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测量的实习报告_42.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302448971
  • 上传时间:2022-06-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58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测量的实习报告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1  第一部分:前言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2.掌握全站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等基本操作要领;  3.掌握小地区碎布测量布点方式;  4. 掌握测绘学的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一般方法;  5. 了解和掌握测绘有关内业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  6. 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各个方面的能力;  7. 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8. 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9. 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任务:  1.要学习进行:控制点高程测量;导线测量;水准、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2.每小组将学校南、西校区共20个水准点进行四等水准闭合路线的测量,并根据其中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推算出其它水准点的高程  3. 每小组完成一个指定区域的导线测量(包括高程)  4.每小组完成提交一份水准测量的成果表、一份水准测量的原始记录数据的电子表格、一份导线测量的布点图、一份点之记表、一份导线测量的原始测量数据的记录表格和导线测量成果的精度报告。

       5.每小组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并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  一、实习项目:  在老师的分配下,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由7月1日起,共为时两周,实习具体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  1.在滁州学院南、西校区内,对校内的20个控制点采用闭合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并且闭合路线每条线路,必须进行往返测加密,及相应的内业处理;时间安排:7月1日~7月9日  2.在滁州学院南校区中,以图书馆为中心,包括图书馆前的广场和草坪、图书馆后的水上报告厅和图书馆南北两侧的草坪进行碎步点的布设和  将布设的碎步点采用导线测量的方式测量其坐标和高程,及相应的内业处理;时间安排:7月10日~7月12日  二、测区概况:  水准测量与对碎步点的导线测量都在滁州学院内进行,由于学校整体建筑在丘陵地形上,各点之间相对高程较大,这给水准测量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利另外,由于测区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设施,又由于人员的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在实习过程中,滁州学院主要以晴朗的天气为主,天气较为炎热,致使工作时间受限 ,也都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技术设计:  1.四等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方法: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水平视线确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求未知点的高程在所选择的闭合回路上有若干个控制点(索要测出高程的点)回路上,每两个控制点之间为一测段,每个测段中设置偶数个测站,站与站间距离应适中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四等水准测量中使用科利达水准仪,按照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各项限差: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计差 黑红面读数差 黑红面高差之差 高差闭合差 i角误差≤80m ≤5.0m ≤10.0m ≤3.0mm ≤5.0mm ≤±√Lmm ≤20〃  2.导线测量:  (1).导线控制点的选择控制点一般选择视野较开阔的较高地势处;每个控制点要和其前后控制点通视;控制点的选择要易于查找  (2).测量方法:采用闭合导线测量,即在控制点间布设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的观测,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集成在对全站仪的一次操作中  各类控制点的布设方案:经过实地勘察后,本小组以在点位稳定,安全性好,通视情况良好,便于观测为原则在测区内选择了12个点作为控制点(其中三个为已知的控制点),并在所选点处订钉子作为标记,由这12个控制点构成闭合导线,并且以其中两已知点左闭合导线测量  (3).施测中使用的仪器有:苏一光全站仪设备1套,脚架一个,反射棱镜2套。

       (4).施测方法:在各个控制点的观测时,导线的转折角,导线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进行观测,并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其中对转折角及导线边长采用二测回观测,以减少操作和提高测量精度  (5).各项限差:半测回差 测回差 闭合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 导线相对闭合差 测回数J6 方位角闭合差≤36” ≤ 24”≤900m ≤80m ≤1/4000 1 ≤±40”√n【水平控制测量:(n为测站数) 】  四、作业方法:  本小组共有成员4人,在施测水准测量的时候,人员分配情况是:跑尺员(前,后尺各两人),观测员,记录员 由四人按天依次进行轮换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2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学实习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为期两周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在本校区东半区进行了三个大项的实习二是11月25日到27日的使用DJ6大地经纬仪进行等2测回内角测量,测量路线是绕东半校区的闭合环路,共8个点 观测完成后,12月3日我们对只初步完成的碎部图进行了检验矫正这样,短短的两周实习便结束了。

