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docx
6页分析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消化内科患者50例,分析此类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结果:干预后的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纠纷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98.00%(49/50),显著优于干预前的82.00%(41/50)(P<0.05)结论:针对老年消化内科患者,通过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诊疗环境,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关键词】老年患者;消化内科;安全隐患;干预对策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等为消化内科常见性疾病,一旦发病,便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1]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的今天,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人数呈直线增长的趋势,给社会带来极大负担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生理机能减退、身体素质差等的影响,极大的增加了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隐患,加上疾病病情变化迅速,导致护理难度受到一定的挑战[2]。
所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对疾病转归以及提升护患关系均具有积极意义如何保障护理安全重点在于预防,应提前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及时将其消除,进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3]我院分析了50例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干预对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均为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消化内科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5~87岁,平均(72.155.00)岁1.2 方法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指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干预对策,具体如下所示1.2.1 护理人员紧缺因素及干预对策现阶段,由于存在护理人员紧张的问题,致使各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增,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隐患例如,若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有不良反应出现,因护理人员紧张,工作负荷重,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长期较大的工作量的影响下,护理人员将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极易引发操作不当或者未按规定时间发药等疏漏现象,增加安全隐患干预对策: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医院要尽可能的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合理安排每位人员的工作量,减轻其工作压力。
消化系统的疾病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在春夏交季和秋冬交季发病率较高,因此,护理人员要好班次的安排,年度休假尽量避开疾病发病高峰期1.2.2 专科因素及干预对策消化内科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保持空腹状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而在检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糖尿病患者在实施消化内科疾病的检查之前,需禁食,而在禁食的过程中又可能引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此外,在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过程中,往往需留置鼻胆管以及鼻肠管等,一旦有护理不当的事件发生,便有可能引发导管堵塞的事件,增加安全隐患干预对策: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患者,一旦要异常情况发生要及时处理,检查的过程中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在留置导管的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到耐心细心1.2.3用药因素及干预对策由于消化内科具有疾病种类繁多的特点,因而药物也存在相对复杂,同时药物服用时间不同的现象,加上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多种疾病,导致其常需要服用较多药物,进而增加了药物服用不当的安全隐患例如,少数合并有糖尿病及心脏类疾病的患者,若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当的现象,便极易诱发病情恶化,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干预对策:首先,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循每位患者的服药时间给药,同时指导并教会患者正确服药的方法。
其次,针对需服用多种药物者,护理人员在给药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药物服用先后顺序进行,待服完药物之后,护理人员需在服药记录卡上及时登记好,以避免患者有漏服、多服、重复服药的现象出现,尽量避免用药安全事故的产生此外,在服药之后,要对患者的用药后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要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一旦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1.2.4 患者心理因素及干预对策在住院期间,老年消化内科患者因缺乏亲人的陪伴,极易出现孤独的心理,同时,受疾病的折磨,极易出现焦虑、烦躁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少数患者甚至出现不愿意配合治疗及护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干预对策:护士对病人和家属应进行细致全面的心理评估,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取得家属的配合,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其不良心理,要多关心、安慰患者,让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质、过程、预后及防治的知识,同时鼓励患者的家属多从经济及精神上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让患者从内心上真正感受到温暖向患者讲解保持健康的心态对促进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2.5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及干预对策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素质低,责任心差,护理理论和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导致在操作一些仪器的过程中缺乏规范化,进而增加安全隐患。
同时,少数护理人员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在护理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并识别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异常情况或者不知如何处理突发状况,极大的增加了不良事故的发生几率此外,护理人员的态度也会增加安全隐患例如,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若态度不认真,便极易增加护理操作的错误率,若态度又极为恶劣,便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引发护患纠纷的问题干预对策: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培训、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以提高其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而针对经验不足者可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提供指导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与,督促其不断提升责任意识1.3观察指标记录护理前后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纠纷等的发生率情况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从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项调查患者满意度情况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对比分别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干预前后效果对比干预后的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纠纷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详见表1表1:干预前后护理效果对比[( );n(%)]指标干预前(n=50)干预后(n=50)χ2值P值风险事件发生率8(16.00)2(4.00)4.00000.0455护理差错发生率7(14.00)1(2.00)4.89130.0270护理纠纷发生率8(16.00)1(2.00)5.98290.01442.2 干预前后满意度对比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98.00%(49/50),显著优于干预前的82.00%(41/50)(P<0.05)。
详见表2表2:干预前后满意度情况对比[n(%)]时期n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干预前5021(42.00)20(40.00)9(18.00)41(82.00)干预后5030(60.00)19(38.00)1(2.00)49(98.00)χ2值7.1111P值0.00773讨论老年消化内科患者由于身体素质差,同时意识相对模糊,受疾病的影响极易出现诸多不良心理,引发不愿意配合治疗及护理的现象,进而导致存在一定程度的护理安全隐患[4]除了患者自身原因之外,还存在多种外因,例如,护理人员是与住院患者接触最多的人员,若其在责任意识及操作技能上存在不足,极易引发危险事件的发生[5]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从患者、患者家属、护理人员、专科工作等多方面加强预防,努力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责任意识,提高操作技能,以更好的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6]本研究中,干预后的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纠纷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98.00%(49/50),显著优于干预前的82.00%(41/50)(P<0.05)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分析老年消化内科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干预对策,有助于减少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1]王玉华.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262-263.[2]舒丽芬.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0):162-163.[3]谢敏华.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3):149-150.[4]杨燕.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8):188-189.[5]楚清.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10):2187.[6]陆文理.探讨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J].健康前沿,2016,23(5):59-59.-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