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打开初中记叙文作文选材的第三只眼.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0582940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打开初中记叙文作文选材的第三只眼——闲话寄情于物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夏智“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文章的结构要有变化;二是在表情达意上要讲究含蓄在表情达意上要做到含蓄、有蕴意,寄情于物应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这样的文章不是空洞的在写情,而是把自己的感情寄予在一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之上,从而使文章具有一种形象美、含蓄的美、蕴藉的美在我看来,借物抒情这种选材思路,应该是我们今天中学生记叙文选材的比较理想的做法,写物,通过对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特征的描写,并关联起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这样的写作不仅有创新,也容易写出有韵味,有寓意的文章,和单纯的写人、写事的文章相比,这样的文章自然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我们可以说,写物,应该成为我们中学生选材的第三只眼古人是很懂得运用这种方法的,像欧阳修的《秋声赋》、周敦颐的《爱莲说》等,都是令人百读不厌的作品古代诗歌中,寄情于物的作品更是比比皆是,如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咏柳》、陆游的《咏梅》等等,无不是爱不释手的千古绝唱我个人认为,这种取材的方法在今天的作文写作中,仍然不失为一种比较优秀的选材方法就今天中学生作文写作的构思选材来看,我们的第一只眼会放在叙事上,第二只眼会放在写人上。

      比如这次期中考试,初三年级有这样一个命题:“那一个早晨”,我了解到,相当多的学生写了在某一个早晨自己做的或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情,如写母亲给自己做早餐,感受到浓浓的母爱这样的选材,我认为就缺少思考母亲给你做早餐,应该说年年如此,天天如此,你写这个早晨你母亲给你做早餐,你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那么你过去难道就没有这样的发现和感受吗?在审题过程中,题中的“那一个”你是怎样认识的?有的同学还写到了,到学校了,自己的作业落在家里,打让爸爸给送过来,本来想到会遭到父亲的一顿臭骂,没有想到父亲一句抱怨也没有,写出了父亲看似对自己的学习不关心,实际上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学习应该说,这个构思,看起来很好地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其实不难看出,在审题上,也是没有很好突出题目“那一个早晨”中“那一个”和“早晨”两个特定词语要求写的内容这个写父亲给你送作业的文章,写出来的不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事件,放在他时、他地依然成立而且,在实际评判作文中,这样的文章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套一个写人的文章就“早晨”来说,你文章中所写的内容一定是早晨特有的,这个事件或情境只有早晨才有,在别的时间和别的场合是不成立的写母亲做饭,写父亲给自己送作业,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场合,它同样成立,这样的写作内容,严格意义上说,就是有些偏离题意的。

      题目中的“那一个”更是要你写出你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早晨独特的认识和情感,你在作文中没有很好体现,就不能说是很好地扣题写作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写作立意点,用好选材的第三只眼,能为我们的写作增添不少亮色就以“那一个早晨”为例,早晨特有的景物,我们能观察到的,能写进作文中的,就有很多春天,早晨你在小路上漫步,你看到了挂在草尖上的露水,尽管生命是那样短暂,但她汲取着阳光,在即将告别这个世界的一刹那,她投给这个世界的是美丽的七色光,你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夏天,你早晨漫步海滩,太阳像一个大火球,在海面上跳跃着,在和海水嬉戏一番后,一下子跳出了海面,你感受到了生命的跃动的魅力:深秋,早晨,你走进原野,在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你看到了高挂在西天云际之间的那一弯月了,你可以感受到她的留恋不舍,你当然也可以感受到她的恬淡;冬日的早晨,你推开房门,院子里落满了白皑皑的雪,她们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来到这个世上,用她们的洁白在清洁着这个世界,也许此时,你的心情除了惊喜,还有崇拜……那一个早晨,你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认识了自然中的一物,写出了的一情,我想这就够了,大自然之物丰富的内涵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无穷想象。

      因此,在构思和选材过程中,需要我们睁开第三只眼,向自然之物去追寻我们的协作点例文一风,可以穿越荆棘一考生生命如风 好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狄金森把人生描绘成篱笆墙的内外,我们一层又一层地爬过事实上,这层层篱笆缀满荆棘,我们通过时,往往遍体鳞伤,身心俱毁这时,你看到,我在墙外千萦百折,不屈地呼啸而过,空气中凝结下壮观的痕迹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来过,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丛林 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些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吹过我们的树林或许垂问远古,能把生命如风的真谛领悟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洲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

      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文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梵高看见了风他在向日葵田地中懒散地躺着,纠集于一个难解的疑问与痛苦;耗尽心血的画作,竟是一幅也无人理解,一幅也卖不出去!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无人欣赏自己的艺术好比无人重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被劝视、被鄙视的痛苦!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是最大的挫折! 幸而他看见一阵风穿过向日葵田地那阵风被阻挡了,发出愤怒的吼叫然而它们向前!向前!全然不顾被招摇的枝干划破的身躯,它们成功了 于是他也成功了 《向日葵》等画作在他死后不久,直至今日,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 …… 关于风的故事太多 在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一座又一座沉默的荆棘林时,相信很多睿智的眼睛看到了它在昭示什么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唯有学习风,我们才能藐视一切挫折,让痛苦烟消云散,让快乐洒满旅途! 我们看到,这篇考场作文,作者以风为载体,寓情于风,表现了自己要“学习风”,“藐视一切挫折,让痛苦烟消云散,让快乐洒满旅途”的坚定信念首先打造了一个韵味十足的标题亮人眼眸,而且还以风设喻,紧密扣题,拟就了一个充满诗意,饱含哲理的开头。

      然后,作者审视历史,评说古今,议论中外,表明自己钟情于风的理念相信“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也就是唯有风,才有藐视挫折,化解痛苦的精神和意志,才能让快乐洒满生命的旅途所有这些,均是通过风来形象传达的,从而使得这种思想感情显得形象而具体应该说,这篇作文的成功,很大一点就在于他在构思选材的时候,就打开了选材的第三只眼,把写作内容定位在对自然景的描摹上,通过“风”来表达自己的生活观,生命观,很好体现了他的作文构思选材视角的独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