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个维度评价一堂课.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253985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个维度评价一堂课  如何评价一节常态课?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评价,即“评教学理念,看是否目中有‘人’”、“评教学过程,看是否心中有‘术’”、“评教学效益,看是否课堂有‘效’”这三个方面涉及九个维度,笔者称为“九评”,概况地说,就是评价课堂的目标确定与路径选择的优劣   一评是否注重学情把握  我们常说,“以学定教”,这个“学”字,主要指学情(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等);这个“教”字,主要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采用等注重学情把握,是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前提在课堂学生活动、教师提问等环节中,评课者完全可以捕捉到教师是否把握了学情如果一堂课教师没有注重学情把握,常常呈现出课堂死气沉沉、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启而不发”等状态  二评是否突出“两个关注”  评课者在课堂上应重点关注执教者是否实现了“两个关注”第一,执教者是否给了学生个体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足够时间与空间;第二,执教者是否给了学困生足够的关注与帮助学困生不是课堂的“看客”,课堂更不是几个优等生的“包场”  三评是否以学习为中心  新课堂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是“是否构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在笔者看来,课堂应该是双主体,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师生同为主体有时是以教师为主体,比如概念的讲述、教师的适时点拨等;有时是以学生为主体,比如个人自学、小组合学和集体展学等环节基于对双主体的认识,评课者应该看执教者构建的课堂是不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课堂呈现的情景是否为师生一起学、生生一起学、师向生学、生向师学、师生向一切课程资源学等  四评是否有焦点意识  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往往“贪大求全”,设计了几大目标,结果课堂上哪个目标都没有很好地实现笔者认为,教师在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有“焦点意识”英国科学家波兰尼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手握铁锤把铁钉敲打进木板,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此,这就是他的焦点意识;但同时,他还有附属意识,比如握锤柄要握紧,要抓稳,下手要狠,这样敲打的效率才高这个例子对确定教学目标的启示是:一堂课只设计一个中心教学目标,在中心目标下可以连带设计几个小目标唐代韩愈讲 “提要钩玄”;成语讲“提纲挈领”和“纲举目张”;混沌理论讲“奇异吸引子”等,都是讲做事要有“焦点意识”一堂课“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换句话说,课堂的目标确定比路径选择更重要有了“焦点意识”,教师在课堂上才从容、轻松,才不会手忙脚乱。

      有了“焦点意识”,学生才知道一堂课到底该掌握什么东西,才不会“乱花渐欲迷人眼”评课者要观察执教者是否教学目标设计太多且无重点,给人“满汉全席”之感,导致课堂形式繁复而内容肤浅  五评是否有思维冲突  在课堂活动中,思维交往构成了学生的智力背景听课者常常发现,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笔者认为,要么学生事先有演练,要么老师的提问太简单课堂上,学生肯定是有“三大障碍”(知识障碍、心理障碍和思维障碍)的,教师的任务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教师提问是卤水,学生思维是豆浆,教师要将合格的“卤水”倒进学生的“思维场”里,产生智慧成果--“豆腐”课堂上,教师教学设计的着力点是创生问题,主体工程是问题设计如果问题设计不好,没有引爆思维,学生就会“春风不度玉门关”,无法“吹皱一湖春水”;如果问题设计不好,学生的心就会“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课堂气氛就会令人窒息于是教师焦急了,心想“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其实,教师是“白天不懂夜的黑”评课者要特别关注执教者的提问想一想,执教者的提问有“五度”吗?即有宽度(思维的范围)吗?有深度(思考的层次)吗?有角度(思考的方向)吗?有精度(问题表述的精确度)吗?有温度(思考的过程体验)吗?教师只有高度重视问题设计,才能引发课堂的思维冲突与价值冲突,课堂才是开放的、生动的。

