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的台风.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87559915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历史的台风 历史的台风篇一:历史上的台风4 追忆往昔热带气旋的足迹之十一:Camille——大西洋的奇迹,能否再来?(转 载)2009年9月1日东莞气象局 飓风6903L(Camille卡米尔)NHC:165KT--905HPA 北大西洋是个难得长草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能够让她引以为傲的事物上个世纪60年代末,卡米尔的横空出世让北大西洋再次证明了她能够让他人瞠目结舌的实力——那不仅仅是在海上称霸的专利,更是热带气旋在陆地上的横行霸道的权力 灾难的酝酿,总是静悄悄的,因为它不想被别人知道 1969年8月5日,像往常一样,一个热带扰动的原型在非洲大陆上生成,移入北大西洋,开始它茫茫的征途4日之后,也就是8月9日,这个热带扰动已经漂移到了李华德群岛5日之后,也就是8月14日,空军的飞机在开曼群岛附近侦察到这个热带扰动闭合的低层环流中心——此时还不算晚,虽然它们的第一报就已经是50海里的风力 也许连卡米尔自己也没有觉察到,等待着她的,是一顶谁都想要却谁都要不到的皇冠而这个皇冠,却恰恰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在广袤温暖的加勒比海,有谁能做不到? 卡米尔的运气也许比卡特里娜要好,纵使它有着一个漫长的游荡期,可这也无法阻碍她问鼎宝座的决心。

      很快,升格的那天,卡米尔已经迅速增强至100海里古巴是幸运的,卡米尔没有以她的本色洗礼古巴 也许墨西哥湾真的是热带气旋的天堂古巴地形对卡米尔的伤害仅仅是将它的强度降至85海里但这一切都没有所谓,短短两日之后,也就是8月17日,卡米尔的中心气压已经降至905百帕斯卡,NHC也毫不犹豫地给出了165海里的至高评价,这个纪录在有记录以来的北大西洋飓风史里面仅有11年后的Allen与之共享 增强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也许这是个很弱智的问题对于卡米尔而言,她的目标已经实现,然而她最远大的理想,就是做到每一个热带气旋都应该做到的事,那就是无情的摧毁下一站,密西西比?? 卡米尔横过路易斯安那洲南端,进如密西西比的圣路易斯湾,创下了909百帕斯卡的最低气压记录,该气压记录为劳工节飓风之后最低的实测气压,直至今日仍然无法被打破卡米尔登陆前仍然被认为是一股五级飓风,密西西比航天中心记录到139海里的最大阵风,此时实测气压仍达950百帕斯卡,卡米尔的飓风级别直至登陆后10个小时仍在维持很快卡米尔便转向东移动,快速减弱,沿途为多个州县带来大雨同时,卡米尔仍受墨西哥湾暖气流的支持,出海之后更增强为一股60海里的热带风暴,但很快便转化为一股温带气旋。

      卡米尔做为一股强大的飓风,为墨西哥湾沿岸的大部分州县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及破坏卡米尔为多个州县带来了猛烈的冰雹天气,多个区域受灾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而同时,卡米尔在美国造成大约14.2亿美圆(约合今日91.4亿美圆)的经济损失,这个纪录直到36年之后,才由飓风卡特里娜刷新 在阿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弗吉尼亚,飓风一共造成了约296人死亡,8931 人受伤,5662间房屋完全倒塌,逾13915家住户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卡米尔的风暴潮为墨西哥湾石油业带来了1亿美圆的损失,卡米尔也是北半球最大风暴潮旧纪录的保持者,该纪录为24英尺,直至36年之后,飓风卡特里娜以压倒性胜利刷新了北半球最大风暴潮纪录 在古巴,三人在卡米尔的吹袭之中死亡,记录到的雨量达到10英尺路易斯安那州记录到93海里的阵风,经济损失达到3.5亿美圆(约合今日18.5亿美圆)阿拉巴马州以商业上的损失较多,佛罗里达州则深受风暴潮的影响,广泛地区水深至3-5英尺密西西比州则记录到24英尺的风暴潮,大部分街道浸没在海水中,并完全被毁 36年之后,飓风卡特里娜以极其相似的路径再次袭击了这一个区域,刷新了多项由卡米尔创下来的记录。

