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选修三第四节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4571161
  • 上传时间:2017-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节 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1、课程标准:了解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2、重点与难点重点:美苏缓和的三个阶段;美苏缓和外交的启示 难点:美苏缓和外交中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一、赫鲁晓夫谋求苏美合作1.背景(1)赫鲁晓夫调整对外战略(意图):要求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导世界格局2)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实力变化A、苏联实力持续增强,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①经济上: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的美国②军事上:除保持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外,还积极发展核武器年打破了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并在 __________和太空运载工具的研制方面一度处于领先地位,打破了美国 长期享有的安全感③外交上:苏联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扩大了阵地和影响B、美国:面临巨大的国内外压力①内部压力:朝鲜战争、__________和在欧洲承担的过多防务负担,造成美国庞大的海外开支; __________计划,使政府财政赤字急剧攀升②外部压力;日本、西欧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2.实施(1)缓和①1956 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__________、和平竞赛和____________的主张。

      ②外交上,签订对奥和约,结束了四大国对________的占领,并与___________建交③1959 年访美,与美国总统___________举行戴维营会谈2)紧张:1962 年,引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质:谋求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4、结果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苏冷战对峙的格局,相反,双方争夺的范围不断扩大,对抗也不断严重二、尼克松主义1.背景(1)20 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2)其扩张战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谴责,国内的反战运动此起彼伏3)美国与盟国的关系日趋紧张,矛盾重重4)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是益显露5)面对苏联的挑战,始终无法在效阻止其扩张的势头2.战略目的在不危及西方安全和美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实行______________,借助美国以外的力量牵制苏联,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3.提出:1969 年尼克松在关岛发表演说,提出对亚洲新政策,后来他把这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以及处理与其盟友全面关系的总方针这就是“ ” 4.内容(1)美国将信守它的一切条约义务2)如果美国的“盟国”或对美国以及对整个地区安全“至关重要的国家”受到威胁时,美国将提供______。

      3)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______国家的全部责任,只在受到请求时,才提供适当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但在人力方面,该国应承担主要责任,避免卷入______式的战争5.实质:在不放弃美国“ ”的同时,要求其他国家分担更多的责任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6.实施:(1)积极推行__________外交,让其盟友分担更多的责任,减轻美国负担,维护美国的既得利益2)改善国际政治环境:退出越南战争,使越南战争“越南化” ;改善 关系, (这是美国在亚洲收缩的重点) ;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谋求与苏联“对话” ; 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7.评价:(1)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力量衰退过程中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和美国的衰退过程2)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不断恶化的国内和国际环境3)为以后美国对外政策提供了新的出发点4)其目的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利益,但在实际运行中无法解决海外力量与继续维护霸权利益之间的矛盾5)盟友关系未得到太大改善,在尼克松任期内,美日矛盾反而不断扩大6)没有改变美苏继续在全球范围展开争夺的局面三、美苏“缓和外交”1.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的缓和外交(第一次缓和)(1)背景: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美国与苏联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

      ①美国: 经济快速 发展势头逐渐消失,通 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对外贸易逆差逐年增加,黄金储备不断减少,被迫放弃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陷入_______ 泥潭,反 战运动高潮迭起;日本、西欧与美国分庭抗礼的格局逐步形成②苏联 :勃列日涅夫主政后,苏联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不断增 强,(2)双方目的:①苏联方面:在国力增强的情况下,意欲与美国分享世界霸权,积极开展和平外交攻势②美国方面;在实力削弱之际,为获得喘息的机会,达到和平取胜的目的,开始和苏联接触3)表现①美苏两国首脑频频互访和举行会谈,签署了一系列文件,保证尽力避免 ,防止核战争,用解决争端②美苏关系中的 色彩逐渐增强美国外交政策中添加了“______”这一新成分,企图以此来压垮苏联,化被动为主动4)影响:在美苏“缓和”外交的推动下,_________也吹起了“缓和”之风2.20 世纪 80 年代的缓和外交(第二次缓和)(1)背景:美苏争霸带来的激烈的军备竞赛,不仅使苏联疲惫不堪,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2)表现①美国明确表示支持____________的改革②愿意做重大 交易③同意就___________问题展开谈判,并签署有关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的条约,分阶段削减两国核武器。

      ④在_______问题上,寻求政治解决⑤美国对苏联加强了“和平”与______攻势,期望“不战而胜” 3.美苏“缓和外交”评价(1)实质:美苏缓和外交反映了美苏两国极力维护两极格局,实行“ ”的企图2)美苏缓和只是权宜之计,各自的终极目标并未改变3)两国在对话、妥协的同时,也把对抗、争夺带到了世界各地 4. 启示:(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任何国家追求霸权,想把一国的私利置于全人类的利益之上,最终是不能得逞的2)一个国家在维护自身安全与利益时,要注重发展综合国力,片面发展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都是难以持久的四、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多极化趋势)1.原因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 体制受到冲击,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2.表现(1)美苏国力和地位呈相对下降趋势2)西欧和 经济崛起,开始谋求摆脱美国的控制(3) 兴起加强了落后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4)改革开放后的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提高知识拓展】拓展点一、运用表格法比较说明不同阶段美苏争霸的特征和重大事件阶段 时间 双方首脑 特征 史实第一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年代初苏:赫鲁晓夫 美:肯 尼 迪 既缓和又紧张,以紧张为主紧张: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 缓和:签订《对奥和约》 ;承认联邦德国;戴维营会谈 第二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70年代末苏:勃列日涅夫 美:尼克松苏攻美守,优势在苏苏:①对欧洲采用“缓和”战略;②在亚洲、非洲进行扩张活动,如入侵阿富汗 美:从越南撤军,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第三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苏:戈尔巴乔夫 美:里根美攻苏守,苏联全面收缩苏:①从阿富汗撤军;放松对东欧控制;②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美:以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力量;实施“星球大战计划”美苏争霸使两国背上沉重的包袱,可见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既害人又害己,是愚蠢之举。

      拓展点三、归纳美苏在争霸时期各自对中国的政策,并分析其原因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期 6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末 80 年代政策孤立、反对中国 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与中国关系时好时坏美国原因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不安争霸中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仍没有放弃霸权对策 政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苏中关系恶化 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酿成边境武装冲突,苏 中关系严重恶化同中国改善 关系苏联原因双方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对外扩张 全面收缩美苏两国在争夺霸权的过程中都对中国的政策作了相应的调整,这些调整充分说明,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国际竞争中,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知识拓展三、美苏争霸的实质和影响1.实质:美苏争霸实际上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上的对抗,是美苏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强权政治,争夺世界霸权2.影响总体上看美苏两国各有得失对美国:(1)在争霸中对外扩张,把世界很多地区纳入势力范围,使美国势力大大增强(2)在争霸中消耗了大量国力,也使美国经济发展后力不足对苏联:(1)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使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使其国际影响大大增强(2)使苏联国内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遭受极大挫折对世界:(1)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2)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能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知识拓展四、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关系演变的原因、表现及对美苏关系演变的认识 1.原因(1)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反对霸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

      2)美国由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的消耗,特别是侵越战争的困扰和挫折,又受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及日本、西欧竞争加剧,霸主地位开始动摇3)苏联在这一时期综合实力上升,开始缩小同美国的差距,甚至在某些地方超过了美国2.表现(1)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文件,保证尽力避免军事冲突,防止核战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2)1987 年,美苏签署《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这是美苏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标志着美苏关系进入到第二次缓和阶段3.认识(1)霸权主义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根源,人类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国际关系由紧张走向缓和是大势所趋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任何势力想要把世界推向紧张和对抗都是不得人心的,必将遭到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而失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