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垭关煤矿机械化开采可行性实施报告.doc
30页垭关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的 可行性编制:垭关煤矿二 0 一四年三月目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井田概况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和煤层特征第三节 矿井开拓和开采现状第二章 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可行性和配套工程第一节 推广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第二节 综合机械化开采的特点第三节 综采相关配套工程第四节 垭关煤矿实行综采需注意的问题第三章 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及设备选型第一节 综采面生产能力第二节 综采设备选型第四章 综和机械化开采实施步骤第一节 综采实施步骤第二节 综采设备配备第三节 确保综采实施的保障措施第五章 综采经济分析第一节 开采方式经济分析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位置与交通垭关煤矿位于省市七星关区西南, 属七星关区堡镇管辖 地理座标为:东经 105° 06’ 49〃 〜105° 08’ 18〃,北纬 27° 13’ 56〃 〜 27° 16’ 00〃市七星关区境尚无铁路和水路运输条件,公路运输条件较好,G326国道从矿区中部通过,从 G326国道至矿区工业场地有0.3km的 公路相通,矿井距毕威高速公路堡出口约 8km交通方便二、矿井基本情况垭关煤矿是证照齐全的 30万吨生产矿井,矿区长 2.9km,宽0.9km,矿区面积:2.6778km2;资源保有储量截止2004年9月为1386 万吨,可采储量 802 万吨,一采区至 2013 年底消耗量约 12 万吨;可 采煤层3层,编号分别为K1、K2、K3,煤层厚度平均分别为1.7米、 2.0 米、2.1 米,煤层层间距平均分别为 4.2 米和 2.1 米,煤层倾角 平均 20°;煤质化学成份为中低灰、中高硫、高热值,煤种为无烟 煤三号;地质构造复杂类型属中等;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瓦斯条件 在+1816水平以上三层可采煤层经鉴定为无突出危险性;煤层自燃发 火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二采区 为下山布置;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和煤层特征一、 地质构造 垭关煤矿位于堡向斜北西翼,矿区地层走向北东东,倾向南南 东,倾角一般 15—25°,断层附近地层倾角有所增大,次一级波状 起伏不明显,为简单单斜构造。
矿区见断层 6 条,落差大于 30 米的 为F1、F3两条,20〜30米的为F4 一条,10〜20米的为F# -4 一条, 其余的小于 10 米F1 正断层:出露于矿区东部边缘,为原详查勘探区东部边界断 层,本矿区延伸 250 米,倾向南东,倾角 70—80°,地层断距大于 150 米F3 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南角,区延伸长度 550 米,呈北东东向 延伸,在矿区东部边缘与 F1 相交,倾向南东,倾角 66°,最大落差 70 米左右F #-4 逆断层:位于矿区北部东端, 在 F4 正断层的东盘 (上盘), 掘回风井及切眼时见此断层,向西与 F4 呈 80°角度相交,走向北东 东,倾向南,倾角 32°,落差 19 米,沿断层面倾向上煤层重叠长达 36 米F4 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北角,走向 105〜 135°,区延长 1.2 公 里,在矿区东南角与 F1 断层相交,倾向南西,倾角 50°左右,落差 10〜 12 米F2 正断层:位于矿区东北角,走向北北东,延长约 400 米,倾 向南东东,倾角 60°,落差 10 米左右F5 正断层:位于矿区西部 3 号勘探线附近,走向北 25°东,延 伸长度 150 米左右,倾向北西,倾角 64°,落差小于 10 米。
综上所述,本区为较简单的单斜构造形态, 次级波状起伏不发育, 但断层较发育,构造复杂程度为二类煤层龙潭组(P21)为矿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属海陆交互相沉积龙潭 组(P21)厚200m左右,含煤12层左右,煤层总厚11.27m,含煤率5.6%, 含可采煤层3层(K1、K2、K3),均为全区可采煤层,集中分布于含煤 地层的上段K1煤层:为最上一层可采煤层,全区可采,厚 1.04 ~ 2.31m,— 般1.8m,以中厚煤层为主,一般为简单结构,顶板为粉砂岩或砂质 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细砂岩K2煤层:全区可采,厚1.06〜3.22m, —般2.00m,以中厚煤层 为主,含夹石0〜3层,多数单一,为较简单结构煤层直接顶板为 K1煤层底板,底板为泥岩、铝土质泥岩K3煤层:为最下一层可采煤层,全区可釆,厚 1.11〜4.38m, — 般2.00m,以中厚煤层为主,含夹石0〜3层,一般0〜1层,为较简 单结构煤层直接顶板为 K2煤层底板,一般为伪顶,直接底板为铝 土质泥岩,老底为细砂岩垭关煤矿可采煤层特征表煤 层 编 号煤层厚度 最小一最大 平均(m煤层平 均 间距(m煤层 结构煤层 稳定 性顶底板岩性视密 度(t/m3)倾角 (°)顶板底板Kl1.04 — 2.311.804.2结构 简 单, 无夹矸稳定粉砂 岩、泥岩泥岩、 细砂岩1.4319-21K21.06 — 3.222.00含夹 矸0〜3稳定泥岩、细 砂岩泥岩、 铝土质 泥岩1.5419-212.1K31.11 — 4.382.00含夹 矸0〜3较稳疋泥岩、铝 土质泥岩铝土质 泥岩1.5719-21三、资源可靠性和煤层稳定性垭关煤矿矿界围共有 6个钻孔控制,分别为 ZK1、 ZK2、 ZK3、 ZK4、101、 302,在矿界外有 2 个钻孔 102(东南方向,距矿井边界 176米)、501(距西边界 410米),皆为 1974年 113地质队施工的勘 探钻孔。
