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装施工设计.docx
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1、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和施工执行规范1、编制原则本投标书在编制之前,我们首先勘察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后,进行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针对该工程室外交通环境、室内的使用功能及装饰风格特点,编制有效的施工方案,并能切实地指导工程的施工2、编制依据、编制说明和施工执行规范1.1根据铜陵市第一中学西湖校区食堂、素质综合楼及教学楼、科技实验楼等室内装饰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依据我公司对该工程特殊性、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特制定指导本工程进行施工生产活动的技术文件,以此作为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定我们首先勘察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后,进行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对本装饰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劳动力组织、材料、机械设备供应、施工总体部署、工艺流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措施等做了详细而周全的总体规划,使本工程在装饰施工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工程管理更加合理而有效,从而达到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获得令业主满意的结果。
我司本着“诚信为本,求真务实”之宗旨,依靠综合实力和公平竞争,承揽此项工程我司将严格按照ISO9001、ISO14001、OHSASI8000“三合一”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管理,争创质量、品质双优工程1.11相关法规、规范、标准一览表序号名称类别编号1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50026-93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国家标准GB50210-20013建筑防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国家标准GB50244-95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国家标准GB50300-2001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国家标准GB50319-2001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国家标准GB/T50326-20017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国家标准GB/T50328-200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行业标准JGJ33-20019钢化玻璃国家标准GB996310门窗玻璃安装规范国家标准GB50210-2001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行业标准JGJ46-20051.12依据建设部印发的《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实施细则》、《项目法施工管理规则》、《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二、工程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铜陵市第一中学西湖校区食堂、素质综合楼及教学楼、科技实验楼等室内装饰工程2招标单位铜陵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3工程地点铜陵市西湖新区4承包方式施工专业承包5工期要求合同工期120个日历天预计开竣工日期:(具体开工时间以业主开工令为准)6招标范围图纸设计范围 其他说明: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及补充答疑文件全部内容7质量标准要求合格8建设规模食堂、素质综合楼及教学楼、科技实验楼等室内装饰工程三、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室内工程的特点是施工的复杂性、艺术性、多样化、质量要求高,为了更好地协调组织施工,并充分考虑到各种施工工种之间的搭接和交叉特制订本方案,使各工种工序衔接严密,严格按计划如期完成各项施工指标1、施工测量施工工艺1.1施工准备1.1.1、施工测量方案由于本工程施工面大、楼层多、功能区分复杂,如何保证整个工程位置正确、各个立面、空间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是本工程测量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在整个施工阶段,我们将认真做好平面及高程的控制工作我们在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中的总体思路如下:(1) 建立控制网,利用测距仪从原主体结构坐标测量网点上引测、布设,并进行校核。
2) 各立面水平标高从原结构相应的高程控制点引测1.1.2、施工测量仪器及工具:(1)本工程施工拟投入测量仪器:电子经纬仪、水准仪、铅垂仪等(2) 其它工具:钢尺(50M防水、防锈)、塔尺、卷尺、线坠、墨水、墨斗等1.2施工方法1.2.1、标高传递及控制、垂直度控制(1) 标高传递及控制:1) 先用水准仪(S3级)根据现场布设的水准网点引测出+0.000线,定点;校核无误后再向引测处准确测出相同起始标高线,一般测500mm标高2) 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测量出施工层,应测出每层500mm水平标高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多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3) 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水平线,误差应在+3mm以内在各层操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作校核4) 