      这让卡米尔黯然失色,但是它可以瞑目,因为它已经创下了909百帕斯卡,165海里的登陆记录,有哪个能让它不感到满足? 卡米尔的一生的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就连它的名字也不例外一个在北美飓风中心工作的人将他刚刚在高中毕业的女儿“Camille·Hope"的名字Camille加入当年的热带气旋命名表内,也那么凑巧,以这个名字来命名的热带气旋竟然为美国带来了如此之大的创伤,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无心之举而已 追忆往昔热带气旋的足迹之十二:1970年11月12日:这一天上帝哭了(转载)2009年9月1日东莞气象局 旋风7015B(无名)JTWC:105KT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旋风这个名词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时不时接触到诸如旋风起尘沙之类的琐屑;而说它陌生,又是因为旋风在气象界的确切定义至今少有人知旋风,是全球通用的热带气旋的简称,由于台风已成为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俗称,而飓风是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专利,这吸引着全世界绝大多数眼球的三大海域就没有旋风的名字;旋风的名字只在其他大洋能够找到栖身之所不过,这显然没有妨碍旋风一次又一次地与我们所熟知的台风和飓风一起冲击着我们脆弱的滨海,尽管这些血与泪的记忆似乎只能永远潜藏在世界的尽头。

      当超级台风南茜揭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太平洋台风大入侵的序幕后,世界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多灾多难的远东地区然若要问在这十年中热带气旋在哪个大洋杀人最多,印度洋却以其旋风的狂野杀伤之势远远凌驾于西太平洋之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这原本是一家人的难兄难弟在数场大旋风的猛烈袭击下失去了至少五万五千多有案可查的生命人们不会相信一年中拥有不到一个季度黄金岁月的印度洋能够创造比西北太平洋的暖池更为猛烈的风暴,但南亚次大陆的一穷二白却留给了为数不多的旋风致命的机会然而,正如在今天卡特里娜早已把同年的斯坦在中美洲更为惨烈的灾难从我们的记忆中清除一般,60年代的穷国也只能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所以上帝只能在七十年代揭幕之际选择流泪,一似人 类永恒的不公平始终都在刺痛着造物主敏感的心灵 1970年11月初,印度洋南部酝酿多时的热带扰动在12.1N-86.3E加强成热带低压,这个位置距离她东西南三面的陆地都不到一千公里新生的热带低压乃至热带风暴和旋风都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已湮没无闻的编号15B,而北印度洋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给予土生土长的风暴以迟来的命名只不过,风暴的留名是以她的狂野而深入人心的,15B在随后一周里度过的传奇一生便让她以另外一个虽不风靡全球却在当地耳熟能详的名字而永垂史册。

      深秋的印度洋已然没有了西南季风的强大暖流,但季风的退却也为南亚近海营造了微弱风切的难得境遇随着她闲庭信步地悄然北上,三面封闭的北印度洋也预示着她终究将以登陆结束她短暂的一生,唯一剩下的悬念就是她会让哪里陷于其不期而至的突袭;因为三十多年前的印度和孟加拉并没有如今天般完善的预警系统,而落后的经济所无法支撑的应急机制也让这片地势低洼的平原处于毫无设防的险境 ???? 风、雨、潮,是热带气旋的三大杀手;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它们会发挥不同的威力平原怕风,山区怕雨,而沿海的低地是风暴潮发威的最佳场所在有明确记载的历史中,风暴潮在三板斧中造成了最严重的人员伤亡,而印度洋恒河口正是风暴潮最典型的重灾区喇叭形的海湾实在太有利于潮水的堆积,而历史上的旋风也频频在这一地区杀人无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经济的迅速崛起并没有给这边远落后的土地带来变革,世世代代受着贫困煎熬的农民也只能一如既往地祈求上苍的保佑 ???? 15B初期的路径是较为偏西的,尽管她的势力在不断膨胀,恒河三角洲也仍有希望暂时摆脱这永远的宿命如果当时的人们能像今天一样坐在家中轻而易举地追随着旋风的行踪,那么他们一定会在15B慢腾腾的脚步面前受尽煎熬。

