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学》复习题.doc
27页《针灸学》经络腧穴部分复习题经络总论1. 单项选择题(1)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是:( )A 经筋 B 经别 C 皮部 D 络脉 E 奇经八脉(2)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是:A 阴络 B 阳络 C 浮络 D 孙络 E 血络(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A 头面 B 腹 C 四肢末端 D 颈 E 胸(4)在奇经八脉中有“血海”之称的是:A 督脉 B 任脉 C 冲脉 D 带脉 E 阴维脉(5)分别主管一身表里的经脉是:A 阴阳跷脉 B 阴阳维脉 C 冲脉带脉 D 任、督脉 E 手厥阴、手少阳经脉(6)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上部分的是:A 十二经脉 B 十二络脉 C 十二经别 D 十二经筋 E 十二皮部(7)十二经脉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经在……交接:A 胸中 B 肺中 C 心中 D 腹中 E 头面部(8)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正确的是:A、手之三阳从头走手 B、手之三阳从手走头C、手之三阳从手走胸 D、足之三阳从足走头E、足之三阳从胸走足(9)在奇经八脉中有“阴脉之海”之称的是:A、督脉 B、任脉 C、阴维脉 D、阴跷脉 E、冲脉(10)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所在的是:A、十二络脉 B、十二经脉 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2. 多项选择题(1)络脉作用是:A 蓄积渗灌十二经气血 B 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的联系C 机体卫外屏障 D 输布气血以濡养周身组织E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2)十二经别:A 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B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 C 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联系 D 使十二经脉对人体各部分的联系更趋周密 E 扩大了经穴主治范围(3)十二皮部A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B 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C 以经脉为纪 D 居于人体最外层E 是机体的卫外屏障(4)《灵枢·海论》提出了人身有四海,具体为:A 脑为髓海 B 膻中为气海 C 胃为水谷之海D 任脉为血海 E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5)《灵枢·卫气》中谈到的气街有:A、胸气有街 B、头气有街 C、背气有街 D、腹气有街 E、腰气有街(6)经络的生理作用是: A、联系脏腑与肢体的作用 B、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C、传注病邪D、指导辨证归经 E、抗御外邪,保卫机体(7)手足三阴经在四肢内侧的排列是: A、手太阴在上肢内侧前缘 B、足太阴在下肢内侧的前缘C、手厥阴在上肢内侧中间 D、足少阴在下肢内侧的后缘E、足厥阴在下肢内侧的中间3.问答题(1)何谓经络?(2)试述十二经脉在头面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3)试述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4)简述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5)何谓奇经八脉?(6)试述经络的生理功能,并举例说明之7)何谓循经取穴?试举例说明之8)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如何运用?举例说明之 腧穴总论1.单项选择题(1)《针灸甲乙经》中载有腧穴A、160个 B、349个 C、354个 D、361个(2)现有的经穴数目是A、349个 B、354个 C、360个 D、361个(3)中脘治疗胃痛属于腧穴的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特殊作用 D、调整作用(4)合谷治疗头面病症属于腧穴的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特殊作用 D、调整作用(5)一些五输穴可以治疗头面五官病,这属于腧穴的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特殊作用 D、调整作用(6)太冲治疗胁肋胀痛属于腧穴的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特殊作用 D、调整作用(7)腧穴可分为A、十二经穴、天应穴、阿是穴 B、十二经穴、奇穴、阿是穴C、十四经穴、不定穴、阿是穴 D、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8)针刺天枢穴既能通便,又能止泻,这属于腧穴的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 