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业长青,与“布登布洛克式动力”博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1146930
  • 上传时间:2018-05-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业长青基业长青, ,与与““布登布洛克式动力布登布洛克式动力””博弈博弈次贷危机、宏观调控,使人们再一次感悟到企业经营的艰难难怪有一位民企老板的后代坦言:“我有自己的事业,所以我要卖掉上一辈留给我的企业我为什么要忍痛割爱,去做我不喜欢的事情呢?”这其实是“布登布洛克式动力”中国版的说法也许度过眼前危机更为重要,但是民企创业元勋也不能忘记摆脱“布登布洛克式动力”的阴影,与富不过三代的宿命抗争 “布登布洛克式动力”之宿命“布登布洛克式动力”是现代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在小说《布登布洛克家庭的衰落》中揭示的一种现象小说《布登布洛克家庭的衰落》曾经与《指环王》 、 《圣经》一起被评选为德国人最爱读的十本书之一,作家因此在 1929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W罗斯托根据小说中描述的吕贝克一个商人家族兴衰的故事,揭示出一种在富豪后代身上普遍存在的摆脱经商重负的逆反倾向,称之为“布登布洛克式动力” 老布登布洛克一生苦心经营,把发财致富当作自己的全部生活,终于办起一家很大的粮食公司他死后,产业留给孙子托马斯布登布洛克经营托马斯出身富裕,对继续追求财富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追求社会地位,当上了参议员,维持产业成了他“多余”的责任。

      托马斯的儿子汉诺出身于既有钱又有势的家庭,对金钱和地位都不感兴趣他爱好音乐,追求的是更高级的精神生活托马斯去世后,粮食公司经营不善,汉诺无力回天,仆人被打发走,他本人也死于伤寒 从个性上分析,在布登布洛克家族几代人身上,反映着商人性格和艺术家气质的冲突,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不同追求,从而最终表现出对经营家族企业兴趣的逐渐丧失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指出,人有一种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新东西的需求第一代人的需求被满足之后,第二代人又会出现新的需求;第二代人的需求被满足之后,第三代人又会产生新的需求问题在于,当人们自我实现的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下一代人不可能因循上一辈人的人生道路,会出现欲望更替,难免会偏离上一辈人为他们设计的轨迹罗斯托同时指出, “布登布洛克式动力”与领先企业的地位变化有关任何一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可分为传统社会、准备起飞、起飞、向成熟推进、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等六个发展阶段,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各个阶段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按照罗斯托的分析,即使在富二代身上“布登布洛克式动力”不明显,当经济的发展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时,消费者的欲望更替,家族企业在市场中的原有优势和地位就有可能丧失。

      当新的经济增长点或者消费热点形成之后,原有的领先产业就会让位于新的领先产业,家族企业也难以摆脱历史的筛选,如果不能及时创新,消费者不会为家族企业的基业常青买单或许, “布登布洛克式的动力”在富二代身上的表现并不会造成对家族企业的致命创伤,他们尽管把对经营家族企业视为一种重负,依然可以忍辱负重,也能不负众望然而这种感觉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富三代、富四代的成长当富三代、富四代不再像前辈那样对家业有着特殊的感情,责任感大打折扣的时候, “基业”难逃厄运布登布洛克式动力”之稀释“布登布洛克式动力”反映的是德国吕贝克地方的生活,然而其背后隐含的逻辑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十分相似,恰好揭示了国人所谓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华人社会有着浓厚的家族传统,子承父业的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解决扶不起来的阿斗之类的道统问题,注意“布登布洛克式动力”在企业传承中消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正泰集团南存辉先生的“温州模式”就做到了这一点也许有人身陷当前的危机,对基业长青无暇顾及;有人并不想基业长青,打算赚一票就走;有人则认为基业长青实在太难,归咎于环境的不如意但是人称“温州第一大老板”的南存辉却没有那么短视或者消极2003 年,南存辉与企业高管的孩子们中在一起, “偶然”发现他们有一个按照父母股份多少排座次的游戏,立刻意识到基业长青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简单按照股权顺序子承父业,很可能会给正泰集团带来灾难。