      纵观整个实习过程,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感受:  一.风雨中和历练  实习期间,天公并不作美不管是用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建筑放样,还是等外水准测量,我们都是在风雨和陪伴下度过的特别是等外水准测量时,路线环境相当复杂,在泥泞的道路上,每前进一站都异常艰难尽管有时雨量太大,而不能进行测量但是只要雨足够小,我们组就会继续进行测量风雨中,我们撑伞,是为了保护仪器不受潮,尽管我们全身已淋湿;风雨中,我们抱一块满是泥巴的木板,是为了仪器站得更稳,尽管鞋子已沾满了泥巴;风雨中,我们一路前行,是为了完成测量任务,尽管脚下的路很长,而且坑坑洼洼;风雨中我们挺过去了,证明我们行,我们能吃苦这就是一种历练  二.团结就是力量  有人惊叹我们为什么会测得那么快,因为我们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装仪器,调脚架,大家七手八脚;你观测,我记数,大家分工明了;有问题,齐思考,大家帮忙指导在我们组,大家都是平等看待,只要谁想测量多些,就让谁测尽管有人会出错,但谁也不怪谁;尽管有人会测得慢些,但谁也不着急;尽管还会出现小摩擦,但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就这样过来了,怀着平和的心态,相互协助,这就是我们团队的力量  三.科学就要一丝不苟  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测量中更能体现出来,无论是对点,还是调平,只要有点偏差,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甚至产生错误因此,做测量工作就不能马虎或许,有人想大概大概地测量合格就可以了但这样做能使我们学到什么呢?恐怕只能大概大概地测量出个概数吧相反,一丝不苟地测量,你会发现很多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尽量在以后去避免它一丝不苟地测量,你会明白一个小失误会产生多大的后果一丝不苟地测量,会练就你一双慧眼,让你去发现问题的所在,并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一丝不苟地测量,这才是工作  四.挑战你的耐性  测量工作,工程量很大,一次野外观测站就能产生厚厚的一本数据如果你没有耐心,或许偷工减料就可以很快地测完如果你没有耐心,就不会去发现这堆数据中的错误的测量如果你没有耐心,就没有信心再去把错误的测量再次重做如果你没有耐心,面对庞杂的数据,你可能宁愿选择放弃,而去抄袭他人计算出来的成果而事实上,我们组不只一次发现测量中出现的错误,重做的测次数也记不得做了多少因此,可以说,我们可以忍耐,可以耐住这纷繁而乏味的重复工作进而得出科学的结果  这就是我这次实习得出的总结我认为,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在书本上学到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我所学到的,这不仅只获益于测量学这个课程,更会获益于很多方面。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  正确认识和理解RTK定位技术,学会并掌握RTK在工程上的放样过程 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  RTK 系统正常工作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接收到5颗以上GPS卫星信号;第二,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接收到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第三,基准站和移动站要连续接收 GPS 卫星信号和基准站发出的差分信号即移动站迁站过程中不能关机,不能失锁否则RTK须重新初始化  二、实习组织及时间安排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三、实习任务  1、了解和掌握RTK的基本原理和作业模式  2、利用RTK进行点的放样  3、了解RTK的优点和局限性。

       1)启动基准站将基准站架设在上空开阔、没有强电磁干扰、多路径误差影响小的控制点上,正确连接好各仪器电缆,打开各仪器将基准站设置为动态测量模式  2)建立新工程,定义坐标系统新建一个工程,即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在这个文件夹里设置好测量参数[如椭球参数、投影参数等]这个文件夹中包括许多小文件,它们分别是测量的成果文件和各种参数设置文件,如*.dat、*.cot、*.rtk、*.ini等  3)点校正 CPS 测量的为 WCS -84 系坐标,而我们通常需要的是在流动站上实时显示国家坐标系或地力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这需要进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即点校正点校正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A、在已知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如果有当地坐标系统与 WCS-84 坐标系统的转换七参数,则可以在测量控制器中直接输入,建立坐标转换关系如果上作是在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下进行,而且知道椭球参数和投影方式以及基准点坐标,则可以直接定义坐标系统,建议在 RTK 测量中最好加入 1-2 个点校正,避免投影变形过大,提高数据可靠性  B、在不知道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如果在局域坐标系统中工作或任何坐标系统进行测量和放样工作,可以直接采用点校正方式建立坐标转换方式,平面至少 3 个点,如果进行高程拟合则至少要有 4 个水准点参与点校正。

       4)流动站开始测量  A、单点测量: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 再选择“测量点”选项,即可进行单点测量注意要在“固定解”状态下,才开始测量单点测量观测时间的长短与跟踪的卫星数量、卫星图形精度、观测精度要求等有关当“存储”功能键出现时,若满足要求则按“存储”键保存观测值,否则按“取消”放弃观测  B、放样测量:在进行放样之前,根据需要“键入”放样的点、直线、曲线、 DTM 道路等各项放样数据当初始化完成后,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再选择“放样”选项,即可进行放样测量作业在作业时,在手薄控制器上显示箭头及目前位置到放样点的方位和水平距离,观测值只需根据箭头的指示放样当流动站距离放样点就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手薄上显示同心圆和十字丝分别表示放样点位置和天线中心位置当流动站天线整平后,十字丝与同心圆圆心重合时,这时可以按“测量”键对该放样点进行实测,并保存观测值  3、利用RTK进行点放样  1)测前准备:获取 2~3 个控制点的坐标(如果没有已知数据可用静态 GPS 先进行控制测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试题11.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计算题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第11周周末作业(周测).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课时练习.docx 1-5单元重难点练习卷(试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2025-2026学年【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2)【含答案】.doc 百分数易错题(试题)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第16周周末作业.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试题5.分数除法的计算【含答案】.docx 2.1正数与负数练习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解题能力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分数除法及比(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应用题专题训练二【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图形周长、面积计算题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25道).doc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入学测试卷(试题).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