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综合培训范本.doc
2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人力资源培训学习材料目录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2第一节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2第一单元组织信息的采集 2第二单元组织信息的处理 6第二节组织结构图的绘制 7第三节工作岗位调查 11第一单元工作岗位调查方式 11第二单元工作岗位调查方法 一五第四节企业员工与工时统计 24第一单元企业员工统计 24第二单元工时利用统计 28第五节企业劳动定额管理 31第一单元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 31第二单元劳动定额制定的方法 35第六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核算 39第一单元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 39第二单元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核算 42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44第一节人员招聘的程序与信息发布 44第一单元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与补充来源 44第二单元招聘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49第三单元招聘信息发布与广告设计 50第四单元招聘申请表设计 58第五单元公司简介的编写 66第二节企业应聘人员的选拔 68第一单元人员初步选拔的步骤和方法 68第二单元应聘者的背景调查与体检 70第三节校园招聘的准备与实施 73第四节员工录用管理 76第一单元新员工的录用与培训 76第二单元员工信息管理 79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82第一节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82第二节员工培训的分类与设计 89第一单元岗前培训 89第二单元在岗培训 94第三单元脱产培训 99第三节 102第一单元 102第二单元现场培训 108第四节培训经费的核算与控制 1一五第四章绩效管理 121第一节绩效管理系统的确立 121第一单元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 121第二单元绩效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127某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绩效管理例子 一三0第三单元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责任 一三2第二节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方法 一三3第一单元绩效考评的程序和方法 一三3第二单元馈效考评数据的处理 140第三单元考评数据分析与工作总结 142第五章薪酬管理 一五0第一节企业薪酬管理 一五0第二节员工工资的统计分析 一五8第一单元工资形式和计算方法 一五8第二单元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的统计分析 167第三节薪酬管理的基本信息 169第一单元工作岗位评价信息的采集 169第二单元薪酬调整信息 170第四节福利费用管理 171第一单元社会保险缴费办法 171第二单元建立工资福利与保险台账 179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一八1第一节劳动关系调整与确立 一八1第一单元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一八1第二单元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一八7第二节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与管理 199第一单元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199第二单元劳动合同管理 205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208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目标是确保企业各类工作岗位在适当的时机,获得适当的人员(包括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等),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潜力,有效地激励员工,保持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
第一节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第一单元组织信息的采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内容、组织信息的概念和特点、采集处理信息的原则,以及采集信息的工作程序和基本方法知识要求】一、人力资源规划概述(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人力资源规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区分为长期规划(五年及以上的计划)和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期计划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人员供需平衡等5.人力资源费用计划费用计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等二、企业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原则1.准确性原则即在企业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调研人员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地反映企业实际情况,这样获得的信息才是可信可靠的2.系统性原则即对企业信息要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加工,做到系统化,保证和调查主题相关的信息的完整性,以避免企业做出片面的决策3.针对性原则即有的放矢,有目的、有计划地采集和处理企业信息4.及时性原则即信息只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特别是供求信息、市场信息、新技术信息等发挥作用的时间很短因此必须迅速地采集、加工、归类、整理、传递有用信息,否则,信息如果过时,即使再准确、再全面、再系统,也可能贻误决策5.适用性原则即根据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和管理系统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类别和形式的信息。