根据本矿一采区开采情况和钻孔资料分析,资源可靠性强, 煤层稳定性较好,其中 K1、K2 为稳定煤层, K3 为较稳定煤层,各煤层对比可靠四、煤质1、物理性质K1 煤层:黑色、沥青一玻璃光泽, 碎块状为主,以半亮型煤 为主,成分为亮煤夹少量镜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质较硬,具阶梯 状断口,含少量黄铁矿结核平均容重为 1.43t/m 3K2 煤层:黑色、沥青光泽,碎块及粉粒状,以亮煤为主,夹少 量暗条带及镜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裂隙发育,性脆,下分层夹透 镜状丝炭及含黄铁矿结核较多,半亮型平均容重为 1.54t/ m 3K3 煤层:黑色、沥青光泽,碎块及粉粒状,少量碎块状,以亮 煤为主,夹少量镜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生裂隙发育,性脆,其中 充填较多方解石脉,下分层以均一状为主,煤质松软,半亮型平均 容重为 1.57t/m 32、化学性质(1)工业分析煤质工业分析表\ 项 \ 煤层\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adf%固定碳(Fed%硫分(Std%)发热量(Qbdaf% (MJ/kg)极0.44-1.313.82-25.7.40-11.21.32-2.534.24-35.3K1值579372.1746平 均0.820.208.851.8334.80极0.61-2.016.99-37.8.47-12.61.22-4.133.23-34.7K2值898166.4449平 均1.1625.3110.042.2034.13极0.86-2.817.47-30.6.88-13.30 .34-2.33.75-34.9K3值246167.80872平 均1.3524.368.920.9934.42煤类K1为中灰中硫煤;K2为中灰中咼硫煤;K3为中灰中硫煤。
|(2)煤种根据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T15224.1 — 2010、GB/T15224.2—2010、GB/T15224.3— 2010),矿区可采煤层为中灰、中〜高硫、高热 值无烟煤第三节矿井开拓和开采现状一、井田开拓垭关煤矿为生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30万t/a ,矿井采用平硐 开拓利用主平硐(已建成)作进风及原煤运输用;利用副平硐(已 建成)作人员出入、进风、运料用;利用回风平硐(已建成)作专用 回风用该矿在开采二采区时仍保持原有主平硐、 副平硐及回风平硐的主要功能主平硐(X= 3013619.422 , Y=35510946.583, Z=+1823, a =299.323 ° , B =0°)井口标高 +1823m 沿 K3煤层底板以 119.323 ° 方位,0°的坡度穿层掘进至431.5m里程位置,按相同的方位、-5.5 ° 的坡度继续掘进至527里程处停掘,在其431.5m里程为中开口,以 62.784 °的方位角、+3%o的坡度布置有皮带运输大巷(位于 K3煤层 底板岩层中)至292m里程位置副平硐(X= 3013586.670 , Y=35510922.690, Z=+1816, a =299.323 ° , B =0°)井口标高 +1816m 沿 K3煤层底板以 119.359 ° 方位、0°的坡度穿层掘进至525m里程停掘,在其483m里程处开口, 以61.522 °的方位角、+3%o的坡度布置有轨道运输大巷(位于 K3煤 层底板岩层中)至265m里程位置,布置联络斜巷与皮带运输大巷联 通。
回 风 平 硐 ( X=3013595.839, Y=35511392.364, Z=+1868, a =303.231 °, B =0°)井口标高 +1868m 沿 K3 煤层底板以 123.231 ° 方位、0°的坡度掘进至38m里程处后在K3煤层底板岩层中布置总回 风上山与皮带运输大巷联通,形成矿井开拓通风系统垭关煤矿的二采区,于 2013年 9月请地方煤矿设计队编制了 《市 垭关煤矿采区优化方案设计》 ,2013年 10 月取得批复(市工能委) , 2013 年 12 月取得安全设施设计批复(市安监局) 开拓方式及采掘布置:主副井在 +1816水平形成联络巷,施工上 山和回风井平硐相透形成系统后,三条下山同方位(煤层倾斜方向) 布置在 K3 煤层底板法线距离 25 米的稳定岩层中,按 21°负坡施工 至+1705水平形成系统,布置采区变电所和水泵房;工作面分两翼布 置,底板抽放巷上错平均20米,布置在K3底板25米岩层中,一次 预抽三层煤的条带瓦斯, 煤层开采顺序由上至下 具体工程量见下表序号巷道名称煤岩 类别支护 形式长(度m)净断(mi面>)掘进(土断面 :命厂壬口且 一程量/ 3、(m)倾(°角)一——一开拓巷道1二采区主水仓岩锚喷£68.'7 ().5532平巷2二米区副水仓岩锚喷88.'v ().5361平巷3管子道岩锚喷156」7.1106.530r 4二采区水泵房岩锚喷46」7.1241.4平巷5二米区轨道下山岩锚喷34411,512.7 4368.8 22r 6二采区运输下山岩锚喷32711,512.7 4152.9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