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pptx
68页选必三 第二单元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印度泰姬陵壹重要名词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巴利文、三国史记万叶集源氏物语浮世绘、大和绘、玛雅历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本课重点本单元时间轴目录 古代印度文化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美洲印第安文化认一认:分别是什么文字?梵文,意为印度梵文,意为印度巴利文,意为水牛巴利文,意为水牛朝鲜文,意为朝鲜朝鲜文,意为朝鲜日文(平假名)日文(平假名)玛雅文,左为兔子,右为强壮玛雅文,左为兔子,右为强壮古代印度文化壹一、古代印度文化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主要概念:主要概念:种姓制度和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佛教、印度教、阿拉伯数字谚文、阿拉伯数字谚文、武士道、武士道、大和绘大和绘、浮世绘浮世绘、印第、印第安人、玛雅历、太阳庙安人、玛雅历、太阳庙等时空坐标一、古代印度文化印章文字印章文字 梵文梵文文字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巴利文巴利文40004000多年前:哈拉帕文化多年前:哈拉帕文化印章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存在于存在于40004000多年前,考古学多年前,考古学家在哈拉帕遗址中发现了家在哈拉帕遗址中发现了25002500多枚有文字的印章,上多枚有文字的印章,上面的文字被称为面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印章文字”。
人们从这些印章上发人们从这些印章上发现了现了500500多个文字符号,虽然这些文字符号还不能被释多个文字符号,虽然这些文字符号还不能被释读,但它们是读,但它们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印度河古城哈拉帕坐落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印度河古城哈拉帕坐落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使用印章的目的,是商人为了明确仓库或成捆货物的使用印章的目的,是商人为了明确仓库或成捆货物的所有权,所有权,通常把盖有自己印记的陶土牌系在绳索上,通常把盖有自己印记的陶土牌系在绳索上,或贴在紧闭的门上,以免他人侵占或贴在紧闭的门上,以免他人侵占 印度的“印章文字”,与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一起构成古代东方最早的四种文字类型梵文梵文 一种古印度文字可溯至公元前第一种古印度文字可溯至公元前第七、八世纪或因受中东阿拉米字母的七、八世纪或因受中东阿拉米字母的影响而产生,为天城体等多种文字之前影响而产生,为天城体等多种文字之前身标音节,从左至右书写标音节,从左至右书写梵语随着雅利安人在公元前梵语随着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414世纪进世纪进入印度大陆而逐渐传播、发展,并影响入印度大陆而逐渐传播、发展,并影响着南亚、中亚、东南亚,甚至东亚地区着南亚、中亚、东南亚,甚至东亚地区的文化。
的文化一、古代印度文化1.区域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约公元前2350-前 1750年,为青铜时代文化哈拉帕文化时期列国时代公 元 前 600-前400年,列国分立、并 逐 渐 走向统一的时代,佛教诞生笈多王朝公 元 320-500年,印 度 实 行 中 央集 权 制,摩诃 婆 罗 多 摩 罗 衍 那 编成吠fi 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6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形成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古印度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哈拉帕文化时期哈拉帕文化时期哈拉帕文化时期哈拉帕文化时期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列国时代列国时代列国时代列国时代孔雀帝国孔雀帝国孔雀帝国孔雀帝国笈多帝国笈多帝国笈多帝国笈多帝国年代约为公元前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2350-前前17501750年,年,是南亚次大陆的是南亚次大陆的青铜时代文化青铜时代文化哈拉帕文化因其哈拉帕文化因其主要城市遗址哈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而得名,分拉帕而得名,分布中心在印度河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年代为前年代为前1500-1500-前前600600年,指年,指雅利安雅利安人人入侵印度并将入侵印度并将这一时段的史料这一时段的史料保留在吠陀保留在吠陀中,故称作中,故称作“吠吠陀时代陀时代”。
这一这一时期,时期,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形成和种姓制度形成年代为前年代为前600-600-前前400400年,是古印度年,是古印度国家普遍发展的国家普遍发展的时期,也是列国时期,也是列国分立、并由分立分立、并由分立逐渐走向统一的逐渐走向统一的时代,史称时代,史称 列国列国时代时代这一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早期产生了早期佛教佛教约前约前324324年约前年约前188188年,是古印度年,是古印度第一个基本统一印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在阿育度的政权在阿育王统治期间,印度王统治期间,印度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古代奴隶制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达到制的集权统治达到顶峰,佛教兴盛并顶峰,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公元320-500320-500年,年,这时期的印度实这时期的印度实行中央集权制,行中央集权制,经历了百余年的经历了百余年的政治统一和社会政治统一和社会安定罗摩衍罗摩衍那、摩诃婆那、摩诃婆罗多罗多也是在这也是在这一时期编成一时期编成一、古代印度文化2 2、政权概况:、政权概况:40004000多年前:哈拉帕文化多年前:哈拉帕文化印章文字印章文字前前15001500年,雅利安人年,雅利安人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公元前公元前6-6-前前4 4世纪:列国时代世纪:列国时代佛教产生佛教产生公元前公元前324324到前到前187187年:孔雀王朝年:孔雀王朝佛教兴盛佛教兴盛约约320320年约年约540540年:笈多帝国年:笈多帝国印度教印度教13-1613-16世纪德里苏丹国(突厥人)世纪德里苏丹国(突厥人)伊斯兰教伊斯兰教1 1、地理概况:、地理概况: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2.成就(1)种姓制度和宗教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
