪 (5)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接受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遵章守纪 第三节 安全生产的保障 一、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 1、从事危险性较大的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机 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