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必修三得太好了.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yh****1
  • 文档编号:215777487
  • 上传时间:2021-1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笔记(精华版)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1)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2)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泼和受重视(4)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私学〕出现2、“百家争鸣〞的含义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各不一样,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一样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开展规律的探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3、“百家争鸣〞意义〔1〕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开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开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早期儒学思想家的思想1、孔子〔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开展〔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2、孟子〔1〕思想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展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2〕影响:对儒家思想开展有重要奉献3、荀子〔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展深入的讨论〔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三、其他学派的主要思想1、道家〔老庄之学〕〔1〕老子“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2〕庄子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3〕影响老庄崇尚自然,主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法家〔1〕悝在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2〕商鞅在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

      〔3〕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事异那么备变〞〔4〕影响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3、墨家〔1〕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奉献〔2〕影响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社会贫困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2〕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3〕影响①积极作用: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②消极作用: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从“无为〞到“有为〞〔1〕原因①汉初的休养生息使汉朝经济恢复开展,国力日盛〔根底、条件〕②社会潜伏着危机〔 王国问题 诸侯势力膨胀 ;土地问题 阶级矛盾锋利;边境问题 匈奴为患〕〔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开展的形势 稳固统治〔3〕主要措施①政治上 ——公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局部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②军事上——对匈奴采取强硬政策北击匈奴 卫青 霍去病③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④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提出者:董仲舒〔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2〕董仲舒的生平生活在文帝、景帝、武帝时代,大学问家,三次应对,得到武帝赏识著作:"春秋繁露" "天人三策"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十分著名,他的各项学说都可以从"春秋"中找到根据,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权威来自"春秋",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秋繁露"的缘故〔3〕奉献〔其思想特点〕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思想主〔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中央集权需要〔2〕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加强君权需要〔3〕提出“三纲五常〞,——为人处世标准3、影响〔扭转局势 付诸实行〕董仲舒的思想主,对于扭转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承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三、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1〕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他规定,地方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当中央任官,甚至还擢升平民、儒士为相这明显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稳固了封建统治根底,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局部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珍贵的借鉴和启迪〔2〕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教育方面: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设立地方学校进展儒学教育〔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2〕设立太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3〕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3、独尊儒术的结果——正统思想 文化主流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第3课 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1、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儒学地位动摇的原因:从汉末到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疑心;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对儒学的冲击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1〕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又称“三教合一〞,主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开展,开场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1〕先声——愈〔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二、程朱理学1、理学〔1〕概念: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2〕兴起的社会条件: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开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开展的结果;从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根底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1〕二程理学〔北宋〕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那么,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那么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表达,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表达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表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③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程、朱主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

      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格物是致知的根底,致知那么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致知是指通过格物到达对于天理的真知〔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严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②“格物格致〞的深化:“物〞的概念——“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形成“朱子学〞〔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三、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2、陆九渊的“心学〞主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③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心就得天理3、王阳明的“心学〞主〔1〕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四、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拟1、共同点:〔1〕容一样: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一样:①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2、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展心的反省,克制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第4课 明清之际活泼的儒家思想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泼的主要原因1、经济上:商品经济活泼、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有所开展,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和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阻碍〔根因〕2、 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锋利,人民起义不断;3、思想上:宋明理学僵化,束缚思想、扼杀个性;4 、阶级关系上: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开展商品经济,反对封建束缚;二、明朝后期进步思想家贽“离经叛道〞贽自称“异端〞,代表作——"焚书""藏书"1、贽的主要思想主〔即:贽“离经叛道〞的表现〕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②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不应脱离根本物质生活去谈仁义道德③反对男尊女卑和封建礼教,主个性解放2、对贽思想的评价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色彩②他的思想,直接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思想的产生③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叛逆色彩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三、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三人共同的生活背景〔1〕三人都生活在明末清初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剧烈的动乱年代〔2〕都参加过抗清斗争〔3〕都隐居著书立说2、三人各自的代表作〔1〕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2〕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