.所提供的信息要与目标问题相关,特别要与问题的本质相关,以免导致无用信息与有用信息混杂,从而给使用信息的部门带来不必要的混乱6.经济性原则即在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统筹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很多情况下,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必须增加经费,而降低费用就会影响信息的有效性,费用和信息的有效性往往相互矛盾为经济合理地提供信息,必须对费用和信息的有效性进行权衡,取利弃弊能力要求】一、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程序(一)调研准备阶段在本阶段,调研人员通过对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非正式调研,确定调研的主题内容和范围1.初步情况分析初步情况分析是指调研人员对本部门、本企业已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情况,提出假设的诃研主题要求企业和部门在提供信息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尽可能突出重点,抓住问题的要害2.非正式调研非正式调研是指对假设的调研主题展开调查,发现新问题,淘汰旧问题,探求真正的问题所在调研人员可以调查访问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人员和个别用户,听取他们的一般性意见,进一步明确该调查项目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做到有的放矢3.确定调研目标调研目标的确定是指在初步情况分析和非正式调研之后,逐步缩小调查范围,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项目的重点。
二)正式调研阶段在本阶段,调研人员应确定获取相关信息的手段与方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调查表格,并按预定的计划和设想,到现场展开调查1.相关信息的来源(1)原始资料原始资料又称第一手资料,或初级资料,是指调研人员自己采集的资料,如企业的业务状况记录、销售记录、成本记录、用户意见簿记录、消费者反馈信息记录、对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调查记录等2)二手资料二手资料又称次级资料,是指经过别人采集、整理和初步分析过的资料这种资料通过机关、企业等单位或报纸杂志获得,成本低,但很可能失实,或由于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使资料失去使用价值2.选择抽样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理想的调查问卷和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是调研顺利进行的保证调查问卷应根据调查内容而设置,要求做到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内容简单、明确,所提的问题不宜太长、太繁,要便于被调查者回答,尽可能让被调查者用“√”或“×”来回答,这样也便于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3.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又称现场调查,是指到现场去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这一环节对调查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工作责任心、业务技巧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对调研人员进行慎重的选择、科学的培训和有效的管理。
二、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方法(一)档案记录法档案记录法是指向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人员了解组织过去的建设、运行状况以及关于重大事件或决策的档案记录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采集组织过去的决策机构效果、决策效率、决策效果、执行效率、文件审批效率和文件传递效率1.决策机构的效果决策机构的效果是指从接到一项要求或一项情报,到开始正式研究的时间2.决策效率决策效率是指接到相关情报后做出决策的时间3.决策效果决策效果是指因采取该项决策而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例如,企业原来生产甲产品,现在根据预测分析,改生产乙产品而增加的收人,这就是决策的效果4.执行效率执行效率是指在某个问题决定后,从开始执行到取得执行结果的时间现实中,为了提高不同项目间执行效率的可比性,可按决策执行的复杂程度进行分类,并根据实际数据,订出标准5.文件审批效率文件审批效率是指一项报告或其他文件从转到负责人手中到批复的时间这也应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重要性和需要调查研究的时间,订出几种标准对于重大问题应计算延误的损失6.文件传递效率文件传递效率是指文件从发出单位至到达接收单位的时间,主要是企业内部文件的传递效率二)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指针对具体的问题,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个人访谈或问卷调查,以了解组织运行的情况及相关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采集组织过去和现在的决策机构效果、决策效率和效果、执行效率、文件审批效率、文件传递效率、各横向机构之间的协调程度、各组织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程度,以及信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传递的速度和质量等具体方法如下:1.询问法询问法是指调查者通过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展开调查的方法它要求调查者事先拟定出具体的调研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向被调查者展开询问,采集相关信息根据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接触方式方法的不同,询问法可以分为:当面调查询问法、调查法、会议调查询问法、邮寄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等1)当面调查询问法当面调查询问法又称面谈调查询问法,是指调查者当面向被调查者展开询问的方法通过当面调查询问了解他们的观点,观察他们的反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机动灵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调查者可以直接、深入地了解被调查者的真实观点,采集到的资料比较全面、可靠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耗时长;成本高;调查结果易受调查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对调查者的素质要求较高;调查范围较窄,采集到的信息不具代表性这种方法适用于采集内容比较复杂,要求比较细致的信息2)调查法调查法又称询问法,是指通过打的方式对组织人员展开询问的方法与当面调查询问法相比,这种方法成本低,速度快,调查面广、量大,还能设置统一的调查询问表格,采集到的数据便于统计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要及时采集的一些简单信息,尤其是在只要了解被调查者对某种情况的看法,如是与非、好与差、正确与错误、要与不要等简单问题的情况下3)会议调查询问法会议调查询问法是指调查单位或调查者邀请被调查对象(一般十几个人),在约定的时间、地点集中,以会议的方式展开调查的方法,如座谈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调查者可以直接倾听被调查者的观点;调研双方有互动的机会;与当面调查询问法相比,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较低,效率较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受时间和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