D、相对的特异性(9)针刺大椎穴能退热,这属于腧穴的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 D、相对的特异性(10)针刺内关穴既能治疗心动过速,又能治疗心动过缓,这属于腧穴的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 D、相对的特异性(11)特定穴是指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A、经穴 B、腧穴 C、奇穴 D、阿是穴(12)五输穴分布在A、腕踝关节附近 B、腕踝关节上下 C、肘膝关节附近 D、肘膝关节以下(13)络穴共有A、12个 B、14个 C、15个 D、16个(14)俞募穴位于A、肘膝关节以下 B、背腰部 C、胸腹部 D、躯干部(15)郄穴共有A、12个 B、15个 C、16个 D、60个(16)前发际至后发际为A、5寸 B、8寸 C、9寸 D、12寸(17)耳后两乳突之间为A、6寸 B、8寸 C、9寸 D、12寸(18)歧骨至脐中为A、6寸 B、8寸 C、9寸 D、12寸(19)两乳头之间为A、3寸 B、5寸 C、8寸 D、9寸(20)内辅骨下廉至内踝高点之间为A、9寸 B、12寸 C、13寸 D、16寸(21)腋前纹头至肘横纹为A、8寸 B、9寸 C、12寸 D、13寸2.多项选择题(1)腧穴可分为A、八会穴 B、阿是穴 C、五输穴 D、奇穴 E、十四经穴(2)符合奇穴概念的是A、有一定的穴名 B、有明确的位置 C、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D、以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 E、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3)符合阿是穴概念的是A、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 B、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C、以压痛点作为针灸位 D、以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 E、无具体名称(4)阿是穴又称A、压痛点 B、天应穴 C、不定穴 D、奇穴 E、经外奇穴(5)腧穴的治疗作用包括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扶正作用 D、驱邪作用 E、特殊作用(6)指寸法包括A、拇指同身寸法 B、中指同身寸法 C、横指同身寸法 D、四指同身寸法 E、一夫法(7)能够治疗胸部病的经脉有A、手太阴经 B、手厥阴经 C、手少阴经 D、手阳明经 E、手少阳经(8)足三阴经都能治疗A、脾胃病 B、肝病 C、肾病 D、妇科病 E、前阴病(9)两者之间为12寸的有A、耳后两完骨之间 B、肘横纹至腕横纹 C、腋以下至季胁 D、歧骨至脐中 E、天突至歧骨(10)属于五输穴的有A、井穴 B、荥穴 C、俞穴 D、经穴 E、合穴(11)符合原穴概念的是A、又名“十二原” B、 分布在四肢部 C、分布在胸腹部D、分布在背腰部 E、排列在输穴之后(12)十五络穴的组成包括A、六阳经络穴 B、六阴经络穴 C、督脉络穴 D、脾之大络络穴 E、任脉络穴(13)郄穴的组成包括A、十二经脉各一个郄穴 B、阴阳跷脉各一个郄穴 C、阴阳维脉各一个郄穴D、任督脉各一个郄穴 冲带脉各一个郄穴(14)两者相距9寸的是A、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B、两乳头之间 C、耳后两乳突之间D、天突至胸剑联合 E、季胁以下至髀枢3.问答题(1)何谓一夫法?(2)腧穴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3)腧穴的治疗作用可分哪三类?(4)简述十四经穴主治规律。
5)何谓特定穴?(6)特定穴有多少类?简述其名称7)何谓五输穴?简述其排列次序8)何谓原穴?(9)何谓络穴?简述络穴的大致分布情况10)简述俞、募穴的分布特点11)何谓郄穴?(12)简述合穴与下合穴在分布上的异同经络腧穴各论1.单项选择题(1)以下部位督脉无穴的是A 第三胸椎棘突下 B 第五胸椎棘突下 C 第九胸椎棘突下 D第十胸椎棘突下 E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2)善于治疗疟疾的腧穴是A 大椎 B 风府 C合谷 D解溪 E风门(3)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是A灵台 B膈俞 C筋缩 D督俞 E至阳(4)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 百会 B大椎 C 风府 D 神庭 E水沟(5)治疗高热的首选穴是A 大椎 B二间 C内庭 D 鱼际 E后溪(6)位于脐下3寸的穴位是A会阴 B曲骨 C中极 D关元 E石门(7)气会是A 膻中 B巨闕 C中脘 D玉堂 E鸠尾(8)手太阴肺经在前臂部的支脉是从何穴位分出A 孔最 B 列缺 C 经渠 D 鱼际 E 以上均不是(9)在下列经脉中起于中焦的是A任脉 B 督脉 C 冲脉 D 肺经 E 心经(10)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 中府 B 云门 C 孔最 D 列缺 E 少商(11)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的穴位是A 大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