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人种人种名称名称职业职业雅利安人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土著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种姓之外,贱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在在印印度度,种种姓姓在在很很大大程程度度上上决决定定了了一一个个人人的的职职务务、地地位位、上上升升机机会会和和障障碍碍在在农农村村,种种姓姓差差别别甚甚至至还还决决定定了了家家庭庭和和社社会会生生活活模模式式、居居住住和和文文化化的的类类型型土土地地的的占占有有通通常常也也依依种种姓姓而而定定由由于于各各方方面面的的原原因因,行行政政职职务务也也是是按按种种姓姓担担任任的的,尤尤其其是是在在农农村村种种姓姓还还决决定定了了人人们们宗宗教教和和世世俗俗文文化化生生活活的的模模式式,规规定定了了各各个个社社会会集集团团的的心心理理特特征征,并并发发展展了了隔隔离离和和高低关系细微的阶序金字塔高低关系细微的阶序金字塔R.R.德赛德赛一、古代印度文化婆罗门教是种姓制度的理论和宗教基础婆罗门教是种姓制度的理论和宗教基础 雅利安人南迁雅利安人南迁 雅利安人自称雅利安人自称“出身高贵的人出身高贵的人”,是操,是操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游牧为生公元前1414世纪至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1010世纪,世纪,雅利安人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雅利安人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逐渐建立起一系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取代了印度原有的文明,并逐步列国家,取代了印度原有的文明,并逐步建建立了立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从公元前从公元前2020世纪起,印欧人陆续迁移,进入到印世纪起,印欧人陆续迁移,进入到印度河流域的被称为度河流域的被称为“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征服土著居民,征服土著居民后,逐渐成为印度主要居民后,逐渐成为印度主要居民印度的印度的四种姓四种姓是按肤色深浅而设置的,婆罗门和是按肤色深浅而设置的,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即来源于征服者:浅肤的雅利安人刹帝利种即来源于征服者:浅肤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和当地土著民族融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和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逐渐开始过渡到农业社会;形成了吠合后,逐渐开始过渡到农业社会;形成了吠fi fi 陀教,崇拜多神,实行繁琐的祭祀陀教,崇拜多神,实行繁琐的祭祀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体系,吠陀教是其起源之一成的宗教思想体系,吠陀教是其起源之一雅利安人和婆罗门教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摩奴法典贵贱分明、职业世袭内部通婚、法律地位不平等种姓制度不可接触的人【当堂巩固】当诸神分割当诸神分割普鲁沙普鲁沙时,时,.其其口口为婆罗门,由其为婆罗门,由其双臂双臂造成罗惹造成罗惹 尼耶(刹帝利),其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双腿变成吠舍,变成吠舍,从其从其双脚双脚生出首陀罗生出首陀罗崔连仲等选择古印度吠舍崔连仲等选择古印度吠舍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印度神话中用人体不同部位比喻不同印度神话中用人体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种姓,有什么寓意?从人类产生之初就出现了种姓制度,强调其神圣不可变动性,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材料材料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摩奴法典摩奴法典根据所学及材料,指出种姓制度有哪些特点?特点:严格的社会等级区分,种姓世袭 职业世代相传 实行种姓内婚制 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婆罗门教主要经典:四主要经典:四吠陀吠陀核心教义:种姓制度核心教义:种姓制度三大纲领:吠陀天启三大纲领:吠陀天启 祭祀万能祭祀万能 婆罗门至上婆罗门至上 吠吠fi fi 陀共有四部,以最早形成的陀共有四部,以最早形成的梨俱吠陀梨俱吠陀最为重要。
是最为重要是古代印度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经书,也是歌颂神明的诗集古代印度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经书,也是歌颂神明的诗集婆罗门婆罗门刹帝利刹帝利吠舍吠舍首陀罗首陀罗旃陀罗旃陀罗(贱民)(贱民)古印度种姓制度规定:如果身处婆罗门阶古印度种姓制度规定:如果身处婆罗门阶层和身处刹帝利阶层的人结婚,孩子是刹帝利阶层和身处刹帝利阶层的人结婚,孩子是刹帝利阶层如果婆罗门和吠舍结婚,子女属于吠舍阶层如果婆罗门和吠舍结婚,子女属于吠舍阶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印度各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印度各等级之间有着怎样的严格规定?这种制度对印度有级之间有着怎样的严格规定?这种制度对印度有何重要影响?何重要影响?规定:各等级之间界限森严,低级种姓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影响:种姓制度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发展尽管印度独立以后,废除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对今天印度社会特别是农村仍有巨大影响。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