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校扩招降低了个人教育的经济收益吗-控制能力异质性下的实证分析2.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0873842
  • 上传时间:2021-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18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校扩招降低了个人教育的经济收益吗控制能力异质性下的实证分析 本研究按照上述分组原则进行分组之后,共产生了422个小组,纳入了1156个观测值因此在后续研究模型中将会纳入422个代表能力信息的虚拟变量②另外,该调查还询问了样本“最后离开学校时在班上的成绩如何”,本文同样将此变量作为个人能力信息的一种反映,将回答“很好”和“比较好”的合并,回答“一般”、“比较差”和“很差”的合并,产生一个虚拟变量,用来控制个人能力偏差对其收入造成的影响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变量观测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月收入对数20107.6770.6335.2999.210教育年限203014.381.939921高中20300000大学专科2030.443.49701大学本科2030.401.49001高考成绩1662441.7116.91817高考类型20222.5690.59814扩招后高考19090.2370.42601性别20300.5400.49801年龄203034.828.4581859工作经验203014.449.395041工作经验平方2030296.6314.001681职业类型20303.0511.61718学校成绩表现20280.7540.43101高考成绩分组类别1156221.4122.814222.模型设计(1)教育生产性收益和信号收益的分离模型本研究将采用文凭效应法来区分教育的生产性成分和信息成分,该方法多是在经典的明瑟收入方程上进行扩展,原始的明瑟收入方程为:其中,lnsalary为平均月收入对数,S为教育年限,β1反映的是教育的总体收益率,包含生产性成分和信息成分;Exp为工作经验,Gender为性别变量,以女性为参照组,occupation为职业变量,以“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军人”以及“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为参照组。

      在上述模型中加入代表样本最高教育程度的文凭虚拟变量,模型变为:其中,Di表示的是文凭虚拟变量,共有三类,高中、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以高中为参照组在此模型中,系数β2表示的是生产性收益率,λ2i表示的是信息收益率,也称为文凭效应正如前文所述,该模型中可能存在遗漏能力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为此,在模型(2)中先后加入代表性个人能力信息的高考成绩分组的虚拟变量和“离开学校时的学习成绩”虚拟变量进行控制,模型如下:其中,Pability表示的是代表个人能力信息的虚拟变量2)高校扩招影响教育收益的政策效应分析模型本研究将样本“最后一次参加高考的年份”变量转化成“高考年份分类变量GK”,将在1999年之前参加高考的样本定义为参照组或控制组(GK=0),将1999年及以后参加高考的样本定义为干预组或分析组(GK=1),将此变量及其与教育年限和最高教育程度的交叉项分别纳入到上述三类模型中再次进行拟合分析,考察高校扩招政策对教育收益的影响以模型(3)为例,纳入上述变量之后变为:若系数ρ4显著小于零,表明高校扩招会降低个人收入;若系数ϑ4显著小于零,表明高校扩招会降低教育生产性收益率;若φ4i显著小于零,表明高校扩招会降低教育信息收益率。

      四、研究结果(一)控制能力异质性下教育的生产性收益率与信息收益率表2呈现了多重计量模型下对教育收益状况的拟合分析结果从第(1)列经典明瑟收入方程的拟合结果上看,拟合优度为19.6%,说明该模型对个人收入差异的解释力度为19.6%在不考虑能力异质性情况下,整体的教育收益率为8.3%,表明,每多受一年教育,个人收入提高8.3%加入代表个人能力信息的“学生成绩”变量后,拟合结果如第(2)列所示,解释力度为20.1%,略微增加了0.5%,说明用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表现作为能力参考信息是有意义的此时,整体的教育收益率降为7.69%,表明估计模型中确实存在能力异质性问题第(3)列报告了加入依据高考成绩进行归类的能力分组虚拟变量后的拟合结果,模型解释力度上升至63%,增加了42.9%(超过原先的两倍),说明经典明瑟收入模型存在能力异质性问题,对模型进行偏差纠正是有必要的在纠正能力偏差之后,整体的教育收益率下降至5.24%该模型拟合结果也证明了以高考成绩的分组虚拟变量作为个人能力信息代理变量的有效性,以此控制能力异质性下的模型拟合结果是科学可信的进一步地,在模型中同时纳入“学生成绩”和“高考成绩分组变量”,拟合结果见第(4)列,解释力度上升到63.6%,整体的教育收益率降低为4.4%。

