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讲美索不达米亚.ppt
33页第三讲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和波斯文明 一、比较与埃及文明的异同 £“美索不达米亚” Mesopotamia,来自希腊语,意指“两 河之间”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指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 拉底河之间的文明有时,人们也称为古代西亚文明 ,但涵盖的地理范围要更广阔,包括从波斯湾到亚美 尼亚山地、从伊朗高原到叙利亚这样广袤的地区,即 受到两河之间产生的那种文明同化的地区人们常常 将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相提并论,因为它们有许 多相似点:这两支文明几乎一样的古老,它们都有各 自的文字系统,它们都孕育于大河流域,它们都从城 邦国家过渡到统一的强大的帝国,都实行君主专制统 治,它们也都在数学上和天文学上有自己重要的成果 但是,美索不达米文明在许多方面都与埃及文明不 同不同点:£1、在地理上,两河流域没有尼罗河那么富饶这两条 河都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群山之中,分别向东南 注入波斯湾在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 体以今日的希特-萨马腊为界,北部叫亚述,南部叫 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部分:尼普尔(今 努法尔)以北叫阿卡德(Akkad),阿卡德地区的居民 称阿卡德人;尼普尔以南滨临波斯湾口的地区叫苏美 尔(Sumer),苏美尔地区的居民称为苏美尔人。
两河 流域尽管非常肥沃(处在肥沃的“新月形沃地”的东翼 ),但灌溉不可或缺 另外两河流域不是像尼罗河谷 那样是块相对封闭的地区,该地区易遭侵略 £2、在政治上,它没有像埃及文明那样有较长 时间相对稳定的发展,它的政治史曾有几次比 较突然的中断文明起源于苏美尔人,但几百 年后,被阿卡德人征服,稍后又获得独立约 公元前1950,被闪米特人的一支征服,两河流 域进入古巴比伦时期古巴比伦帝国在公元前 1650年又被喀西特人推翻,随后落到了亚述人 手里,成为亚述帝国的一部分当亚述帝国衰 落后,闪米特人的一支迦勒底人在公元前621 年建立新巴比伦国,但新巴比伦历时不到一百 年就被波斯人灭亡了£3、思想和宗教观念上的区别埃及文化着重 伦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则着重法律埃及的 人生观一般(中王国时期除外)是泰然处世, 顺乎自然相反,美索不达米亚的人生观则是 阴郁消沉、忧心忡忡埃及人相信长生不老, 用很多精力来准备将来的生活,但与之同时的 美索不达米亚人却是只顾眼前,对在阴间的祸 福不抱多少希望最后,尼罗河谷的文明以多 神教为主,但已有一神教的倾向,并多讲社会 正义而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的文明则带 有较多的利己主义和讲求实惠的性质。
它的宗 教很少超出原始多神教的阶段,它的艺术也很 少具有象埃及人天生的素养和个人的能力 £4、在经济活动方面,两河流域的商业贸 易更为活跃,因为两河流域本土缺乏木 材和矿藏,所需的矿石和木材须靠进口 二、苏美尔文明的贡献 £1、苏美尔的政治演进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 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个文明到公元前 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 乌鲁克等各城市国家为了争雄称霸,相互征战大大 削弱了苏美尔人的力量,使他们臣服于闪米特( Semitic People,也译作塞姆人)人闪米特人的著名 领袖萨尔贡(意为真正的国王)一世建立阿卡德帝 国,苏美尔文明从城邦国家过渡到统一王国时期但它 的寿命短暂(历时280年)来自伊朗的新入侵者打败 了萨尔贡一世的孙子,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又一个个 重新出现,直到乌尔城邦崛起,再一次统一各城邦, 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史称乌尔第三王 朝)这一帝国从公元前2113到2006年,维持了一个 世纪£2、城市文明苏美尔文明实际是城市、城邦 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早 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 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 、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捷姆迭特·那色等。
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 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公元前3500- 前3100年,两河流域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 进一步加快了,到公元前 3100~前 2800年, 两河流域南部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邦即城 市国家,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 什、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 帕 尔等£3、文字的发明苏美尔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 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考古学家在基什附近的 奥海米尔土丘发现了一块约在公元前3500年的 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是两 河流域南部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两河流域书 写的材料是用粘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笔是用 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做的,削成三角形尖 头,用它在半干的泥板上刻压,留下的字迹笔 画很自然地成了楔形,因此称为楔形文字( cuneiform)写好后的泥板晾干或烧干,长期 保存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楔形文字,经过演变 ,被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承 袭,并随着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而传播到整 个西亚 £4、苏美尔人的科技发明和成就: £(一)、车轮的发明者它发明于苏美尔时代 初始之际(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可 能是受陶轮的启发突发此想的,因为早在公元 前4000年左右的伊朗轮子就已用于制陶业了, 并在大约五百年后由伊朗传入苏美尔。
