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临床医学论文.doc
4页护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护患沟通;沟通障碍;原因;对策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指护士在护理患者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非常有限,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本文对护患沟通障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 护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 人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沟通的成功与失败常常成为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面貌的因素之一[1]美国著名的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就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的确,沟通是管理的灵魂,有效的沟通决定管理的效率然而,沟通障碍无所不在,就 医院 来说它可能存在于医院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员工个人之间;也可能存在于医院外部的各个方面作者认为导致护患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来自发送者的障碍 1.1.1 发送者表达能力不佳 发送者词不达意、口齿不清,或者字体模糊,使人难以了解其意图[2]。
1.1.2 传送形式不协调 当信息有几种形式(符号)传送时,如果它们互相之间不协调,(如满面笑容的训斥)就使接收者难于正确理解所传信息的内容 1.1.3 信息来源问题 信息来源主要涉及到发送者过滤信息问题,发送者假设接收者不需要理解这些信息,就故意地扣留了一些信息如在传达某一信息时,护理者通常将信息分解成不同的部分,然后根据不同的身份的患者来传达相应的部分,这种状况无可厚非,但是,护士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信息分解度,从而影响接收者信息的准确理解 1.2 来自接收者的障碍 1.2.1 知觉的选择性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接受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背景及其他个人特点,有选择性地去看和听信息,他们选择的目标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自己利益紧密相连的信息、自己必须负责的项目等等另外,在解码的时候,接收者还会把自己的兴趣和期望带入到信息之中正如有学者指出,我们不是看到事实,而是对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进行解释并称之为事实 1.2.2 信息的过滤 接收者在接受信息时,有时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对信息加以“过滤”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前副总裁德洛里恩(J·Delorean)曾说过,“从下级授讯者报上来的情报经过层层‘过滤’,往往使上面接触不到实际情况。
下级提供材料,往往是为了获得他们所希望的回答或者是报喜不报忧,猜度领导要什么,然后报上来过滤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组织结构中的层次数目组织垂直的层次越多,过滤的机会也就越多 1.3 观念差异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观念认为医生是上级,护士只是被动执行医嘱进行操作,对护士没有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指导的要求,致使护士缺乏与患者沟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护士不愿沟通或很勉强进行沟通,甚至怕引起冲突而采取不与患者沟通的消极态度 1.3.1 沟通信息的偏差 护士使用方言或较多的专业术语,往往使患者不易理解或产生概念上的误解;在分析病情,评价 治疗 效果时,过多使用“没事”、“肯定会”、“不会”等不负责任或模棱两可的话,容易造成患者误解或断章取义,从而影响沟通效果或根本无法沟通还有护士在工作紧张、繁忙,工作量大时急于求成,与患者沟通时不注重方法、技巧、速度太快,给患者过大的信息量,超过患者的承受力,致使患者难以接受,再有沟通信息认识的差距也是造成护患沟通失败的原因之一,如在进行住院评估问到患者的文化程度时,问:“你有文化吗?”“你哪毕业的?”“你那儿的人?”造成患者认为是歧视性语言,从而无法回答,影响沟通结果。
1.3.2 对沟通时机掌握不适宜 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只考虑自己能够完成工作,不重视患者的反应和理解程度[3]如入院宣教等;沟通内容与日常护理操作相分离,缺乏灵活机动性,甚至在患者病重或病痛不安,难以接收外来信息的情况下,不合时宜地反复交流,从而达不到沟通的效果 1.3.3 护士自身知识不足或缺乏沟通技巧 个别护士本身对护理工作不感兴趣,不能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且对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知识面狭窄,当患者咨询问题或对病情、 治疗 等感到恐惧和焦虑时,护士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解惑释疑,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工作,也不能进行有效沟通 2 护患沟通障碍对策 2.1 为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护士首先应在仪容仪表上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仪表整洁端庄,举止得体,语言、动作、表情友善温馨[4]如站立迎接,主动问候,使用尊称,热情接待和介绍,给患者的渴望以满足,痛苦以安慰,恐惧以保护,处处体现慈爱、关怀和体贴,把握说话的语调、语气、语速,使患者产生亲近感,提高其接受治疗护理的情绪,从而为今后的沟通与交流奠定好基础 2.2 了解患者的知识背景 护士要了解不同患者的知识背景,根据不同的对象、性别、文化和职业,选择谈话内容与方法,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解释疑难,多应用开放式谈话方式,鼓励患者陈述,并用点头“嗯”表示接受或重复患者的陈述等方式鼓励患者。
对患者的提问不可急于回答,应先了解患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或问题,以便获得某些有意义的资料对一时不能解答的问题不可断然拒绝,可请患者稍等,告知我一会来帮你解决或对不起,我帮你查一下等语言并付之行动 2.3 环境因素 环境是保护患者康复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护士与患者交流多在病房,应时刻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安全的休养环境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了解其病情进展和感受,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在评估患者病情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时间,环境对其病情、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 科学 论证,不可主观臆断,要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修正医嘱,从而以最大限度取信于患者,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 2.4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护理人员应坚持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在工作中认真 总结 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人人具有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从而提高护理技能和护患沟通技巧 2.5 学会换位思考 由于护患双方所处位置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所以,当患者对护理工作有意见时,护士要抱着理解对方的态度,要与患者进行心理交换,尽量消除误会,使患者从护士的语言上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愉快的接受治疗。
2.6 树立良好工作形象 一般来诊的患者心情沮丧,视医护人员为“救星”,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帮助护士工作形象的好坏、技术的熟练程度等不仅对治疗十分重要,对护患沟通也有着很大影响因此,护士要以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形象服务于患者,时刻保持镇静、忙而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用恰当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与交流,使患者得以信赖和精神安慰[5] 2.7 仔细操作与适时关怀 治疗时应适时地给患者以关怀、同情、安慰和鼓励,并在仔细熟练实施操作的同时,做好对患者注意力的转移引导,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治疗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护理工作中,如果我们只注重常规的打针、输液、完成治疗,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反应,从不与其进行沟通,则很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和悲观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2.8 强化治疗性沟通,获取心理治疗最佳效果 大部分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需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缺乏了解,这就需要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细心解释,通过进一步的治疗性沟通,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要成功地做好治疗性沟通,护士必须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增强责任感,注意自身素质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丰富实践经验,增进护患沟通,满足患者各种需求,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了解掌握患者的思想情感及心理需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协调,搞好护患关系,才能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 文献 】 [1]黄霜霞.浅谈护士如何与急诊病人沟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S1):207 [2]陈雨晴,王芳.急诊科医患沟通中的几个重要环节[J].海南医学,2003,14(8):69 [3]黄萱,胡景民.论护患沟通技巧[J].护 理学 杂志,2005,20(17):64 [4]张亚卓,韩悦容.护患双向沟通式急诊分诊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1):75 [5]韩娅.加强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2(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