标高施测时要注意:前后视距离必须等长或近似等长;钢尺使用前必须经计量部门检测;仪器严禁高温暴晒情况下工作2) 垂直度控制;1) 本工程的垂直度控制主要采用“内控法”进行控制,相关测量方法同轴线控制即用铅垂仪在首层向上投测控制点,以控制各墙角及内部轴线和墙柱垂直度,并利用线锤校核建筑物的垂直度2) 墙柱垂直度控制由线锤和经纬仪校核完成,在施工完成后随即进行已完工程轴线、垂直度偏差测量,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3) 加强边柱、边梁的轴线控制与加固,杜绝装修外缘造型出现轴线位移或偏差1.2.2、各区的平面控制(1) 采用内控法:即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现场清理干净后,由室内外的控制点将主要轴线投测于每层室内,用膨胀螺栓将200×200的钢板固定,在钢板上精确定出轴线控制点考虑到轴线一般与梁、墙的中心线重合,楼层不便预留洞口,所以在距轴线1.5M处设置定位,引测到施工作业层后再平移返回同时,检查控制点形成的直角是否满足90°+6”的要求否则应进行校正2) 轴线及控制点引测的具体操作:轴线的控制点引测用铅垂仪向上引测,为保证建筑物的测量精度,对上部结构的轴线及控制点测放采用铅垂仪铅直投点引测,经闭合校正后施测其它轴线铅垂仪铅垂投点法操作步骤如下:1) 将仪器架设于每层控制点上方,对中调平;2) 用接收靶接收铅垂视线的十字丝交叉点,固定好标志靶;3) 根据投测于标志靶上的标志,用经纬仪作控制点系统闭合检测,并依据轴线与控制点系统的关系,测放出楼层轴线及施工控制线;4) 对传递点之间进行长度、角度和每个传递点的精度校核,同时规定每个传递点每隔一层检查一次垂直度,偏差值不大于2mm1.2.3、配套专业的位置控制本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为了整体的统一和交叉配合的需求,该部分的测量定位,必须与相关专业密切配合,共同定出安装的位置和基准点,保证其他专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测量保证措施1.3.1、测量保证措施:(1) 用于测量和抄平的经纬仪,水准仪,铅直仪及50M钢卷尺等到主要测量工具必须按期经过市计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2) 在使用长钢尺量距时,两端保持水平,拉力在30m保持10公斤,温度改正视当时施工测时温度变化的大小而进行改正1.3.2、测量资料的整理:测量记录应做到原始、正确、完整、工整1) 应在规定的表格上记录开始应将所列各项填好,并熟悉表中所列各项内容和相应的填写位置2) 记录应当场及时填写清楚,不允许先写在草稿上后转抄,以免转抄错误,记错算错的数字,应将错数画一斜线,将正确数字写在错数的上方,以保持记录的原始性3) 字迹要工整、清楚相应的数字及小数点应左右成列、上下成行、一一对齐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反映观测精度4) 工程测量要内业,外业资料齐全,并进行系统整理,竣工时完整的竣工资料给甲方留存2、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测量设备本工程拟投入的仪器有50米米尺一把,拉力计一个,自动安平水平仪一台,电子经纬仪一台,激光铅垂仪一台经纬仪、水平仪须经过法定单位检定,并有检定证书,且在有效使用期内50米的米尺须经过法定单位检定,并附有在额定拉力(20kg)下的误差值。
2、幕墙测量的方案幕墙测量遵循着由整体至局部的测量原则首先和土建的测量工程师取得联系,找到主体结构的水准测量基准点和平面控制测量基准点;其次是水准测量和控制测量;第三根据测量成果放线;第四报请总包、监理验线;第五测量主体结构及预埋件偏差3、测量人员的组织安排:根椐本工程的施工分区需要2组测量人员共6人4、测量的工艺流程熟悉图纸熟悉施工现场联系总包,确定基准点水准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测得幕墙控制线报请总包、监理验线测量主体结构的预埋件偏差报总包、监理修改结构偏差复测测量放线成果的整理、存档5、水准测量(1)概述每座工程在底层都有一个水准控制基准点,此点的标点是经过已知标高和坐标的国家控制点测量而知的,由此可知此楼的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对本工程而言,我们仅使用相对标高2)测量方法从水准控制基准点测设至主楼面容易上下拉尺的位置,此点应往返测量并消除误差,此点在墙面以三角形红漆表示,上平面表示测量的水准面并注上相对标高在上述测定的基准点处,在楼层外立面处约20米的距离拉尺,尺子下部悬挂20kg重锤,静置后用等高法测量以基准点开始,分别在每层的1米线处的作标记,对应查出钢尺的误差及温度变化值,修改标记后,以油漆记录在主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并注明幕墙专用,此高度标志必须予以保护不被消除破坏,标高测量误差,层与层之间≤2mm,总标高误差≤20mm。
每个楼层只设置1个标志点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一般每隔3层抄一圈闭合水准点,并进行误差分析,在每个分立面上至少设置两个水准点,便于进行安装校核,在安装时以此基准点每三层消除一次安装误差,避免误差累积6、平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基准点一般设置在一层地面上,并且有明显的标志,一般是以圆钢的中心并刻上标志作为平面控制基准点由于首层一般堆积物品太多,而且有许多临建设施,我们在测量时要把平面控制基准点引至二层或三层的楼面上由于线锤的摆动,在底层往其余层引基准点时,误差比较大,为了保证误差最小,我司将采用激光铅垂仪进行操作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把仪器架设在基准点上方,通过照准部找到基准点,调平仪器,移动仪器直至下部的基准点在对中器的中心,找开激光,通过上部的接收耙看到清晰的激光点,旋转仪器一周,在接收耙上至少接收到4个激光点,找到这几点的中心,此点即对应下部的平面控制基准点,如此类推,分别找到全部的基准点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以各基准点为基础,建立平面控制网,测量各基准点的距离与角度是否与基准点一致,如不一致,重复测量,并与主体结构测量师商量,直至点位在误差范围内,坐标差Δx、Δy≤2mm,角度差Δα≤40″,并以此点位建立平面控制网。
3)幕墙控制网的建立以基准点建立了闭合平面控制网,以此平面控制网为基准,依据设计图纸标定与基准点的位置关系以幕墙的位置关系,测放幕墙的控制线,并上标明至幕墙的距离幕墙控制线也必须是闭合导线,以便确定,测量精度,只有在不能通视的位置才能使用支导线测量,测量点必须妥善保护,除把线放到地面上外,还要把线引至梁的外表面,以免地面处理后无法恢复7、复测初次测量的成果在楼板的外表面均有标志,在基准层上的对应线上引至地面上,在地面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