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建钢筋学习总结.doc
15页1、 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怎么算长度?首先要分清楚那些是加密区,那些不是03G10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也需要加密2、首层以上柱箍筋加密区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绑扎搭接范围内加密03G101-1图籍中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工程中梁、柱箍筋加密区是如何规定的?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1、连梁和框架梁: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 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且不是强条的规定 2、框架梁和次梁: 一般情况下,次梁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这类梁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因此在构造上它与框架梁有以下不同,现以国标图集<03G101-1>为例加以说明: (1)次梁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锚固长度la,而框架梁的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 (2)次梁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为12d,而框架梁的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 (3)次梁的箍筋没有最小直径的要求、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只需满足计算要求即可而框架梁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对箍筋的直径和间距有不同的要求,不但要满足计算要求,还要满足构造要求 (4)在平面表示法中,框架梁的编号为KL,次梁的编号为L什么叫框支梁?因为建筑功能的要求,下部大空间,上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构件连接当布置的转换梁支撑上部的结构为剪力墙的时候,转换梁叫框支梁芯柱 core column 在砌块内部空腔中插入竖向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后形成的砌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小柱 芯柱就是在框架柱截面中 芯柱的配筋构造三分之一左右的核心部位配置附加纵向钢筋及箍筋而形成的内部加强区域。
在周期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这种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钢筋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情况下的抗震性能 为了便于梁筋通过,芯柱边长不宜小于柱边长或直径的1/3,且不宜小于250mm 芯柱的作用 弯矩对核心钢筋的影响小,用周边钢筋抵抗弯矩的作用,即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剥落后,周边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削弱,而核心钢筋和混凝土之间仍具有良好的粘结,核心钢筋不会发生压曲;即使外围混凝土失效,核心钢筋形成的芯柱仍能抵抗竖向荷载,防止大震情况下结构的倒塌对高层建筑大柱网的底部若干层柱的截面尺寸往往由于轴压比限值控制,而纵向钢筋仅为构造配筋;因此,这些柱采用核心配筋形成芯柱后往往能合理地缩小柱的截面尺寸 编辑本段芯柱与构造柱的区别芯柱的定义 指在建筑空心混凝土砌块建筑时,将混凝土砌块墙体中,砌块的空心部分插入钢筋后,再灌入流态混凝土,使之成为钢筋混凝土柱的结构及施工形式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梁平法施工图中KL2(2A)Φ8@100/200(2)2Φ25 G4Φ10(-0.1)z是什么意思?梁编号:KL2。
2A)表示跨数:2跨,且有一段悬挑Φ8@100/200(2):箍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2肢箍2Φ25:上部钢筋为2根25.G4Φ10:构造腰筋共4根10mm,每侧2根0.1):表示梁顶标高比板面标高低100mm如要更深入了解平法标注,请参阅《国标图集03G101-1》关于平法配筋图的表示含义,求建筑也行人告知 浏览次数:647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10-22 19:47 | 提问者:wilbur222 如:LL19(1) 250*450Φ8@200/150(2)4Φ20;4Φ20G2Φ12以上各字母及每个数据表示什么含义?这是梁的配筋标注,由于二级钢筋的符号难打,所以直接都打的一级的,高手看的懂的,谢谢主要是其他的东西代表含义,谢谢指点!最佳答案 梁的编号是19,宽250mm,高450mm,箍筋为8mm一级钢筋(二肢箍),跨中间距200mm,梁端加密区间距150mm(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为900mm,二级抗震为675mm).梁的顶部及底部各配4根20mm的一级钢筋梁的两侧有2根12mm的构造钢筋,一边一根03G101箍筋肢数问题03G101第9页:“当为抗震设计时,确定箍筋肢数时要满足对柱纵筋“隔一拉一”以及箍筋肢距的要求?” 如何理解?柱子箍筋肢数和间距确定之后又何来“隔一拉一”的说法?请高手指点!问题补充: 谢谢你的回答,我明白了一些。
如你图中所示,b方向内箍没有隔一,又如何理解?最佳答案就是隔一根纵筋,有一肢箍筋,可以根据纵筋的根数,确定其两个方向的肢数如4*4,3*5等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对吗?表示直径φ10的箍筋,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都为双肢箍,2Φ25表示上部两根通长角筋(一个角一个),架立筋要加括号()比如说2Φ25+(2Φ20)表示两根通长的直径为Φ25的角筋,加上两根直径为Φ20的架立筋,注意这样表示是角筋和架立筋同排,如果全是架立筋则直接用括号括起来表示钢筋识图入门——建工、监理、造价的同学都应该明白平法~~有空好好看啊发送 ┊ 打印 ┊ 删除 讨论 打印 私藏 该转帖仅你自己可见 该转帖你的好友都能看见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五、 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