      但11月11日,随着已加强到顶峰的15B逼近加尔各答,一次新的洗礼看来已经迫在眉睫好在倘若15B一直北上的话,她所光顾的海岸仍不是印度洋最致命的死穴,尽管四十年前另外一次旋风在这里让三十万人永沉海底和大多数印度洋旋风一样,15B拥有苗条的身材和缓慢的移速,这对她在海边掀起惊天狂潮是颇为不利的,加上她在登陆前夕已从巅峰逐渐滑落,15B似乎又要转为平庸但风云突变永远是大自然无穷魅力的一部分,随着她在11月12日拂晓向东北的转向和突然加快了一 历史的台风篇二:史上最强台风 【字体:大中小】2013-11-1008:05:39来源: 东方早报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9日,菲律宾塔克洛班,台风过后一片狼藉 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强的台风“海燕”当地时间8日凌晨登陆菲律宾,肆虐菲律宾 多个城市 按照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的说法,至少138人死亡、14人受伤和4人失踪,全 国受灾人口达428万余人但菲律宾红十字会表示,在两个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已接到超过1200例死亡报告 昨日凌晨,“海燕”进入中国南海海域,中国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要 求各地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不亚于2004年大海啸 当地时间8日凌晨4时多,“海燕”从菲东海岸登陆,然后由东到西横扫菲中部 多个地区,带来狂风和暴雨。

      菲律宾气象部门表示,登陆时,“海燕”持续风力每小时235公里,阵风时速达275公里 “海燕”以最强风力登陆菲律宾,级别被定为最高的5级9日,“海燕”减弱至 4级,持续风力每小时175公里,阵风时速210公里,逐步远离菲律宾,朝着越南方向移动预计10日早些时候登陆越南中部地区 菲律宾红十字会昨日表示,已经接到了1200个死亡报告该机构称,在受灾最严重的中部城市塔克洛班至少有1000人死亡而在台风登陆地萨马岛有200人死亡然而,由于很多地区的通讯与交通设施被完全破坏,准确估计死亡人数十分困难 菲律宾红十字会秘书长格温德琳·庞对媒体表示,随着更多救援人员抵达被台风切断与外界沟通渠道的边远地区,死亡人数可能还将会急剧增加他表示,最先遭受“海燕”袭击的东萨马省吉万镇仍“失去联系”,当地大约4万人灾情不明 当地媒体称,受灾最严重的塔克洛班市几乎所有道路不是被洪水全部淹没,就是被台风刮倒的大树以及电线杆所阻挡,房屋的碎片随着强台风随风飘扬,尸体用塑料布草草覆盖横陈在大街上 前往塔克洛班市的联合国灾难评估协调团队负责人塞巴斯蒂安·斯坦帕对媒体表示,“海燕”带来的毁坏程度不亚于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当时,海啸造成了超过17000人死亡。

      车就像杂草一样散在街上,房屋的碎片被吹得到处都是 菲律宾民航局副局长约翰·安德鲁斯说,“尸体躺在街上??机场完全被毁坏”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发言人雷伊·巴利多说:“几乎所有房屋受损,许多是完全被毁仅有少数保留下来,但部分受损 菲国家减灾委员会9日6时发布最新灾情通报称,受“海燕”影响,37个省份近80万民众被转移 因水运和航空运输中断,塔克洛班的救援受阻菲律宾军方9日晨动用两架C-130运输机向当地运送救援物资军方发言人拉蒙·萨加拉表示,1.5万名士兵已派往灾区 全球变暖增大台风威力 这场台风被视作菲律宾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强台风实时播发全球天气信息的网站“地下气象台”负责人、气象学博士杰夫·马斯特斯对媒体表示,“海燕”是有史以来的第四大强台风,仅次于1961年的超强台风“南希”,同年的“紫罗兰”,以及1958年的“艾达” 长期为《华尔街日报》供稿的气象学家埃里克·霍特豪斯甚至表示,在“海燕”这样级别的台风面前,传统的“德沃夏克卫星云图台风强图分析法”已经失效简单来说,这样的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像‘海燕’这种强度的台风 目前学界公认的结论是,太平洋出现越来越强的热带气旋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

      英国《卫报》援引一份跨政府委员会提交的气候变化特别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