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承德县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教科版.doc
3页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以避免C、测量仪器越精密,误差越小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2、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28.1mm B、28.12mm C、27.98mm D、28mm3、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4、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B.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D.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5、某人坐在飞速行驶的船内,如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河岸 B、河水 C、船 D、岸边的树6、在水、铁和空气这三种介质中,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A、铁、水、空气 B、水、空气、铁C、空气、铁、水 D、水、铁、空气7、下面诗句所描述的声现象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两个黄鹂鸣翠柳8、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9、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C.小树苗慢慢的长高 D.地球绕太阳公转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相同。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11、在敲响古钟时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古钟依然“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古钟的回声 B、古钟在振动 C、古钟虽然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2、我们周围有些声音之所以称其为噪声,主要是因为 ( )A、声音太刺耳 B、音调太高C、声音太好听 D、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13、先轻敲一下大钟,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都不同14、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A.超声成像 B.声呐测距 C.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15、下列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B、苹果从树上落下C、竖直向上抛向空中的物体D、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的运行1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的路程内,运动的物体用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7、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和时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甲乙t S 由图像可知,它们的速度相比 ( )A、V甲 > V乙 B、 V甲 = V乙C 、V甲<V乙 D、、无法确定1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A、9∶4 B、4∶9 C、1∶1 D、3∶219、下列速度最大的是 ( )A、750m/min B、15m/sC、36km/h D、1250cm/s20、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各通过6km的路程都用了10min,则在各通过3km的路程中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 )A、甲、乙两车都是10m/s B、甲车10m/s, 乙车无法确定C、乙车10m/s ,甲车无法确定D、两车的速度都无法确定21、一列火车和一列汽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火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火车经过的路程长B、汽车运动的时间短C、经过相同的路程火车的时间长D、相同的时间火车经过的路程长22、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