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诗歌鉴赏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doc
4页初中诗歌鉴赏——我爱诗歌”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 初中诗歌鉴赏——我爱诗歌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所教年级 9 研究学科 语文联系 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古往今来,诗人用诗歌反映社会人生,表达自己的欢乐与悲痛,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阐发深刻的哲理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教训儿子的名句,我们不要仅仅限于古诗词上泛泛而谈的讲解,也可以通过诗歌去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去了解诗人,了解百态人生,熏陶自身的人格修养更重要的是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拓展古诗词的学习空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在学生的诵读、积累、运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更爱诗歌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优美,形象生动,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还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
3、课题介绍通过一系列对诗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积累诗歌,感悟诗歌,使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意蕴美,养成背诵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和运用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拓展学生的发现、质疑、探究、创新等综合能力,丰富课外知识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歌的知识和特点,能按一定的标准给诗歌分类2、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体会诗人的情感3、充分发挥想象,理解诗歌的意境美4、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5、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诗歌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经历研究的过程2、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学会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鉴赏、创作诗歌的能力3、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过程,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协作、策划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完善自身的人格2、激发学生热爱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感,并从诗人的人格和精神中得到启发3、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学习中,树立以诗人为榜样、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热爱学习的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创造美好未来。
思维导图如下: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思想逐步走向成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2、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和鉴赏能力3、学生有一定的语音表达能力,能独自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独特见解4、随着知识量的增多,社会阅历的丰富,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善于探索,敢于质疑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活动的目的旨在让学生在诗海当中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激发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通过小组之间的协作去收集资料,通过上网、图书馆查阅、举行朗诵会、背诵会、诗歌游园活动、诗歌鉴赏交流会、自己写诗等活动来达到目标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1、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评出优秀者 2、举办诗歌背诵比赛,评出优胜者3、举办诗歌“游园活动” 4、举办诗歌鉴赏交流会,各抒己见,然后将自己在讨论会上的收获写成一篇小论文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几首小诗六、资源准备1、教师提供的资源:相关的主题活动网站、辅助研究的有关诗歌书籍。
可参考资料网址: (庞大岳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诗歌鉴赏导引》 (陈一鸣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写诗十二课》 (流沙河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古代诗词常识》 (刘福元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诗的技巧》 (谢文利、曹长青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笔、笔记本等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谈谈自己对初中诗歌的初步认识,提出自己在鉴赏诗歌中遇到的疑难和想法2、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方法,初步掌握本次活动的方法、步骤和要求1、展示有代表性的诗歌鉴赏,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2、动员和培训,让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第 1 周提出和选择课题讨论、定课题: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重温初中三年以来语文课本有关诗歌的内容,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全班讨论,提出准备研究的课题揭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初中诗歌鉴赏——我爱诗歌,讨论并定子课题供学生选择:1、诗歌的魅力 2、诗歌的情感 3、诗歌的意象4、学习诗歌的重要性成立课题组 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诗歌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分组指导:确立成立小组的原则、研究性技巧等介绍,以及帮助学生建立研究学习小组,按每七人组成一个小组。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形成小组实施方案1、由组长制定计划,组员按照计划进行调查、研究,查找素材2、通过查找素材,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完成方案设计表对每个小组进行分工指导,明确细则选出相应的负责人进行落实,制定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表,鼓励学生对照量化表修订设计方第 1——2 周案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翻阅资料、上网查询收集各方面资料2、掌握诗歌朗诵节奏,进行诗歌朗诵比赛3、对诗歌进行积累,进行诗歌背诵比赛4、参加诗歌游园活动5、根据所查阅的诗歌鉴赏知识参加鉴赏交流会并写一些心得体会6、小组之间交流意见和心得7、运用诗歌知识和日常生活体验,学习写诗8、自主展示,交流研究成果1、制定阶段达成目标,及时反馈课题研究实施信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研究思路2、跟踪各组研究情况并关注各组研究过程,加以适当鼓励3、帮助分析各组在研究中的困难,引导自主解决4、在研究中给予研究方法的指导5、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第 3——4 周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对诗歌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其次就是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再次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后就是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当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研究性学习过程既需要学校的支持,还要家长的支持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给定学生一个的主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研究性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很有兴趣地参与其中,但也有极少数学生显得不积极主动,这时候需要教师去鼓励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融入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来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这样的方式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不足,某些家长对这样的活动不理解,导致某部分学生不能去查阅资料和参与研究,亲身体验整个研究过程还有部分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涉及的研究方法并不明确,未能很好地解决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需要老师适时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