£(二)太阴历他们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 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 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 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 是他们又创立了设置闰年的办法 £5、艺术苏美尔人在建筑方面也达到了古代 很高的水平,最主要的建筑遗迹是塔庙由于 两河流域没有巨大的花岗石,苏美尔人以用砖 块建造塔庙苏美尔人习惯于在旧神庙原址上 建新庙,因历代续建,神庙地基变成了多层塔 形的高台,顶端供奉着神龛这种高台建筑, 叫“吉古拉特”(Ziggurat)£苏美尔人在造型艺术上早期以小型雕塑和镶嵌 艺术为主出土的金制的匕首和头盔、祭司组 雕、公牛头和画板(牛头竖琴) 、“乌尔军旗” (standard of Ur)等,堪称当时的典范后来, 苏美尔人偏重于较大型的雕像和浮雕(纳拉姆 辛石碑) £6、宗教苏美尔人的宗教发展程度不高,但 宗教在他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崇 拜许多神,如天神(安努)、地神(恩利尔) 、水神(埃阿)、太阳神(沙马什)、月神( 苏美尔人称南那,阿卡德人称辛)、女神(伊 什塔尔)等苏美尔宗教有一个令人值得注意 的特点:它不主张有什么极乐的和永恒的后世 。
由于宗教在苏美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祭司 在当时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祭司和管理 人员(这两个词往往意义相同)需要学习楔形 文字,因而神庙区内附设有学校,教授楔形文 字和祭司等级需要掌握的其它知识,苏美尔的 这些学校是现知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学校 三、古巴比伦文明£1、古巴比伦建国历程与政治制度 £2、经济发展与社会等级 £3、法律 £4、文学 £5、科学成就 £1、古巴比伦建国历程与政治制度在美索不达米亚历 史上,苏美尔时代之后出现的是古巴比伦时代(约公 元前2000年到约1600年)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人之 间的不同:地理和语言(重心却北移到了阿卡德,而 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以新建的巴比伦城为中心此外 ,在古巴比伦时代执美索不达米亚之牛耳的各民族讲 的是属于闪族语系的语言阿摩利特人在公元前 2000年左右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在阿卡德各地区定居 下来两个半世纪之后,阿摩利特人征服了苏美尔全 境,他们所说的闪族方言也取代苏美尔语成了美索不 达米亚口头和书面语言古巴比伦帝国的缔造者是第 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1750年)古巴比 伦时期,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2、经济发展与社会等级。
古巴比伦时期,两 河流域已进入青铜全盛时代,农业、手工业和 商业都有新的发展从农业方面来看,灌溉事 业的发展尤为突出汉谟拉比在位第33年开凿 的运河规模最大它能为尼普尔、埃利都、乌 尔、拉尔萨、乌鲁克等供应永恒而充足的水 从手工业方面来看,手工业行业增多,仅汉谟 拉比法典提到的手工业行业就有10种从商业 方面来看,当时国内外贸易都很发达,巴比伦 、西帕尔、尼普尔、拉尔萨等城市都是重要的 商业中心王室和神庙仍然控制着商业,王室 和神庙有商业代理人达木卡,其下有助手零售 商沙马鲁白银已成为物价计算的标准古巴 比伦社会内部存在着比较鲜明的等级制度当 时人们被分为阿维鲁、穆什根努、奴隶三个等 级£3、法律古巴比伦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法律传 统,将原苏美尔人的法律改头换面,在汉谟拉 比王统治时期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著名 的《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古代第一部最 完备的成文法法典的几个主要特点:£ (1)施行同态复仇法,即奉行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的原则2)阶级歧视;(3)施行 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4)颁布 许多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定;( 5)具有现代人之前各民族的共同特点——对 过去、现在和将来持静止的观点。
£4、文学古巴比伦时代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吉尔伽 美什史诗》(关于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 的故事)这 部史诗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 的愿望,也表现了人总不能战胜自然规律和死亡不可 避免的思想所以这位渴求永生的英雄最后不得不承 认,他应及时行乐,不要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吉 尔伽美什,你将漂向何方?/你所追求的永生,永远 无法得到,/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相伴 /…··吉尔伽美什,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凝 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人应关心的 ,唯有这些事£古巴比伦人将苏美人关于大洪荒和人类产生的传说, 整理成完整故事这反映在巴比伦的神话作品《阿特 腊哈西斯(Atrahasis)》中 £5、科学成就古巴比伦继承了苏美尔人在数 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成果,并有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1800年左右,古巴比伦神庙的书吏使用 了乘法和除法表,以及计算平方根、立方根、 倒数和指数的表格我们现代生活中一个基本 的东西就是从先前的古巴比伦数学中肇源的, 即一天分为两个12小时,每一小时分为60分钟 ,每一分钟分为60秒而从那时以来西方的所 有文明都继承了古巴比伦人的“十二进制”的计 时方法。
四、亚述帝国£在汉穆拉比时期之后,古巴比伦帝国即渐趋衰落,终 于在公元前1650年被喀西特人推翻随后出现了一个 历时六百年的倒退时期最后亚述人崛起,重新恢复 繁荣文明亚述人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大约800多公 里以外的底格里斯河上游亚述高原建立了一个小王国 ,约公元前1300年,开始扩张,很快控制了两河流域 北部地区公元前10世纪,推翻了喀西特人在巴比伦 尼亚的残余势力公元前8至7世纪,帝国在萨尔贡二 世(公元前722-705年)、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5- 681年)和阿述巴尼帕(公元前668-626年)的治理下 达于鼎盛帝国的版图扩大到北起亚美尼亚高原、南 临波斯湾、西抵地中海沿岸和埃及、东接伊朗,地跨 西亚、北非,将两河流域南部和埃及这两大文明中心 置于亚述的统治之下 £1、军事体制 亚述帝国时期, 亚述拥有当时世界 上最优良的军事体制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 (Tiglathpileser III)时,亚述开始实行募兵制,把常备 军分为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 、辎重兵以及工兵等专门兵种军队装备由国家供应 ,配备有铁制的刀枪、弓箭、盔甲、战马以及攻城用 的冲城器和投石机。
还利用充气的皮囊做渡河用具 为了攻占城市,亚述军队先用特制的投石机向城里射 击石弹和燃烧着的油罐,接着在铁甲的掩护下,把包 有铁片的尖头大柱即冲城器推进到敌人的城垣底下进 行撞击,以打开缺口如冲城器仍不能奏效,亚述军 队就动用工兵挖掘地道以攻陷城池这样,亚述军队 就成了一支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令人可怖的 军队亚述帝国霸权的建立,与它实行的当时的先进 军事体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