      综上分析,“高考成绩的分组虚拟变量”比“学生成绩”变量更能代表个人的能力信息,在控制能力异质性后整体的教育收益率显著下降表2 教育生产性收益率和信息收益率的多元回归分析变量(1)(2)(3)(4)(5)(6)(7)(8)教育年限0.083**0.0769***0.0524***0.0440***0.0397***0.0386***0.0338*0.0315*(0.00832)(0.00845)(0.0140)(0.0141)(0.0104)(0.0104)(0.0176)(0.0175)大学专科0.197***0.181***0.04690.0181(0.0484)(0.0488)(0.0800)(0.0800)大学本科0.378***0.352***0.159*0.112(0.0563)(0.0572)(0.0928)(0.0934)学校成绩0.113***0.154***0.0750**0.141***(0.0303)(0.0440)(0.0305)(0.0445)分组变YESYESYESYESN2,0102,0081,1471,1472,0102,0081,1471,147调表后R20.1960.2010.6300.6360.2170.2190.6330.638△R20.0050.4340.4400.0020.4160.421注:①括号内为异方差稳健的标准误;②***p<0.01,**p<0.05,*p<0.1;③限于篇幅限制,高考成绩分组虚拟变量实际上共含422个变量,在此仅以“YES”代表加入了该虚拟变量。

      同样,表中并未呈现常数项和控制变量(性别、工作经验及其平方项、职业分类变量)的拟合结果完整拟合结果可向作者索取后同)接下来,利用“文凭效应法”在经典明瑟收入方程中加入教育文凭虚拟变量,拟合结果如第(5)所示,教育的生产性收益率为3.97%,表明,每多受一年教育,个人收入会因人力资本增加而提高3.97%大学专科和本科的文凭效应分别为21.8%③和45.9%,均是高度显著的,表明,个人获取的专科和本科教育文凭能分别给个人带来21.8%和45.9%的额外收益,这是教育的信息收益率,反映的是教育信号功能给个人带来的经济价值加入“学生成绩”变量后,结果见第(6)列,教育的生产性收益率略微降低至3.86%,大学专科和本科的文凭效应分别降低至19.8%和42.2%,同样是高度显著的加入“高考成绩分组虚拟变量”后,结果见第(7)列,教育生产性收益率下降为3.38%,大学专科和本科的文凭效应分别降低至4.8%和17.2%,但仅在本科层次上是显著的同时加入“学生成绩”和“高考成绩分组虚拟变量”后,结果见第(8)列,教育生产性收益率下降为3.15%,大学专科和本科的文凭效应分别下降至1.8%和11.9%说明,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教育既表现出生产性功能,也体现了信号价值,拟合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一。

      表3汇总了目前所能检索到的文献中对我国教育生产性收益率和文凭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结果上看,我国21世纪初期的教育生产性收益率明显高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教育生产性收益率,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加速,国有部门所有制改革有效推进以及非国有部门逐渐壮大,尤其是在2001年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愈发旺盛;二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发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品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等,增强了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依赖,强化了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不纠正能力异质性偏差的情况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明显的文凭效应,且本科层次高于专科层次,其中Liu和Gunderson估计的2002年的本科文凭效应最高,将近60%,说明教育信号价值在21世纪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与该时期劳动力市场中高素质人才相对稀缺以及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质量相对较高等密切相关在纠正了能力异质性偏差之后,专科和本科文凭效应的拟合结果均小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说明已有研究在不考虑能力偏差影响下高估了教育信号价值的真实作用表3 关于我国教育的生产性收益率和文凭效应研究的结果汇总作者(发表年份)Liu和Cunderson(2013)沈红和张青根(2015a)沈红和张青根(2015b)本研究(2019)数据来源CHIP1995CHIP2002CGSS2008CGSS2006、2008、2010CHIP2007是否进行能力异质性控制否否否否否是,加入“学生成绩”变量是,加入“高考分数分组虚拟变量”是,同时加入“学生成绩”和“高考分数分组虚拟变量”样本量102308954267795782010200811471147生产性收益率0.70%2.40%12.10%6.30%3.97%3.86%3.38%3.15%专科文凭效应17.80%26.10%27.60%17.10%21.80%19.80%4.80%1.80%本科文凭效应32.60%59.80%35.30%51.90%45.90%42.20%17.20%11.90%注:在Liu和Gunderson的研究中,专科指“二年制大学”,本科指“四年制大学”;在沈红和张青根的两篇研究中,大学专科和本科均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

      二)高校扩招政策对教育生产性收益和信息收益的影响分析在分析高校扩招政策对教育经济收益的影响之前,先估计扩招政策对个人收入的影响,表4第(1)~(4)列呈现了扩招政策对个人收入影响的估计结果,首先,在不区分教育的生产性收益和信息收益的情况下,加入扩招政策变量进行拟合,结果见第(1)、(2)列,发现,不控制能力异质性时高校扩招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是负向且是显著的但在加入“学校成绩”和“高考成绩分组虚拟变量”进行能力异质性控制后,扩招政策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在区分教育的生产性收益和信息收益情况下再次进行拟合,结果见第(3)、(4)列,发现,结果与上述结论几乎完全一致,说明结果是稳健的该结果的出现与高校扩招期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