      没有思维冲突与价值冲突,课堂就会走向封闭与死亡,教学就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  六评是否有教学素养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教学素养是多方面的对于评课者来说,要特别关注其中的两个方面: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智慧对“教学基本功”重在“两关注”,即关注板书水平、关注教学语言第一,关注板书水平在多媒体发达的今天,板书的随意性成为教师教学的通病其实,书写永远是教师的一张名片板书设计是有很多讲究的,好的板书就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呈现第二,关注教学语言教师要把话说“准”--避免词不达意,让人云里雾里;把话说“逗”--能激活思维,调节气氛(当然幽默是需要智慧的)对“课堂智慧”重在“三关注”第一,关注教师是否处理好了逞强与示弱的关系课堂上,学生的热情来源于教师的关爱,教师的关爱来自于教师的“示弱”教师一味逞强,不愿走下“圣坛”,会让学生有心理压力,形成依赖心理在看似“示弱”中,教师对学生要有“美学眼光”--“学生虐我千万遍,我待学生如初恋”第二,关注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言与评价方式是否简单粗暴最看得出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素养的是,当学生问题回答得不如意时,如何去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给学生指一条“光明大道”,让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关注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按照事先设计的教学流程推进时是否有“微调能力”是武断地打断学生的发言和思维,还是顺“势”而为做出改变?哪怕冒着看似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危险!  七评整体感觉是否良好  我们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叫你去当演讲比赛或选聘教师的评委,组织者往往给你很细化的评分标准,但是人们往往注重的是整体感觉(印象)和整体判断,然后综合打出分来听完一节课后,听者同样有一个整体感受,这种整体感受往往是捕捉到课堂的亮点与发现了课堂的不足;这种整体感觉看似“浅层直觉”(余秋雨语),其实暗含着“深层直觉”(余秋雨语)比如,课堂是否因教师主导到位而让听课者有种清风徐来般的感觉,课堂是否因思维交锋而让听课者感觉“倍儿爽”,课堂是否因教师提问不当而让听课者感觉学生回答“千唤万唤始出来”,课堂是否因教师理念未更新而让听课者感觉整堂课只是教师的“个人汇报演出”,等等  八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实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一堂课的基础,也是关键听课者要考量执教者一堂课结束后,知识目标有反馈有落实吗?能力目标有训练有提升吗?情感目标是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自然达成的吗?科学地判断一节课目标达成度的高与低,是评课者在评课时摆在第一位的要务。

        九评师生双方是否发展  一堂课下来,师生都得到发展是最好的诉求学生学懂了,也会做题了,做题了也对了,做对了也全了,做全了也快了当然,学生的发展不单纯是获得了知识,还包括发展了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表达力和自信力等所以,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益,一个重要指标是:学生发展了什么比获得了什么更重要有时候,看不见的东西比看得见的东西更重要教师的发展是在课后反思时,从一节课中收获了经验,收获了对教育对学科对学生的美好体悟,这种体悟有一种内心的丰盈感--“阳光普照山河,并不需要山河的理解;春风吹拂大地,也不在乎大地的表情”  教育既是必要的乌托邦,又是现实的理想国评课是教师的基本功;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改进是为了师生发展,发展是追求师生双赢教师应怎样备课?1.备表情为人师者,必然要拥有丰富的表情这表情只属于学生、属于课堂;不被生活的琐事羁绊而迁怒于学生,不因心情的郁闷而烦躁于课堂踏上“三尺之地”,心便坦然、宁静、专一有一种东西,比我们的面貌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表情;还有另外一种东西,比表情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微笑”,给学生你的灿烂的微笑、真实的表情,相信他们的心灵不会寒冷,即使严寒也依然温馨。

      所以我想问自己:走进课堂之前,照照心灵的“镜子”,准备好“表情”了吗?很多老师上课不会笑2.备语言教师的语言非一日之功,的确要我们费一番脑筋特别是课前沟通语、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和结束语教师的语言要“简约”还记得那句广告词吗——“简约而不简单”简约就是一种以简驭繁,返璞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3.备服装教师的职业特点就已决定了三尺讲台不是T型台,我们不是在那儿走秀;但仍然是有要求的,整洁干净、大方得体是必须的要注意个人风格的,或朴实、或高雅、或活泼,有自己的个性,又不失教师的风范所以,想问:备课时,备好服装的“度”了吗? 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正如美学中对“美”的定义莫衷一是一样,一堂好课中“好”的标准也是难以界定的因为界定的标准太多了,观测的角度太多了,评价的内容太多了,主观的判断太多了,所以,只能是见仁见智,各赋春秋 一、精神面貌:手握钢枪上战场 起立示威口号响,犹如正跨鸭绿江敌人胆敢来侵犯,手握钢枪上战场 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

      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完全是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二、求知欲望:追根究底探黄泉 仰望星空问碧天,追根究底探黄泉蝇蚊怎样辨公母,扑朔迷离想懂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三、教学方式:自主互动求实效 自主学习好处多,争先恐后避蹉跎。

      八仙过海神通异,各领风骚招术活 真正的好课,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所以,评价一堂课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如果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算好课 四、教学效率:张弛有度分劳逸 文武之道在张弛,劳逸结合效率提放水养鱼计久远,取卵切莫再杀鸡 综前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元的互动性、自行获取知识的实践性,等等,其实,还可以用一个词来总而言之,那就是“有效性”教学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的影响面,二是个体效率的平均值效率可以有高低,但如果流于形式没有效益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作用,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好课首先是充实的、紧张的、有序的、提高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事干,都在忙忙活活,还能井然有序。

      当然,一味的紧张并不可取,一张一弛是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