      他对孩子们讲,美国有三等人,第一等是自己创业,第二等人能够守业,第三等是花花公子,败家子,守业都守不住南存辉鼓励孩子们自己在创业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客观上对“布登布洛克式动力”的因势利导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正泰集团对家族企业所作的制度性的安排,足以使“布登布洛克式动力”的破坏性得到稀释首先是股权的稀释南存辉曾经拥有的100%的股权被稀释到 20%,还在向 5%的稀释目标迈进按照现有的股权比例,一百多个股东无论哪一家出现了“布登布洛克式动力” ,其作用都是有限的其次是对后代优越性的稀释南存辉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 9 位高管的子女先在外面打拼成才,然后再由董事会按照公开公平的标准择优聘请到正泰工作,或者使后代选择自己钟情的事业再次是生存压力的稀释有些股东对南存辉讲,我就一个儿子,我不让他来接班我的股份怎么办?南存辉明确指出,你想让他幸福呢还是让他痛苦?假如他接不了这个班,你压给他,你不是让他痛苦吗?鉴于股东对后代生活与竞存的担忧,南存辉准备搞一个创业者基金,请专家管理,由基金来养活那些不成才的下一代其实,在企业现有的生存压力面前,对“布登布洛克式动力”的担忧和对基业长青的追求,是远虑与近忧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在短期利益的诱惑面前能不能不断地挑战自我,对历史负责,即在自己身上“布登布洛克式动力” 。

      外表儒雅的南存辉,骨子里流淌着古代战将的骁勇和永不屈服,他始终认为:人的一生,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企业,最难的是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如果南存辉的这种品质或者精气神能够在正泰的企业文化中沉淀下去,不仅能够在经济转型或者产业结构调整中保持核心竞争力,无论未来的大股东是谁, “布登布洛克式动力”都不能阻碍正泰作出自己正确的选择布登布洛克式动力”之克星基业长青不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幸运者的游戏,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对“布登布洛克式动力”的担忧而放弃与“富不过三代”宿命的抗争,只不过需要为此付出不懈地努力国内外不少成功的企业早已在跨越发展阶段的航程中找到了“布登布洛克式动力”的克星,这就是创新全球第二大移动制造商摩托罗拉公司,正是在产品的不断创新中一次次摆脱了经营危机而浴火重生摩托罗拉原属典型的家族企业,由保罗高尔文在 1928 年创建在企业传承中,他们确实遭遇了罗斯托所说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或者消费热点的更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迫于日系厂商的竞争压力,摩托罗拉不得不放弃了汽车音响以及电视机业务,而当初正是它引发了这两个产品领域的技术变革1983 年,摩托罗拉推出世界上第一部移动,并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厂商,而眼下又不得不对业务进行分拆。

      正是这种称雄于市场后因竞争激烈而退出的循环与“布登布洛克式动力”产生的共震,需要将个人新的兴趣转移到新的领域去创业,以满足求新求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得三代掌门人无暇它顾在已有的基业面前,重新起步式的创新就不再是家族成员注定要成为掌门人的问题;即使个人有志于此,如果达不到预定的目标,为企业发展计,只能退而求贤保罗的孙子克里斯托弗高尔文曾经发誓决不放弃 CEO 的职位,但是做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单单就没有及时下令终止对铱星公司的支持,已经足以使他的声誉一落千丈面对 72%市值的“蒸发” ,高尔文认识到自己继续呆在 CEO的位置上只能使问题变得更糟,便于 2003 年 9 月向公司递交了自己的辞职计划以创新能力的有无强弱作为决定企业掌门人的去留标准,足以使“布登布洛克式动力”得到有效抑制2004 年,摩托罗拉董事会选择桑德尔担任首席执行官,结束了摩托罗拉三代家族掌控历史桑德尔的热情、专注以及紧迫感重新唤起了整家公司,摩托罗拉依靠Razr 热销业绩蒸蒸日上但是桑德尔过分陶醉于模拟StarTAC 的成功,未能推出具有同样吸引力的后续产品,净利润持续下滑,股价大幅下跌,由此引发了股东的强烈不满业绩不佳就“下课” ,桑德尔只好于 2007 年底黯然离职。

      以创新为导向,即使有“布登布洛克式动力”萌动,也难以形成气候作为“布登布洛克式动力”的克星,创新能力的储备,远比后备传承人的培养更具有现实意义摩托罗拉在股东的不断施压下,固然非常重视代理人的选择,但是更加重视保持其它公司无法比拟的创新优势2007 年以来,摩托罗拉在研发上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仅仅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就高达 8 亿美元他们在中国的 6 个城市建立了 18 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研发人员总数超过 3000 人据悉,位于北京望京的中国创新园区的研发中心,包括 GSM/UMTS/CDMA 研发实验室、基站网络研发部、客户网络支持中心、摩托罗拉工程学院、天线及电磁辐射实验室在内的各研发机构都将加大自己的新产品开发力度这些创新能力的储备,足以保证摩托罗拉在生产和消费阶段的跨越中,继续保持一定的领先地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