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川东北地区陆相烃源岩评价.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8099019
  • 上传时间:2022-06-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9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川东北地区陆相烃源岩评价    陈帆摘要:中原油田在川东北地区有普光和通南巴两个勘探区块,但在陆相地层尚未取得勘探突破,为了弄清这两个地区陆相地层的资源潜力,系统采集陆相千佛崖组、自流井组、须家河组烃源岩岩心、岩屑和露头样品,开展了烃源岩的评价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川東北地区J2q烃源岩TOC整体在0.5%~2.0%之间,好烃源岩占比1/3左右,有机质类型以II2-III型为主;J1z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与千佛崖组相似,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T3x烃源岩TOC整体较高,近50%烃源岩TOC≥1.0%,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2)通南巴地区陆相烃源岩已演化至过成熟阶段(即干气阶段);普光地区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差异较大,现今埋深较浅(<3500m)的地区处于高-过成熟度阶段,现今埋深较大(>3500m)的地区处于过成熟阶段关键词:川东北;烃源岩1.概况四川盆地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产气区,川东北地区主要包括川东坳陷的通南巴构造带、川中平缓构造带及川东断褶带等构造单元从钻井的钻遇情况来看,该地区陆相地层自上而下主要发育千佛崖组(J2q)、自流井组(J1z)和须家河组(T3x)三套潜在烃源岩层系。

      不同层系不同类型不同构造部位的烃源岩在生烃潜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此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2.烃源岩特征2.1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J2q烃源岩TOC分布整体呈正态分布规律,TOC<0.5%样品占25.7%,0.5%≤TOC<1.0%样品占38.2%,1.0%≤TOC<2.0%样品占32.9%,TOC≥2.0%样品占3.2%从数据统计结果可知,J2q烃源岩主要以中等-好烃源岩为主,各占比约1/3J1z烃源岩TOC分布整体呈阶梯式快速降低的规律,TOC<0.2%样品占58.9%,0.2%≤TOC<0.5%样品占21.9%,0.5%≤TOC<1.0%样品占10.4%,TOC≥1.0%样品占8.7%从宏观的统计结果来看,J1z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J2q差,主要以非烃源岩为主,中等以上烃源岩仅占比19.2%T3x烃源岩TOC整体较高,TOC<0.5%样品仅占16.9%,0.5%≤TOC<1.0%样品占36.6%,其余46.5%的样品TOC≥1.0%TOC≥1.0%的泥岩样品,TOC主要分布在2.0%~6.0%,碳质泥岩TOC主要分布在6%~30%,平均15.6%,煤岩TOC主要分布在50%~70%,平均57.3%。

      2.2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特征川东北普光地区和通南巴地区有机质类型存在一定差异从干酪根碳同位素的测试结果看,普光地区J2q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占比达55.10%,II1型和和II2型烃源岩发育,分别占比32.65%和12.24%从显微组分镜检的结果来看,有机质类型以II2型为主,占比57.89%,其次为III型,占比26.32%,发育部分II1型,占比15.79%总体来看,普光地区J2q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以II2-III型为主,发育少量II1型有机质J1z烃源岩样品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占比70%~80%,发育少量I-II2型有机质T3x须家河烃源岩以II2-III型有机质为主,露头样品的测试结果则以III型为主,发育少量II1-II2型通南巴地区的测试结果均显示J2q烃源岩为III型有机质J1z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I型;露头样品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占比80%~90%,其余为II2型;T3x有机质类型以II2型为主,同时发育II1型和III型有机质综合分析,川东北地区地区陆相地层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均以III型为主,局部发育有II1-II2型烃源岩2.3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川东北地区陆相烃源岩实测Ro与深度相关性较好,整体表现为随深度增大Ro升高的规律。

      但受构造演化历史不同的影响,不同构造带烃源岩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通南巴地区陆相烃源岩已演化至过成熟阶段(即干气阶段);普光地区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差异较大,现今埋深较浅(<3500m)的地区处于高-过成熟度阶段,即凝析油/湿气-干气阶段,现今埋深较大(>3500m)的地区处于过成熟阶段2.4烃源岩展布特征普光地区J2q好烃源岩(TOC≥1.0%)主要发育于J2q1,厚度展布稳定,单层厚度主要在5~10m,东部累计厚度约30m,往西部有一定的减薄趋势,降低至20m以下,具有广覆式分布的特点,平面上整体具有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薄的趋势J2q2好烃源岩零星发育,单层厚度厚度主要在3~5m,累计厚度6~10m,整体具有东向斜厚度较大,往西厚度变薄的规律J2q3以黄色、红色泥岩和砂岩为主,好烃源岩不发育J1z好烃源岩宏观上具有普光东向斜好烃源岩较发育的特点,垂向上主要发育于J1zz和J1zd由东向斜往南,好烃源岩厚度有一定的减薄趋势由东向斜往西,好烃源岩减薄趋势更为明显,至普光西向斜区好烃源岩仅在垂向上零星发育,单层厚度多小于2mT3x好烃源岩(包括TOC≥1.0%暗色泥岩、碳质泥岩、煤岩)主要发育于T3x3和T3x5。

      T3x5厚度在20m左右,T3x3在10m左右平面上整体表现出东西稳定、北厚南薄的特点T3x2暗色泥岩不发育,仅在砂岩夹层中发育碳质泥岩条带和煤线,不是工区的有效烃源岩层段T3x4砂岩见发育一定厚度的好烃源岩,但展布不甚稳定,宏观上也表现出北厚南薄的特点通南巴地区J2q暗色泥岩厚度展布整体稳定,主要分布在150~240m之间,具有背斜带厚、东西向斜区略薄的特点好烃源岩主要分布于J2q下部,南北向展布较为稳定,厚度主要分布在30~50m东西向的厚度分布与暗色泥岩厚度分布规律相似,整体具有背斜区厚度大(约40m)、池溪向斜厚度略薄(约25m)、通江向斜厚度最薄(约10m)的特点J1z好烃源岩的分布规律整体具有背斜区厚度大、池溪向斜次之、通江向斜最薄的特点,南北向厚度相对稳定T3x好烃源岩主要发育于T3x3和T3x5垂向上,以T3x3厚度较大,T3x5次之,T3x2好烃源岩不发育,T3x4仅零星发育、厚度较薄平面上,整体具有南厚北薄、背斜带厚向斜区较薄的特点3.结论(1)川东北地区J2q烃源岩TOC整体在0.5%~2.0%之间,好烃源岩占比1/3左右,有机质类型以II2-III型为主;J1z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与千佛崖组相似,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T3x烃源岩TOC整体较高,近50%烃源岩TOC≥1.0%,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

      2)通南巴地区陆相烃源岩已演化至过成熟阶段(即干气阶段);普光地区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差异较大,现今埋深较浅(<3500m)的地区处于高-过成熟度阶段,现今埋深较大(>3500m)的地区处于过成熟阶段Reference[1]叶军.川西坳陷马鞍塘组一须二段天然气成矿系统烃源岩评价[[J].天然气工业,2003,23(1):21-25[2] 陆相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735 1995.[3] 童崇光.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研究[J].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0,12 (3): 9-1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